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带给人们的将是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必将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如何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尤为迫切,尤为重要。一、个体私营经济在苏北地区经济发员申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苏北地区在大力发展县乡工业的同时,注重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苏北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但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

  • 标签: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苏北地区 个体私营企业 加快发展 灌南县 经济快速发展
  • 简介:清明节过后,离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就越发近了,人们在尽最大努力加快建设灾区美好新家园的同时,也在用各种方式祭祀和悼念地震中遇难的亲人和同胞。这次地震灾害使近7万同胞遇难,1.8万人失踪,还使37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地震令我们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如果不能使我们从中有所感悟、有所改变,不能令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今后变得更好一些,

  • 标签: 地震灾害 救灾 避险 直接经济损失 清明节 遇难
  • 简介: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是我国人口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特别是西北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人口增长速度快,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比中、东部地区要晚,但发展速度却比较快,由此对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此,西北地区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确保社会保险事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社会保险事业 人口老龄化 西北地区 人口增长速度 经济欠发达 老龄化社会
  • 简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进程中均呈现集聚经济特征,城市化发展中的要素集聚对集聚形态下的产业层次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基于2005—2012年西北地区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要素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同时城市化集聚对相邻城市的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阈值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600km以内时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超出600km之后转为负向空间溢出,同时城市化发展中其他结构性因素对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效应,空间效应方向和趋势由于各结构因素的特征而有所差异。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产业升级 空间计量 空间阈值 西北地区
  • 简介: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两个加快”的重大决策,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

  • 标签: 汶川特大地震 经济发展成就 重灾区 灾后恢复重建 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经济发展
  • 简介:今年,是汶川“5.12”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为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现状,了解群众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评价、诉求,以及对防灾减灾、避灾自救的认知等,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于2018年4月组织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十周年民意调查.

  • 标签: 灾后重建 地震灾区 民意调查 防灾减灾 汶川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