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对越南开展国际劳务合作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回顾越南20多年来参与国际劳务输出的历程,对越南劳务输出采取的举措、劳务输出的特点、劳务输出对越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认为越南对外劳务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加强统筹规划,对外劳务合作定将大有作为。

  • 标签: 越南 劳务合作 经济发展
  • 简介:日本早已在青少年中进行树立“皇国史观”的“爱国”教育。现在右翼政治势力又力图将“爱国”一词塞进《教育基本法》,使之法律化,与正在进行的修宪活动相呼应。日本的这一做法旨在对青少年进行旧日军国主义的道德观教育,从而从根本上影响日本的走向和未来。

  • 标签: 日本《教育基本法》“爱国心”军国主义教育
  • 简介:越南十八世纪作家邓陈琨的汉文乐府诗《妇吟曲》是吸取中国文化的丰富养料创作成功的典型范例。《妇吟曲》是十七、十八世纪越南社会战乱及其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真实写照;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妇形象;它从描写妇女悲惨命运、刻画女性细腻心态两方面开创了批判现实的越南古典文学之先河。《妇吟曲》的创作成功与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镌刻于作品中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的鲜明印记有力地证明:它是中越文化交流的结晶。

  • 标签: 汉文化 古典名著 创作成功 越南 文化交流 中国文学
  • 简介:气候变化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问题,同时也关乎人类的发展,《京都议定书》创设了包括碳汇在内各种产品和服务的全新市场,但目前收效甚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全球“清洁发展机制”(CDM)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印度的碳减排适应性措施,将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最直接的借鉴素材。

  • 标签: 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法律对策 经济对策
  • 简介: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日益增加,俄罗斯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其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渐凸显,能源产业碳化成为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俄罗斯能源产业碳化发展存在特定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制度体系不完善、金融基础薄弱、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等制约因素。俄罗斯应摒弃传统能源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走结构减排、技术减排和能源替代的碳化发展道路。促进能源产业碳化发展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深化能源金融市场改革、推动碳能源产业自主创新及开展国际能源合作。

  • 标签: 俄罗斯 能源 低碳化
  • 简介: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是俄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俄军事力量的重要保证。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激进改革时期后,俄军工领域虽没有发生伤筋动骨的冲击,但随着俄罗斯经济转型改革的深化,这个集俄罗斯顶级科技水平和一流生产能力的行业也被迫进行大改组、大调整。普京在第三次担任总统后,把振兴俄罗斯经济、提升俄罗斯军威和国威作为首要目标,要求大力改革和扶持军工综合体。俄军工综合体正面临新的条件和任务,它能否续写过去的荣耀与辉煌,能否肩负起维持与美国“军事战略平衡”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任,值得研究和分析。

  • 标签: 俄罗斯经济 军工综合体 改革时期 20世纪90年代 军事力量 转型改革
  • 简介:我今天非常高兴有机会出席由中联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综合安全国际研讨会,与大家共同就当前的国际形势与国际安全问题进行交流。正如大家所知,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世界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愿望。

  • 标签: 综合安全 和平与发展 世界形势 国际安全问题 国际形势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 简介:自1979年以来,东亚地区基本保持了稳定与和平,没有大的战乱与冲突发生.是什么机制维持了东亚的安全与稳定,学界颇多争议.鉴于彼得?卡赞斯坦等学者主张的折中主义分析方法,当前地区的安全秩序主要是由大国间的互动决定的,大国间互动的方式可以从物质、制度与规范3个层面综合全面地进行考察.习近平主席强调的“新型大国关系”,不仅是一种处理崛起国与霸权国结构性矛盾的方法与愿景,也是一种对未来维持地区安全秩序的蓝图.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对于东亚地区安全形势的研究,当前东亚地区的安全秩序由如下3个方面决定:在物质层面上主要是美国与中国安全与经济政策的互动及相互影响;在制度层面主要是大国以现实主义的目的参与东盟为中心的制度建设;在规范层面则是大国推行自由主义规范与主权规范的相互竞争.

  • 标签: 东亚安全秩序 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关系
  • 简介:1998年10月12~14日,来自全国南亚学界的近70位专家学者于成都召开了印度综合国力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南亚学会主办,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承办,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展研究所、成都军区二部、成都56...

  • 标签: 印度 学术研讨会 综合国力 尼赫鲁 国际影响力 大国地位
  • 简介:2004年11月16-17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综合安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德、美、俄三国的安全政策专家代表、德驻华使馆武官以及艾会驻京代表等外方人员与会;

  • 标签: 中国 德国 国家安全 能源安全 区域安全 外交关系
  • 简介:11月15—16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九届中德综合安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外交与安全形势展望”。德国联邦议院外委会成员、社民党党团外交政策发言人罗尔夫·米策尼希率德国社民党12人代表团与会,

  • 标签: 综合安全 北京 中德 德国社民党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国际金融危机
  • 简介:一、引言新加坡元(下称新元)自1980年以来对所有其它主要通货都升了值。这是旨在使国内价格免受输入性通胀影响的一项深思熟虑的政策导致的结果。在1985年衰退之前,反通胀政策的负担依托在全国工资委员会规定的工资限制上。可是,由于劳力紧缺的市场形势以及国民经济中劳力较密集的服务部门比重不断增大,这一政策变得无法持续下来。尽管新加坡政府承认实际工资成本与国际竞争力之间有偶然的联系,随着经济的日趋成熟,它还是接受以其有限的影响货币工资的能力作为反通货膨胀的工具。正是根据这一背景,汇率成了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而国内价格稳定则是其最终目的。

  • 标签: 出口需求 市场支配力 工资指数化 新加坡 汇率政策 综合平衡分析
  • 简介:俄罗斯岛具有地缘、陆地和海洋等多种资源优势,综合开发潜力巨大。自2007年8月俄联邦政府决定2012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后,俄中央和地方政府就把综合开发俄罗斯岛视为一项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的史无前例的系统工程。为保障顺利实施这项百年大计,俄中央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 标签: 俄罗斯岛 符拉迪沃斯托克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 简介:尊敬的米策尼希团长先生,尊敬的德国代表团各位成员和中方与会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今天与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时光荏苒,中德综合安全研讨会已经走过九个春秋。

  • 标签: 综合安全 中德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致辞 代表团 尊敬
  • 简介:3月9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德国艾伯特基金会联合举办的题为“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全球安全体系”的第八届中德综合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联部、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外交学院的20余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出席了研讨会。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瓦尔特·科尔博率社民党代表团与会。

  • 标签: 综合安全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北京 中德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西伯利亚联邦区能源综合体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是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尽管西伯利亚联邦区在实施燃料能源综合体项目时采用了净化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消除燃料能源部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能源综合体必须加强环保工作,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 标签: 西伯利亚联邦区 燃料能源综合体 环境
  • 简介:10月14日.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与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三方共同举办的第十届中德综合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9·11”十周年国际安全形势回顾与展望。中联部副部长、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副会长龚显福,中国前裁军大使、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和以及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 标签: 综合安全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中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