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20世纪学术界对《庄子》一书作者问题的考证进行了整理与分析。

  • 标签: 20世纪 《庄子》 作者
  • 简介:在众多科学骗局中,“百慕大”传说是影响最大且流传最广的一例1980年,美、澳科学考察队联合发表声明,声明中称:“百幕大没有任何超越自然的地方”但流言仍遍布天下直到16年后,才有“科学家”自称“发现”了“百慕大之谜”。

  • 标签: 科学家 流言 百慕大 发表 地方 发现
  • 简介:二十世纪初湖南的改革与振兴○周秋光一、改革振兴的契机甲午战后,湖南一大批维新志士积极求变,一时生机勃勃,轰轰烈烈。可是没有想到,1898年秋天北京发生了一场政变,西太后囚禁了光绪帝,谭嗣同等六君子罹难,康有为、梁启超一班人出逃,主持湘省新政的官吏陈宝...

  • 标签: 西太后 周秋光 六君子 书院教育 陈宝箴 渌江书院
  • 简介:1923年北京"驱彭挽蔡"运动发生后,中共成功介入学生运动并成为主导力量。五卅运动中,民族主义潮流高涨,国家主义派成为中共主导学生运动的主要对手。为了夺得学运权,中共采取了软硬两手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在政治宣传上坚决与国家主义派及国民党右派作斗争;另一方面采取"统一学生运动"的策略,通过统一学联去争夺国家主义派及国民党右派的群众。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的学运政策发生重大改变,青年团的主要动员对象从青年学生转向青年工农。

  • 标签: 青年运动 学生运动 领导权
  • 简介:二十世纪初,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美国的扩张野心也在不断膨胀。扩张是美国外交史上的一根主线.统治阶级本着实用主义精神,以寻求资本最大利益为终极轴心,在整个二十世纪初,紧紧围绕着这一轴心,依据时局的变化。以外交对象的强弱和时间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政策走向。大体而言。美国对拉关与远东太平洋等弱小地区始终如一地采用扩张主义政策。而对欧洲列强与日本则间隙地采取孤立主义到扩张主义再到孤立主义的政策。

  • 标签: 孤立主义政策 扩张主义政策 资产阶级利益
  • 简介:严复的《天演论》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线性发展观,为中国在20世纪对时间神话的崇拜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国在“他者化”过程中,更多强调了社会现代化而忽略了文化现代性。受此影响,“20世纪中国文学”从创作到研究层面都产生了诸多问题。新世纪中国文化变革需要打破时间神话和“现代性”光圈,发展新的研究范型,开拓新的思维方式。

  • 标签: 《天演论》 时间神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简介:面临世纪之交,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马克思被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马克思之所以能在世纪之交被评为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依在,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而且,世界范围的马克思主义研讨活动将推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走出底谷,再度复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力量 社会主义复兴
  • 简介: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成为“世间最新鲜动人的思潮”,相对于中国以前崇尚“维多利亚时代的西欧文明”,胡适称之为“文化评判上的大翻案”。这种文化潮流的转移,与中共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有密切关系。从地下到公开,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无孔不入”:面向基层社会,力图使文化大众化;结合实际斗争,保持“政治的优位”。如此种种,显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盛。而能够引领时代思潮,或许正是中共领导革命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 标签: 文化 左翼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农村合作化运动后实行的农村工分制实际是一种平均主义分配制度,造成了劳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生产,有些地方试行包产到户等分配方式,但是遭到了毛泽东的反对。广东省委在陶铸的提倡下,提出了一种对包产到户进行变通的分配方式——田间管理责任制,主要有超产奖励与评比奖励两种形式,在广东省清远、从化等地试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继而推行全省。本文着力分析广东省实行田间管理责任制的由来、内容及成效。

  • 标签: 20世纪60年代 田间管理责任制 包产到户 广东 变通
  • 简介:进入21世纪,美国经济一蹶不振,股市一跌再跌,“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的航空服务又遭重创,这对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反观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经济却是一片繁荣景象。

  • 标签: 美国 经济增长速度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率 知识经济 产业结构
  • 简介:20世纪60年代初,安徽省试行“责任田”,但全面推行后很快便被改正。本文以皖西北地区为中心,从中央(毛泽东)、省委及基层干部群众的多层互动中,梳理“责任田”试点与推广的曲折过程,讨论不同层级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差异。文章认为,虽然“责任田”一度得到迅速推行,但这并不是群众意愿的结果,而是安徽省委执着推动的产物。正因如此,推行中始终未能消除干部的犹疑和群众的顾虑,不仅出现大面积“走样”,更消解了实际效果。

  • 标签: 责任田 安徽省委 乡村干部 多层互动
  • 简介:初识蒋南翔1949年4月11日,我以团长的身份率领河南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团来到北平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开幕。冯文彬在会上作筹委会工作报告,蒋南翔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的报告》,任弼时代表中央讲话,讲了几句,因为身体不适,由大会秘书长荣高棠代为宣读。大会开了一周。

  • 标签: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蒋南翔 教育建设 清华大学 中国新民主主义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高增长态势,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些学界人士的共同关注,这当中就包括陈云和马寅初。马寅初提出的节制生育主张一直受到陈云的坚决支持。陈云还曾经担任了我国最早成立的计划生育机构的负责人,他在长期主管财政经济工作的实践中形成了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科学认识。然而,当时的中国推行计划生育还面临不少困难。毛泽东虽然支持计划生育,但他的表述前后不尽一致,表明他在这个问题上是犹豫的。

  • 标签: 陈云 马寅初 毛泽东 人口 计划生育
  • 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具体而言,亦即1982年,中国对外战略由70年代以“联美遏苏”为基本特征的“一条线”战略开始转变为独立自主对外战略。这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同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从此,中国不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不再联合一个超级大国反对另外一个超级大国,不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

  • 标签: 中国对外战略 对外战略调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美国学 20世纪80年代初
  • 简介:干部匮乏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区基层建政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以川北区为例,中共川北区委采取上级训练输送与下级自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依靠南下干部的同时,着力培养地下党干部、民主人士干部以及乡村干部,使干部匮乏的状况得以迅速缓解,为该区政治经济秩序的恢复奠定了组织基础。在此过程中,川北区干部呈现出地方化的特征,这反映了整个新区地方干部群体的转型与发展趋向。与地方化趋向相伴随的,则是地方干部对于国家政权向心力的强化。

  • 标签: 新解放区 干部培养 南下干部 地方化 川北区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左翼文化在上海兴盛并广泛传播的关键时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知识青年介入其中。本文解释了这些青年群体是通过怎样的渠道、网络和资源被吸纳到左翼文化的历史潮流,而其在上海的公共生活网络和私人生活世界是如何构建的,阶层、地缘、书店、学校、报刊等各种媒介等如何影响了这个群体的聚集与分化,最终试图阐释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城市中小知识青年的动员机制。

  • 标签: 中小知识青年 左翼 革命 空间 中间地带
  • 简介:大革命失败以后,日益走向激进的左翼知识分子越发坚信马克思主义是世界的唯一真理,并以此审视中国思想界,凡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均视为“反动”,“反对一切”成为常用语。但1936年后,原来所反对的大都成了联合的对象,“联合一切”成为口号。在这一进程中,左翼知识分子对世界文化的认识,从资社之分又回到中外之别;对中国固有文化的认识,从单以“封建”相称又回到古代、传统等说法;对自由主义的认识,从视其为“帮凶”到承认其“有一长”。这些用语的变化是思想变化的明证,明显受到中共政治斗争策略变化的影响。

  • 标签: 左翼知识分子 文化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