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对于《坛经》的研究,各家之说纷纭,但有共同之处,就是运用熟练掌握的现代哲学方法予以分析,如庖丁解牛,条分缕析,各有所得,然难免有瞎子摸象之憾,至于以前出现过的慧能思想属客观唯心、主观唯心之说,更有禅外说禅之误。笔者认为,我们至少不应该以某一固定理论方法作为绝对标准而设立规格。以我之方,测彼之圆,或当有谬。对于一千余年以前的古人,更应该予以同情之理解,从六祖说法的本怀人手,以佛法谈佛法,从《坛经》说《坛经》,则易于理解经文的真义与来龙去脉。本文就是在此想法基础上的一点体会。

  • 标签: 《坛经》 应该 佛法 唯心 解经 修行
  • 简介:自性是精神的基态、精神的零点.佛学的"种子"、"藏识",可能就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然进化中所获得的全部成果,都积淀、内化和浓缩到现实机体的遗传因子中,通过它而得到巩固和保存,又通过遗传方式传给后代,由此建构了人类种系历史延续和发展的链条,人类精神基态就是有赖于此链条.如何开发此精神基态?人体内有没有不接收内、外界信号或信息的生理条件呢?如果有,这可能就是精神基态的生理基础,这可能就是神秘的"自性".当出现这种寂静并非昏沉,而是高度的清醒状态时,神经细胞固有的振动,最小自振动,则能自我察觉,于是出现所谓见性.

  • 标签: 自性 藏识 种子 精神 精神基态 遗传因子
  • 简介:《创世记》前三章的创世记载影响力是巨大的,它影响着人的思路,也给人留下了很广阔的思考空间。第一句话"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就是一个波澜壮阔、引人深思的序幕,但同时《创世记》一至三章的记载也给教会造成不少的困扰,一些教会人士更以是否接纳此段经文为历史记

  • 标签: 创世记 上帝 圣经学 多样化 创造者 历史
  • 简介:一、"克隆人"破坏了上帝所定的自然律,必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生育"是上帝给女人特别的恩赐和荣耀,也是上帝所定的自然律。并且,上帝所设计人的生育本身也是一极神奇、美妙的过程。首先,人的自然繁衍赋予有血缘关系的个体间有很自然的情感联系,这是形成家庭乃至家族的基础。其次,它使男女间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不至失衡,使人类能够代代相传下去。多样性的自然状态是神所定的又一个自然律,无论是自然界抑或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自然状态能够带来天然的极大的稳定性。人的自然生育方式使人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这种多样性造成了人类社会微妙的平衡和互补态势。而克隆人将会破坏上帝

  • 标签: 克隆人 自然律 上帝 自然状态 种多样性 人类社会
  • 简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蒙上帝引领,归向上帝的真善美的历史。上帝多次多方晓谕他的子民的同时,也引导万国万方归向他。古希腊、中国、印度的圣哲,创建了各自的伦理学,从本体论上触及了冥冥之中的上帝真、善、美的本质。他们的许多论断,成为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共同遵奉的金玉良言。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美德即知识"。他的再传弟子亚里斯多德生前系统地讲授过伦理学,死后由他的儿

  • 标签: 基督教伦理学 伦理道德 整体素质 人格 苏格拉底 伦理思想
  • 简介:“人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处于中心地位的无非是两个问题,即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问题。人的本质回答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人的价值主要回答人生的意义,这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方面。古代阿拉伯哲学并没有自觉地、系统地把人的问题区分为这两个方面,但阿拉伯哲学家只要论述人的问题,仍然是围绕着这两个中心问题展开的。

  • 标签: 阿拉伯哲学 “人论”思想 人文精神 伊斯兰教
  • 简介:“法轮功”与世界上一切声名狼藉的邪恶组织一样,都是通过对成员实施精神控制,来达到其邪恶目的。在李洪志妖言蛊惑下发生的“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再次充分暴露了“法轮功”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恶本质。

  • 标签: 社会秩序 “法轮功”邪教组织 病态社会心理 中国 宗教工作
  • 简介:《宗镜录》的根本宗旨乃是藉教明宗,通过阐析教门义理以融通宗门修证。虽然在对教门义理的探讨中,它最终所取依者乃系贤首宗义,不过在整体上却是基于和同会通的立场,并未料简诸宗异同。所以贤首之外,于唯识、天台之教义,凡可为其立旨所用者,也多有资取,而于唯识教理所取尤多。如此一来,保存了其它唯识学典籍中难得见到的材料,或则在对某些唯识学问题的分析上有所深入,因而既有文献学上的价值,也有思想史上的意义,

  • 标签: 唯识学 义理 教理 教义 会通 和同
  • 简介:南传上座部佛教是西双版纳傣泐全民信仰的宗教,其教义中的社会性别观念是男洁女污,这种宗教的性别观念与傣泐男贵女贱的传统性别观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制度。本文运用人类学和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分析方法,透过南传佛教的教义与实践层面,揭示其社会性别制度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文章还探讨了在全球化浪潮中,南传佛教的保存与如何消除性别歧视之间的关系问题。

  • 标签: 南传上座部佛教 性别歧视 女性能动性 社会性别分析
  • 简介:《大乘起信论》上有这么一段话:“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沈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众”。

  • 标签: 学佛 精神分析 实践 帮助 大众
  • 简介: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中年知识分子承受着严重的心理压力,佛教文化对缓解这种压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中年知识分子利用佛教文化化解心理压力的现状、机制和前景做一点探讨。

  • 标签: 佛教文化 当代 中年知识分子 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