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在2016年美国大选的初选中,民主党候选人伯尼·桑德斯自称为“社会主义者”,并在选举中异军突起,使一些人开始憧憬美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前景。分析表明,桑德斯的“社会主义”实质上仍属马克思批判的“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他在美国大选中异军突起显示资本主义的制度危机进一步加剧,也表明社会主义思潮在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复兴阶段。桑德斯的“社会主义”在美国不可能成功,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不会改变。

  • 标签: 美国 制度危机 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在最近的写的一篇文章中,我提到:“少年造反,儒生干政,是中国历史文化一大特色。在社会心理层面,中国少年自古即有任侠尚义、乡野情怀之流风。”在注释中有如下文字可参阅:“《史记》中有多宗“少年”造反起事反抗朝廷的记载,自汉代以来儒生干政的事件更屡有发生(参见李玉琦:《中国历史上的青春脚步》,原文载《中国青运史辑刊))2008.2。

  • 标签: 中国历史文化 青年 通信 勇气 心理层面 《史记》
  • 简介:学者之间书信往来,谈学问,说事理,辩是非,论曲折。字里行间,寓思想火花、创意幼芽、学人情怀。它们不仅是学者间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求同存异过程的原始记录,也是学者们厚实学养、学术理想和学术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学者间心有灵犀、惺惺相惜、肝胆相照的动人见证,是研究学术思潮、学者思想发展脉络、学术共同体状况的珍贵资料。发掘和整理学者的学术书信,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术期刊的一项重要使命。谢昌逵和田杰先生是当今中国青少年研究界的一对忘年之交、学术同人。多年来,他们间书信往来,少寒暄,多研讨。对一些问题,比如“青年与历史关系”、“把青年从历史的‘嵌入’中挖掘和拯救出来”、“对‘青春性’这一人性的特征做出解答”等,他们多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筚路蓝缕、创榛辟莽之精神,涌动于字里行间。征得田杰先生同意,本期起,本刊陆续刊发田杰先生回复谢昌逵先生的书信,以供研究界诸君分享其间的真知灼见,也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做重要的学术积累。

  • 标签: 历史关系 青年 青少年研究 学术精神 通信 学术共同体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将本属于共同犯罪中的帮助行为独立成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理解适用以对"明知"的解读为前提。新增条文中"明知"的内容概括性强,主观性强。对比司法解释对于"明知"规定的发展脉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的"明知"应该理解为"知道"。在司法实务中应该恪守推论的方式,综合主、客观证据搭建证据链排除合理怀疑来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明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是重刑主义的体现,在实务适用中应该严格入罪路径而从宽出罪路径,以求打击犯罪与权益保障及网络技术发展的平衡。

  • 标签: 刑法修正案(九)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 司法适用
  • 简介:早上9点多,50岁的移民米学金爬上2米多高的蔬菜温棚,按下电动按钮,60米长的保温帘连同积雪慢慢上卷……随后在温棚前和菜贩熟练地讨价还价,去年种的西红柿已经由青变红,头一茬400多斤以每斤1.5元成交,这是他今天赚到的第一笔钱。

  • 标签: 历史性 固原 讨价还价 西红柿 成交
  • 简介:上海赴各省(区)知青学习慰问团,是上海为适应知青运动需要而推行的一项政策。它于1969年4月开始推行,先后经历了起步、长期实施、调整等三个历史阶段,其产生、演变的历史轨迹和"文革"局势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梳理、剖析上海知青学习慰问团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认识上海知青运动以及"文革"的历史

  • 标签: 上海 知识青年 慰问团 调整
  • 简介: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发挥自身组织优势、整合外部社会资源,用党的政治理念、政治纲领、政治路线、政治方针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团员青年,增进团员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直接推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这也成为新时期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内涵不断丰富、边界不断拓展的根本动力。总体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经历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引领”等三个发展阶段,并逐步构建起具有共青团组织特点的思想建设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共青团思想建设更加聚焦于青年群众、更加注重引入现代信息手段、更加注重与青年平等对话、更加注重青年思想建设的现实性和实践性,体现中国共青团思想建设职能的理解、认识和运用不断走向成熟。

  • 标签: 中国共青团 思想建设职能 历史演进 文本分析
  • 简介:由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胡献忠博士领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浙江省团校、河南省团校、辽宁省团校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完成的《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历史考察》(新华出版社2015年版),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共青团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的丰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体研究,深刻阐释共青团处于执政党培育国民道德系统工程中的“锋线”地位,理性剖析了共青团育人功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环境中的实现程度,力图开发出可资借鉴的有效经验,深刻反思失误教训和结构性矛盾,建构共青团未来发展的基本逻辑。

  • 标签: 青少年价值观 新华出版社 共青团 培育 史考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