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元分析方法探讨情绪对信任影响。通过中英文献检索,共有2I篇文章70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4745)。其中积极情绪对信任影响有47个独立样本,消极情绪对信任影响有23个独立样本。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中性情绪,积极情绪对信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呈中等效应量(d=0.49);消极情绪对信任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呈较小效应量(d=一0.23)。调节效应检验发现,情绪诱发方式、信任对象熟悉以及信任测量方式调节作用与不显著。

  • 标签: 情绪 信任 元分析 调节效应
  • 简介:施虐特质和冲动人格均可引发攻击行为,但目前对施虐特质结构特征及其与冲动特质关系尚不明确。针对该问题,研究采用施虐倾向类型量表(VAST)、简版施虐冲动量表(SSIS)和Barratt冲动人格量表(BIS-11),对485名中国大学生测量数据进行了验证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对VAST中文版测验数据验证因素分析结果支持施虐特质由直接施虐和替代施虐构成二维假设;(2)VAST与BIS-11运动冲动维度仅具弱相关,提示施虐倾向是独立于冲动人格的人格特质。

  • 标签: 施虐人格 冲动性人格 攻击行为
  • 简介:研究安排了交流任务和个人迁移任务,创设了三种交流语境,比较不同语境下交流学习双方语言准确。结果显示:(1)三种语境中仅语言交流时语言准确水平最高,交流语境中对象可视阻碍了语言准确提高速率,表情可视降低了语言准确水平;交流语言相似水平高被试,语言准确水平提高效率和效果均高于低一方;(2)交流任务中仅语言交流时语言准确最高,个人任务中对象可视语境下准确最低;和交流任务相比,高相似被试个人任务中准确更高。表明:语言认知不完全代表交流认知,对象可视阻碍语言认知和交流认知水平,表情可视辅助语言共同提高交流认知水平。

  • 标签: 语境 交流 学习 语言
  • 简介: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湖南省1292名留守儿童焦虑情绪进行施测,并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究留守儿童焦虑情绪问题是否存在异质,以及留守儿童相关的人口学因素对焦虑情绪异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焦虑情绪存在明显异质,可以分为三种潜在类别:"严重焦虑情绪型"、"中等程度焦虑情绪型"和"低焦虑情绪型";留守男生、小学五年级、高中二年级、留守时间越长、留守初始年龄越小留守儿童更容易焦虑情绪严重;无论是父亲外出、母亲外出还是双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焦虑情绪严重影响是一致。由此,应根据留守儿童性别、年级、留守时长和留守初始年龄等情况特点,开展针对预防和干预措施,缓解留守儿童焦虑。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焦虑情绪 潜在剖面分析
  • 简介:面孔二态是指成熟男性和女性经过青春期第二性征发展后逐步形成了面孔上性别特征,男性化与女性化是这一维度两个水平。本研究探索面孔二态是否会对学龄前儿童信任行为产生影响,并从幼儿对二态面孔的人格标签角度来解释。实验1修订信任博弈任务(Trustgame),考察学前儿童信任行为是否会因搭档面孔二态(男性化和女性化)而不同,经历负反馈后被试在下轮游戏中信任选择率是否会下降;实验2让学前儿童选择人格形容词来描述不同性别化面孔,探讨幼儿对不同二态面孔是否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对女性化面孔信任选择率最高;在遭遇负反馈后下一轮游戏中,幼儿对他人信任率显著下降;学前儿童认为女性化面孔更具有积极人格,而更多将男性化面孔与消极人格词汇匹配。由此,二态面孔影响学前儿童信任行为,在于他们对二态面孔已形成不同的人格标签。

  • 标签: 面孔二态性 人格标签 学前儿童 信任博弈
  • 简介:以往研究发现个体为自己和为他人创造表现存在差异,但研究结论不一致。另外,考虑到社会动机是影响“自我-他人”表现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2(社会动机:亲社会、利己)×2(“自我-他人”:自我、他人)混合实验设计,考察社会动机与“自我-他人”如何来影响创造表现。结果发现,亲社会组创造表现新颖、有效和总分均高于利己组,支持了动机信息加工理论。自我组在创造表现新颖和总分上高于他人组,这与解释水平理论观点不一致。矛盾原因可能是在东方“紧”文化背景下,人们按照社会认可价值体系来为他人创造时,人们对新颖态度是谨慎,因此为自我创造比为他人创造更加新颖。

  • 标签: 自我-他人 解释水平 社会动机 创造力
  • 简介:个体社会地位高低认知与患者对医信任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又受到何种因素影响?本研究选取300名过去一年内自己或家属曾有就诊经历被试,启动其社会地位感知后考察对医信任水平。结果显示,社会地位感知与患方对医信任不存在相关关系。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对高社会地位感知组患方对医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8,p〈0.05),能够有效解释高地位感知组对医信任得分变异3%。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低地位感知组患方信任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1,158)=2.21,p〈0.05]。研究结论:社会地位感知与患方对医信任不存在相关关系,高低社会感知组对医信任影响因素是有差别的:高地位感知组对医信任影响因素是家庭经济收入,低社会感知组对医信任影响因素是性别。

  • 标签: 医患信任 社会地位感知关系认知 家庭经济收入 性别
  • 简介:以北京、河北、宁夏、广东等地24所中小学923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取教学自主权量表、教学自主量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探讨了教师教学自主权、教学自主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教学自主权与教学自主均可显著预测教师工作满意度;(2)教学自主在教学自主权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即教学自主权通过教师教学自主,对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

  • 标签: 教师 教学自主权 教学自主性 工作满意度
  • 简介:以85名小学2~6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分层回归探讨小学高、低年龄阶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广度发展变化,并以同年龄正常阅读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在不同年龄阶段探究视觉注意广度对阅读流畅发展预测作用。结果显示:(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注意广度缺陷,并呈现出在小学高年龄阶段更严重趋势;(2)在阅读障碍儿童中,视觉注意广度对汉语流畅阅读显著预测作用随发展增强;而对于正常阅读者,视觉注意广度仅显著预测低年龄段学生句子朗读流畅阅读能力。以上结果表明视觉注意广度与汉语流畅阅读能力关系密切,今后汉语阅读障碍相关干预研究可以尝试从视觉注意广度训练方面切入。

  • 标签: 视觉注意广度 发展性阅读障碍 汉语小学生
  • 简介:以696名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关系,以及积极教养方式和开放人格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积极教养方式、开放人格与智慧四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积极教养方式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智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开放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不起中介作用,开放人格在积极教养方式与智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积极教养方式、开放人格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智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 标签: 智慧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积极教养方式 开放性人格 青少年
  • 简介:根据生命史理论,童年经历和当前环境生存压力是对个体生命策略产生影响两个主要因素。本研究认为,人际信任也是一种生命策略使然,因此,可以从上述两个因素来探究人际信任机制。从该理论出发,研究聚焦童年经历对成年后人际信任影响及其中介机制,并考察与童年经历相比,对当前环境压力感知影响个体人际信任程度以及二者是否存在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童年资源缺乏个体比童年资源充足个体在成年后人际信任水平低;(2)童年主观高社会经济地位个体比童年主观低社会经济地位个体成年后的人际信任水平高;(3)童年不稳定个体比童年稳定个体在成年后更缺乏安全感,人际信任水平弱;(4)个体对当前环境压力感知会影响个体的人际信任,感知到当前环境压力会降低个体的人际信任,但是并没有与童年资源、童年社会经济地位和童年不稳定性产生交互作用。重视儿童早期成长环境,加强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社会整体人际信任水平提高,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 标签: 童年经历 生命策略 安全感 人际信任
  • 简介: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阅读流畅对其二、三年级阅读理解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字词流畅可以预期其二、三年级时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对二年级时阅读理解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变异没有显著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字词流畅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贡献更大。

  • 标签: 阅读流畅性 阅读理解 汉语儿童 追踪研究
  • 简介:儿童阶段是对外部反馈最敏感阶段。以往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反馈(积极/消极反馈)和不同性质强化物(物质/社会强化)对儿童学习效果存在交互作用,并且对不同性别儿童影响有所不同。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联结学习范式以考察不同类型反馈对8~10岁儿童学习效果影响。首先考察了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影响,进而在积极、消极反馈基础上加入了物质、社会强化物,探究物质、社会强化条件下积极、消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影响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对于8~10岁儿童来说,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儿童学习效果影响更大。并且,物质、社会强化物对儿童反馈学习效果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孩来说,在物质强化条件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其学习;而对于女孩来说,在社会强化物下,消极反馈更能促进她们学习。该研究为如何运用反馈促进儿童学习提供了实证依据。

  • 标签: 积极反馈 消极反馈 物质性强化 社会性强化 性别差异
  • 简介:大学生正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关键阶段,面临许多重大的人生难题,而生命教育缺失又给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带来更大困扰。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大学生依照宗教相关理念,寻求生命终极问题解释。为研究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具体心理成因,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文献获取工具,对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以大学生个案研究进行补充说明,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宗教信仰心理成因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 标签: 大学生 宗教信仰 心理 文献综述 个案
  • 简介:为了在大学生中进行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指标的调查,并为学校相关部门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和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动思维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效能量表、简版自尊量表、特质愤怒问卷、压力知觉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某高校3509名大一新生进行宗教信仰一般状况和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在不同人口学因素上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宗教信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

  • 标签: 大学生 宗教信仰 心理健康
  • 简介: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南禄劝彝族基督徒苦难应对方式分析,扎根社群文化,构建彝族基督教社群抗逆力提升动态过程。并从社会工作视角,分析个案苦难叙事,探讨如何调动内外在资源微观机制,从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之中提取苦难应对方式。

  • 标签: 彝族 基督徒 抗逆力 应对方式 社会工作
  • 简介: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00名残疾人,考察了自尊在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沟通调节。结果发现:(1)自尊在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2)自尊中介作用受沟通调节,沟通调节了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度这一中介过程后半路径。因此,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影响是有调节中介效应。研究对提高残疾人生活满意度并指导相关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残疾人 领悟社会支持 生活满意度 自尊 沟通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 标签: 流动儿童 亲子依恋 城市适应 心理韧性
  • 简介: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医患角色认同冲突是导致当前医患信任困境原因之一。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社会交往领域、医学文化领域、医疗活动领域以及市场关系领域呈现了四种主要医患角色冲突类型。在角色冲突作用下,患者更容易在理想与现实医患关系对比中产生不平等心理体验,将自身角色地位归于弱势方,导致和谐医患信任关系难以建立。以新视角重新界定、认识和理解医患关系,树立新型角色规范和角色认同是医患信任建设核心内容。

  • 标签: 医患信任 角色冲突 角色认同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中学生羞怯量表、学业求助量表学业适应量表对青岛两所普通中学62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羞怯、学业求助与学业适应之间关系,并探讨学业求助是否在高中生羞怯与学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羞怯可以显著预测高中生学业适应;(2)学业求助态度在羞怯与学业适应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羞怯部分通过学业求助态度经学业求助行为多重中介作用影响学业适应。

  • 标签: 羞怯 学业适应 学业求助态度 学业求助行为 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