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改革'正成为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新工具。何谓供给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2016年1月26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标签: 供给侧 侧改革 公安工作供给
  • 简介:2017年,我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有所提升,总体上呈现好中趋稳态势。展望2018年,世界经济处于技术革命向商业化转变的关键期,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精神必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仍然较多。

  • 标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经济展望 经济发展质量 结构性改革 解读 中国
  • 简介:公共服务供给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和抓手,更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核心体现。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越来越成为困扰当前公共管理学界的棘手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文章从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和破解模型等方面探讨了中西方不同学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现有研究过于侧重公共服务的供给侧视角而忽视公共服务的需求侧视角,侧重组织结构视角的形成逻辑而忽视变迁和话语视角的分析,侧重分析“怎么做”而忽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分析。未来应该加强从多维视角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 标签: 碎片化 公共服务供给 类型 成因 破解
  • 简介:本文在批判霸权稳定论和自由制度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集体霸权的理论,认为八国集团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多边战略对话与协调机制,具有集体霸权的特征,并分别从八国集团的权力优势、集团认同、成员国资格、会议筹备过程、大国之间系统性互动、大国互动的文档六个方面来分析集体霸权的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稳定的案例,探讨了八国集团在全球性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八国集团必须进行改革,更多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的利益诉求,才能在当前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八国集团 集体霸权 全球性公共产品 国际金融稳定
  • 简介:农民减负增收难,乡镇政府冗员裁减难,乡村俩务学生缓解难,是“三农”中的突出问题。这些症结集中体现在乡镇机构的职能定位与改革上。今天我们邀请大家来,就乡镇机构存在的问题,应该怎么看待、如何改革等话题,畅所欲言。

  • 标签: 乡镇机构 改革 农民收入 行政设置 监督权 财政体制
  • 简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程中,共青团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党对共青团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2015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更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全局高度,为共青团指明了新形势下改革的方向。2017年1月举行的共青团十七届六中全会,把2017年作为共青团改革的攻坚年。推进共青团改革的深化,已经成为全团上下的共识和共同的努力。

  • 标签: 共青团干部 对话录 理性升华 工作圈 上一代人 理论视野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心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把共青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作出战略谋划和部署。习总书记提出“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 标签: 改革 共青团工作 战略谋划 群团工作 党中央 习近平
  • 简介:中国经济改革20多年,俄罗斯改革十几年.坦诚地说,比较双方的经济改革成就,俄罗斯相去甚远.人们对中国改革可以有不同感受,但是有一点应当肯定: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长足进步.2000年,中国的GDP相当于1989年的293%.相比之下,同一时期,俄罗斯只达到57.3%,捷克为94.7%,乌克兰为44.3%,波兰为117.8%.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改革 经济体制 所有制 农村经济
  • 简介:<正>1982年11月,安德罗波夫成为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不久,他就明确表示,苏联的经济是他关心的一项大事。他作为总书记的第一次公开发言中就已经给经济状况作出了一番相当坦率的描述:增长速度降低,资金和消费品普遍短缺,至少在国营的企业之中,工人们的过去那些劳动纪律已在逐渐消失。

  • 标签: 经济改革 苏联 经济状况 劳动纪律 消费品 安德罗波夫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心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把共青团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做出战略谋划和部署。本文从共青团改革的意义、核心要求、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问题、目标和如何统筹推动四个方面论述了共青团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

  • 标签: 共青团改革 核心要求 目标
  • 简介:“每天早上5点20分,我从家里准时出发到东三环附近领导的住处,先把领导的千金送到位于西城的学校,然后赶回去接领导到东城区上班。”

  • 标签: 公车改革 公开 领导 东城区
  • 简介:<正>本文将就中国的经济改革与苏联的改革进行比较。从引进市场机制等整体来看,可以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要比苏联进展顺利。下面就中苏两国围绕经济改革的环境作个比较。一、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比较在戈尔巴乔夫政权诞生前的苏联,自斯大林孝后,包括被视为最缺乏变化的勃列日涅夫政权时代在内,苏联国内的政治状况、经济和社会都呈

  • 标签: 经济改革 苏联 市场机制 社会状况 斯大林 戈尔巴乔夫
  • 简介:<正>对于职业的东欧观察家来说没有平静的夏天。最近几个月中,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加快了,这是一种新的、质的变化。以往的决议、指示只是强调要完善以前的体制,给它们加点油。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却在考虑把管理体制换一换。东半球1987年改革的设想是早就提出来的,有些国家以前就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中的问题。显然,现在进行重大改革的时机

  • 标签: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 必要性 观察家 管理体制 东半球
  • 简介:<正>为适应苏联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苏联很多学者近两年来十分重视对中国改革的研究,以从中获取中国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和应引以为戒的问题。塔斯社社会主义国家部第一副主编希波瓦洛夫说:“苏联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总是充分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经验和作法,尤其重视中国的经验。”

  • 标签: 苏联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改革 国内经济 副主编 波瓦
  • 简介:<正>一、改革调整的进程解放后,在老挝人民革命党的领导下,老挝人民经过两年准备先后实施了三年计划(1978—1980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在以农林业为工业发展的基础,以交通为先导,商业为关键环节的方针指引下,开展了将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和将小生产转变为社会主义大生产运动。工商业普遍实行公私合营或国有化;农业大办

  • 标签: 工业发展 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 五年计划 公私合营 关键环节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当政两年半以来,苏联不断地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途径,通过了一系列实施改革的法律和条例,从而展示了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基本蓝图。正如戈尔巴乔夫不久前指出,“已确定了改革的完整概念”和“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纲领”。这也就比较明确地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一些关键问题。

  • 标签: 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苏联 基本原则 根本改革 指导思想
  • 简介:<正>一九八○年八月在波兰出现的大规模工潮,是波兰社会一系列矛盾激化的集中反映,也是波兰政治和经济危机的一场大爆发。工潮发生后,波兰党内和社会各界人士几乎一致呼吁要求进行改革,认为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能恢复党的声誉,拯救波兰的社会主义事业。改革符合时代潮流,顺民意,合民心,在波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一种历史趋势。波兰近年来的改革,既触及上层建筑,也涉及经济基础,两者之间紧密相联,互相促进。在具体进行过程中,因受现实或历史条件的制约,各个领域的改革步伐有先有后,有急有缓,情况比较复杂。现按改革内容,对波兰在八月工潮后的一些改革情况试作扼要阐述。

  • 标签: 波兰统一工人党 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团结工会 经济危机 工潮
  • 简介:苏东剧变前,古巴依靠苏东国家的支援,政治经济稳定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东国家的改革步入歧途,古典及时与其划清界限。苏东剧变后,古巴失去了苏东国家的经济支持,陷入空前困境,古共随即宣布进入“和平年代的特殊时期”,调整了内外政策,稳定了局势。当时的改革政策大都是应急性的,并未涉及发展模式问题,致使古巴经济日益因难,陷入模式危机。2006年7月劳尔主政后,提出“更新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主张。2011年4月,古共“六大”通过了《党和革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把解决经济问题放在首位。古巴的这次改革目标准确,取得了党内外多数人的支持,但问题和困难也不少。

  • 标签: 苏东剧变 古巴改革 古共“六大” 前景展望
  • 简介:始自2008年3月的大部制改革已近一年,在2008年经济、社会等非同寻常的考验中,大部制改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改革的效果如何?在科学、民主、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效?又与改革实施前的设想有何差距?今后有待完善之处有哪些?可从相继跟进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借鉴些什么?

  • 标签: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 依法行政 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