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作者是原意大利共产党内60年代末左倾反对派“宣言派”领导人之一,在该派被开除出党后为无产阶级统一民主党的领导人,1984年底回到意共党内,1991年意共改名为左翼民主党后又退出,现倾向于意共重建派。这篇文章是他在1991年9月巴西工人党圣保罗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上的发言稿。这里摘译了其中批评当代资本主义和论述左派目前的机会的部分内容。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 左派 经济危机 重建 密切相关 欧洲
  • 简介:本文就美国政委“9·11”提出的所谓“冷战时代”观进行了评析,认为此一提法既是美国政委对当前时代的一种概括,也包含潜在的战略意图,即借机整合世界,塑造反恐新形势下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对于“冷战时代”观,各国虽认识到其中的合理性,但也多少看清了美国背后的战略用心,因而并不积极呼应,致使这一概念未广泛流行。对于中国,“冷战时代”观能否成为国际通用的“范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体悟其背后的战略内涵,制定更为合理的对外战略。

  • 标签: 9·ll事件 后后冷战时代 美国政委 战略意图 国际政治
  • 简介:日本社会主义协会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旨在推动和发展日本社会主义的组织,它最早创建于1951年,其成员主要是作为个体参加的工人和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团体组织,如日本社会党、工会、农会、社会主义青年同盟、妇女会议等。该协会是一个对其成员没有强...

  • 标签: 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 理论研究活动 日本社会 现代资本主义
  • 简介:江总书记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征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面对新的情况、新

  • 标签: 思想道德建设 文明创建工作 十六大 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帕尔格雷夫(Palgrave)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一书收录了大卫·科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积累的社会结构(SocialStructureofAccumulation,简称SSA)理论,认为全球化和国家社会主义的消亡导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旧的一整套促进可持续增长的政经制度被摧毁,而新的相应的基本政经制度上迟迟不能重建,这种制度上的缺失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政治动荡和发展不平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全球化 资本主义 社会结构重建 国家重构 社会积累 全球化
  • 简介:<正>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结合部,古为“丝绸之路”,今有“欧亚大陆桥”之称,是联系东西方、沟通俄罗斯与伊斯兰世界的必经通道,还与通往“石油宝库”中东的东南亚海上航线相联系;同时,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和核原料等重要战略资源。由于这种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重要

  • 标签: 中亚国家 苏联解体 中亚地区 东欧中亚 民族主义 中亚各国
  • 简介:自一九八三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它的三个战役以推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的战绩而宣告结束。这场已经持续三年之久的斗争究竟对劳改工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近,通过对我省劳改单位情况的调查分析,使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严打”斗争以其强大的威力,对劳改工作确实产生了极为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对此,应予以充分肯定。

  • 标签: “严打”斗争 动态 严重刑事犯罪 社会治安
  • 简介:作者认为,美国对冷战时代国际格局演变特别是欧盟崛起的无视或误读尤其是布什政府采取的“美国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国际与欧洲战略,刺激或促成了法、德等欧盟主要国家在伊拉克战争中对一种成长中的“欧洲立场”的理论阐释与政治表达。但是,欧盟的首要目标仍然是实现欧美双边合作关系的强化而不是弱化,在此前提下逐步将其从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转变为一种竞争、补充和合作相结合的平等伙伴关系,因而并不希望看到双边关系由于某一议题分歧而出现实质意义上的分裂与对立。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美国 欧盟 国家安全 欧洲一体化 国际恐怖主义
  • 简介:<正>海湾战争以美国率领的多国部队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硝烟散去,世界的目光又重新回到原来的焦点——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争端。战后中东面临重组;人类要在此谋求新的和平与安全。无论在中东、在西方,还是在联合国舆论一致认为,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阿以争端是中东实现永久和平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巴勒斯坦问题 以色列 海湾战争 伊拉克 巴勒斯坦人 阿拉伯国家
  • 简介:2001年2月21日法国第2701期转载了国际劳工局于2000年12月出版的第37期拉什·埃伦·格鲁伯撰写的文章<20年的格旦斯克,共产主义波兰的团结工会和工会运动>,介绍了当前波兰工人的处境和团结工会衰落的原因,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团结工会 波兰团结
  • 简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的爆发,使整个国际关系急剧恶化和美苏关系骤然紧张。虽然作为美苏冷战的一种特殊形式,朝鲜战争只是一场有限的地区性战争,但是无论如何,这种真刀实枪的战争孕育着美苏直接发生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威胁。它同时也表明,美苏冷战进入了一个总体非...

  • 标签: 共产党情报局 陶里亚蒂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斯大林 意大利共产党 书记处
  • 简介:<正>冷战结束,由于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崩溃,民德消亡,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社会党国际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处境较为困难。其主要表现为,欧洲右翼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作为社会党国际台柱子的西欧民主社会主义政党的力量和影响不断下跌。在法国,社会党在莫鲁瓦出任第一书记,处境依然不妙。1992年3月,社会党在省议会和大区议会选举中遭惨败,为该党从1971年重建以来得票率最低的一次。进入

  • 标签: 社会党国际 冷战结束 右翼势力 国际局势 议会选举 原苏联
  • 简介:十年"文革"是一场灾难和浩劫."历史的灾难通常会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文革"对历史的最大补偿,是为"文革"的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对"文革"的反思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使中国成功地走上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思想解放运动
  • 简介:物质主义价值观和全球环境主义周穗明美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78期(1997年3月)的“社会与政策问题论坛”发表了一组六篇有关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环境主义关系的文章,对环境主义与物质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表述了两种彼此对立的立场和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对美...

  • 标签: 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 环境主义 价值取向 全球环境 价值变化
  • 简介:<正>一九五六年二月召开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举世触目,曾经一度引起了世界的轩然大波。当时,帝国主义和其它的共产主义反对者们兴奋不巳,借此掀起了一个反共高潮;西方一些共产党员,因此犹豫动摇,纷纷退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信仰危机;托洛茨基分子们也活跃了起来,认为苏共二十大恰恰证实了它们反对工人国家堕落斗争的正确,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分歧,出现了波匈事件,接着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开始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总路线的大辩论,影响到党与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了。对于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大事,长期以来,人们对它作过各种评价,或褒或贬,莫衷一是。

  • 标签: 苏共二十大 斯大林时期 三十年 赫鲁晓夫 个人迷信 苏联共产党
  • 简介:首都大学生和谐社会论坛成功举办;“发扬长征精神,共建和谐社会”主题音乐会成功举办;青檬网络电台“微笑手语百人大召集”活动举行;“2006北京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评选活动启动;百城市中学生举行18岁成人宣誓仪式

  • 标签: 通讯 和谐社会 城市中学生 长征精神 评选活动 宣誓仪式
  • 简介:北京市社区学习中心志愿者培训班圆满举办;团市委召开“星光青春保护行动”专家研讨会;2005年度北京市青年突击队竞赛评审会召开;“学子阳光·北京市高等学校学生社团发展基金”成立;中华少年小甲A暨麦当荣2006年德国世界杯球童选拔活动落下帷幕……

  • 标签: 北京 学习中心 发展基金 学生社团 高等学校 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