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空间自回归模型是空间计量经济学中处理空间相关性时常用的一类回归模型,本文主要考虑到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时,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应该如何估计。在主成分分析以及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类针对模型未知参数的有偏估计,从而减少多重共线性对于模型求解的影响。本文引入数值模拟部分,说明了主成分估计方法对于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有效性,同时引入波士顿房价数据实例,进一步验证了当多重共线性出现时,有偏估计结果较之极大似然估计更为合理。

  • 标签: 空间自回归模型 多重共线性 极大似然估计 主成分估计
  • 简介: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成都“金温江、银郫县”的说法,讲的是历史上成都周边的富足。天府之国的美名是四川先民经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果。先民们消除水患,变害为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无水旱之灾,“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华阳国志蜀志》),创造了“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范例,造福后代子孙。天府之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其构成之基础硬件就是土壤,值得我们珍惜保护。

  • 标签: 土地资源保护 天府 都江堰水利工程 “可持续发展” 成都平原 艰苦奋斗
  • 简介: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构建了基于横截面数据的空间误差自相关随机前沿模型,推导出模型的似然函数以求得参数估计,并给出了各生产单元技术效率的估计。

  • 标签: 横截面数据 随机前沿模型 空间自相关 估计
  • 简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进程中均呈现集聚经济特征,城市化发展中的要素集聚对集聚形态下的产业层次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基于2005—2012年西北地区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要素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同时城市化集聚对相邻城市的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阈值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600km以内时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超出600km之后转为负向空间溢出,同时城市化发展中其他结构性因素对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效应,空间效应方向和趋势由于各结构因素的特征而有所差异。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产业升级 空间计量 空间阈值 西北地区
  • 简介:对中国23个资源衰退型城市2003—2014年的脆弱性进行了测度,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分析法对脆弱性的集聚情况以及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3个城市的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高高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其中,黑龙江省的伊春、鹤岗、七台河和双鸭山市的脆弱性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显著相关性,较难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应对各区域城市进行差异化发展:对脆弱性较高的城市,加大帮扶力度,且以鹤岗为中心,探索其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对脆弱性较低的城市,应积极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的稳定性。

  • 标签: 资源衰退型城市 脆弱性 空间相关性 LISA分析
  • 简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公布本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了到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北京提出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上海提出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广州提出控制在1550万人以内,深圳提出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空间还有多大?根据当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170.5万人、2415.27万人、1350.11万人、1137.89万人。

  • 标签: 人口控制 人口发展 人口增长 常住人口 数据显示 资本回报率
  • 简介:农村村镇规划实施有“五难”江苏省农调队农经处最近,我省新一轮农村村镇规划正在各地贯彻实施,这次规划是严格按照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进行的,起点高,标准高。但由于各地情况不一,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据通州、启东两市调查,主要有以...

  • 标签: 村镇规划 农业现代化 农村劳动力 城乡一体化 无能力 利用现状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个标准提法是在三中全会召开过程中才完整形成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 标签: 经济发展空间 三中全会 社会生产力 解放思想 社会活力
  • 简介:本文对社会就业形势及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展开分析,从社会、学院、学生个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因素,从学院角度提出了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就业质量、打造学生品牌竞争力等时策。

  • 标签: 高职生 就业问题 对策
  • 简介:网络化已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各行各业都在利用和发展网络技术,正是由于统计工作的特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将成为改造现有统计工作方式的最佳手段,怎样的网络才是统计系统需求的呢?如何合理地应用网络来为统计工作服务呢?如何合理地应用网络来为工作服务呢?下面结合南昌市统计局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优势,提高统计效率的方案。

  • 标签: 南昌市 统计局 统计工作 网络化建设 方案设计
  • 简介:就目前而言,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基金远非学费那么简单,这笔开销包括饮食、交通、衣着、托育、教育、医疗和娱乐等费用,若考虑未来不确定的通货膨胀因素,子女教育费用将成为家庭仅次于购房的一项主要支出,所以,父母应该尽早规划子女的教育资金。从量上看,在筹集准备时要相对宽松些,以防有超出计划的需要。

  • 标签: 家庭教育 理财规划 工具 教育费用 教育基金 通货膨胀
  • 简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污染排放对自身及相邻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污染排放不仅对本地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还对邻近区域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通过各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接收的污染排放的正负效应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污染排放对各地产业发展发出的正负效应体现。此外,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接收、发出的交互效应来体现。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污染排放 产业发展 SDM模型 空间效应
  • 简介: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使用1993-2016年的数据测算了教育财政投入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确实促进了教育公平程度的提高;第二,1993-2016年间,教育财政投入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在0.0329至0.0690这个区间内波动,而且最近几年呈现趋缓的趋势。未来教育财政投入的方向应从追求数量公平逐渐转向追求质量公平。

  • 标签: 教育财政投入 教育公平 状态空间模型
  • 简介: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在研究中往往隐含着特定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彼此独立互相之间不存在关系的假设,这就抹杀了空间因素对环境一经济关系的影响,由此得出的结果也是值得商榷的。为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故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利用综合污染指数作为环境污染指数CPI,并基于2000-2010年的数据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空间计量的视角下进行研究,得出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空间相关性的结论。

  • 标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
  • 简介:灰色决策模型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文/涟水县统计局王亚军区域规划(又称区划)是农业、工业、科研、教学等领域经常遇到的问题。广而言之.区划即寻求系统最大效益所制定的决策方案。作为灰色决策问题,希望在消耗尽可能小的前提下,效益尽可能大。这两个“尽可能”意味着...

  • 标签: 灰色决策 区域规划 决策因素 旅游建筑 二次规划法 总效益
  • 简介:基于2012年与2015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对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管理无效率、随机误差、环境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后,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得到了提高,使用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对原始投入值进行调整具有合理性;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下降是造成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县域减贫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HH型和LL型的县域单元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研究期内空间范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县域综合减贫效率呈现出黔东北、黔西南高,黔中、黔西南低的空间格局。从综合减贫效率的冷、热点格局变化来看,黔东北、黔西、黔中的减贫效率在下降,而黔东南的减贫效率在提高。

  • 标签: 三阶段DEA 效率 减贫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