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3 个结果
  • 简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向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外交战略,是必要,也是非常有益.1954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1955年万隆会议开始,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向整个亚洲全世界.21世纪初,中国提出“合作共赢”新理念,将成为新环境下国际关系重要原则.

  • 标签: 新中国成立初期 和平共处 世界大国 合作共赢 历史性 成长
  • 简介:中国高层在对外交往中,尤其是在与邻近国家交往中常常援引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历史事例,以求说明中国与外部世界和平共处与友好交往传统。笔者认为,郑和下西洋在行为性质、时代背景、出使目的、客观效果历史影响等方面颇多负面资产,并不符合当前我国对外交往合作诉求与目的,援引此事作为中国与他国和平友谊象征,恐难起到预期作用。丝绸之路则在长期历史中以正能量为主,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世界眼光、开阔胸怀、进取精神务实态度,与今天中国外交诉求有更多契合。因此,在我国对外交往中不妨少提郑和,多谈丝路。

  • 标签: 丝绸之路 郑和下西洋 历史认知 对外交往
  • 简介: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逐步上升为中国外交全局"重中之重"地位。中国周边外交历史性新进展体现在推行了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主要包括倡议建设"命运共同体"、绘制"一带一路"新宏图、构建"亚洲新安全观"、主导创设"亚投行"四大战略性新措施;走出了中国周边外交新路径,主要包括提出"合作共赢"核心理念、实行中美两安全体系"兼容共存"、构建与俄印日地区大国新型关系、推行"友邻外交"新特色、运用"底线思维"保障中国和平发展统筹"六大板块""印太两洋"新路径;提出了未来中国周边外交新课题,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周边大国外交、谋划"大周边外交"顶层设计、明确中国周边争端国家和争端问题战略定位、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布局方略、大力推进周边外交人才工程建设等新课题。研究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新战略、新路径新课题,对于理解中国外交发展全局周边外交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周边外交 新战略 新路径 新课题
  • 简介: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如何与非洲人民实现减贫发展“非洲梦”相互对接、共同发展实现梦想,其实就是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以及发展后中国如何能够帮助相对滞后非洲也实现其渴望脱贫发展“非洲梦”.一个是中国自身的如何发展,一个是中国如何帮助非洲发展,这看似简单两个“发展”命题,却蕴含着广博深厚内涵,在对外传播时需要借助政府、企业以及NGO等不同行为主体、以各自不同方式来沟通宣介.

  • 标签: 对外传播 中国梦 外交 中国人民 民族复兴 行为主体
  • 简介:《伊斯兰、科学来自历史挑战》一书回顾了伊斯兰科学历史及其对西方科学思想发展做出贡献,它强调穆斯林学者——通过浩繁翻译注释,并且利用同时代现实可靠科学知识来校验翻译过来文献正确性——在使希腊文化遗产得以复苏过程中作用。事实上,达拉勒这本书最显著成就在于其对阿拉伯学者在最初接触希腊文化时表现所做研究,这项研究展现了阿拉伯学者富有创造性一面,例如,他们并不是简单地从事于机械翻译过程;他们煞费苦心地改进、注疏并且更正了原材料。

  • 标签: 伊斯兰 科学 思想史
  • 简介: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亚太外交经历了一个重新融入地区一体化建设过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亚国家不仅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且逐渐对以和平发展合作塑造地区安全环境达成了共识。然而,自2010年美国大力推行再平衡战略以来,亚太地区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与东亚主要力量关系不约而同地受到磨损,东亚地区区域合作陷入停滞。在此情况下,中国不得不超越以往地区融入战略,以更加积极姿态推动地区共同体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重新以发展合作来界定地区议程,强化本地区利益融合共享机制,以及与此相对应,推动亚太地区形成符合时代特征亚洲特点新型观念意识,比如多元共生意识、亚洲主体意识、同享共担意识等。

  • 标签: 周边安全 中国外交 命运共同体 亚太再平衡
  • 简介:随着一些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知名度上升,吸引了大量国际公众关注,其公共外交功能受到诸多国家重视,已被各国政府广泛用来提升本国在国际社会知名度、美誉度认同度.其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较为典型个案.作为知名跨区域政府间国际组织,APEC能够聚集强大国际传播资源,助力成员国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传统文化.

  • 标签: 政府间国际组织 公共外交 APEC 功能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社会知名度
  • 简介:智利矿难救援是一场高效有序救援行动,不仅成功地救出了被困工人,还将一场灾难转化一部完美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赢得了全世界赞扬尊重.其中经验对于我们在突发事件出现后开展公共外交,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启示作用:信息透明是基础;关爱生命是主题;国家领导人是中心;善后处理是保证.

  • 标签: 国家领导人 救援行动 突发事件 形象展示 矿难 智利
  • 简介:公共外交可分为进攻性公共外交与防御性公共外交,通过与美国对敌意国家采取攻势性手段进攻性公共外交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采取是防御性公共外交.在未有体系理论或思想前提下,中国公共外交实践先行,化解本国消极形象.世博会同样产生类似的作用.但是从公共外交成长五阶段即认知、兴趣、理解、支持行动来看,世博会只实现了前两个阶段,如何把握好政府角色定位,进一步推动中国防御性公共外交是需要进一步思考重要问题.

  • 标签: 公共外交 防御性 世博会 中国 思想前提 体系理论
  • 简介: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相比西方媒体舆论,中国在运用舆论传播力量、非政府组织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此,我国应把学者、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学生、非政府组织同政府部门结合起来,提高舆论传播公共外交水平.

  • 标签: 舆论传播 哥本哈根 中国 气候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 简介:在国内区域市场以及贸易协定相互推动下,东盟与中国经济一体化正不断加强。尽管区域贸易协定已极大推进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地区参与,但一个重要问题是,东南亚国家中小企业是否愿意参与并从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受益。本文主要考察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盟与当地中小企业互动。通过对奇瑞汽车案例研究,本文发现,虽然中国跨国企业业务受国家'走出去'战略与优惠区域贸易协定影响较大,但东道国国家政策对外国企业进入也有重要影响。奇瑞在马来西亚经验显示,中国跨国企业在当地联系与溢出效应有限,因为大多数企业都极大依赖于其当地伙伴企业贸易网络。本文认为,奇瑞需调整其区域战略,使其在国际价值链中占据更重要地位,以促进企业发展国际竞争力.

  • 标签: 跨国企业 中小企业 地区经济一体化 中国—东盟关系
  • 简介:《冷战和美国新闻署:1945年至1989年美国宣传公共外交》(尼古拉斯·卡尔著)一书集结了大量珍贵材料,总结了“美国版”公共外交五大核心为倾听、倡导、文化外交、交流外交、国际广播.美新署主要有五项特色活动:传播政府声音、不断改善传播技巧手段、派遣艺术使者、举办展览放映电影、召开国际会议.美新署实施公共外交七条经验教训体会可以看到,美国公共外交并没有陷入低潮,而是不断调整手段方式,采用新技术,调动更多民众,以更加新颖有效形式开展活动.

  • 标签: 公共外交 美国 新闻 冷战 演变 兴衰
  • 简介:毛泽东于1936年1970年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进行两次重要对话可以说是中共“公共外交”活动起源.毛泽东与斯诺第一次“亲密接触”让美国人乃至世界了解了中共及其革命,并开创了中共同美国合作新篇章.文革时期,毛泽东与斯诺再“叙”友谊,又一次敲开中美关系大门.公共外交战线上取得成就,我理解是毛泽东在晚年所取得最大成就.

  • 标签: 公共外交 毛泽东 斯诺 “亲密接触” 美国记者 文革时期
  • 简介:在开展公共外交过程中,中华医药当可被认真运用,甚至应该被作为锐器来普遍使用,因为这颗具有数千年灿烂历史中华民族瑰宝本身就具有其自然无限魅力,并可被好好发掘。中华医药应助力公共外交我在一篇短文中曾经这样说,人与人都会有交往,与本国人交往属于"内交",与其他国家人交往就应该属于"外交";外交并不神秘,也无奥妙,需要是在交往中时时、事事、处处能够体现国家主权、形象和政策。尽管此话有些人看成笑谈,但我依然"痴心不改",顽固地坚持这

  • 标签: 公共外交 中华医药 我在 内交 我国外交 中国外交战略
  • 简介:'察哈尔圆桌:中国外交如何国家中心转向公民中心——王逸舟作品《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转型》座谈会'于2016年3月2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察哈尔学会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记者出版业朋友齐聚一堂,共同讨论王逸舟教授著作《创造性介入:中国外交转型》。本文摘录了部分与会者观点,以飨读者。作者王逸舟关于中国外交由以国家为中心向以公民为中心转型提法属于新见,欢迎读者就此展开讨论或投稿本刊。

  • 标签: 王逸舟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战略层次 国际关系学院 日本漫画 两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