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2011年11月19日-12月1日.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了波兰“欧洲之友”基金会、“波兰家园”公民协会、保加利亚民主研究中心和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等4家中东欧国家的著名非政府组织的14名代表来华参加“了解中国”(SeminaronKnowingaboutChina)考察团。在13天时间里,代表团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赴北京市、河南省和江苏省进行了考察。外方普遍认为访问取得实际效果,回国后又纷纷致函我会。现将部分函件内容摘译如下: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中东欧国家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 摘编 经济发展情况 国际政治
  • 简介:近年,东盟国家经济相继从衰退中复苏,逐渐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动荡和增长趋缓,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减缓的趋势。后危机时期,东盟国家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加快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 标签: 后危机时期 东盟国家 经济发展
  • 简介:西方国家的财经危机从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社会领域,资本主义的制度困境充分显现。国家资本主义的泛滥、金融资本主义的失控加上社会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等因素共同导致当前的困境。西方国家面临重建资本主义秩序的任务。主流方向仍是对现行制度弊端进行修补。而不是推翻另建。

  • 标签: 财经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困境
  • 简介:东盟安全机制以“东盟方式”著称,基于东盟的经验事实,本文认为,国家问协调是理解东盟安全机制的恰当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东盟安全机制的绩效:在抑制成员国内部冲突、化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争端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同时,由于东盟国家利益分歧,安全合作领域数量少、程度浅;东盟安全机制是中小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其治理能力有限,无法单独解决地区重大安全问题,需要与外部大国相配合;东盟国家对主权独立格外重视,在安全领域缺少制裁机制,导致领土争端无法在区域内得到解决。面对本地区的复杂安全形势,东盟对内需要拓宽、深化安全领域的合作,对外需要加强与大国的安全合作。

  • 标签: 东盟安全机制 国家间协调 东盟方式 区域安全治理
  • 简介: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金砖国家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部成功史:从十多年前一个引导市场投资的“虚拟概念”发展成令世人瞩目的“现实存在”。当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总面积的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外汇储备占全球的40%左右,贸易占世界的1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 标签: 共同利益 国家 世界经济增长 合点 合作
  • 简介:本文概要介绍当前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的成因、特征、趋势及影响。从发达国家经济去杠杆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公共债务问题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私人债务与公共债务之间的关联、发达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政策选择,介绍了一些权威机构对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前景的预测,并分析了西方债务负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长期影响。

  • 标签: 金融危机、去杠杆化、主权债务危机、债务可持续性
  • 简介:2012年6月30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近五十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媒体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议题:“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及其影响”、“亚太地区利益重组与秩序重建”、“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与对策”、“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理论探讨”。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 标签: 中国国家安全 重心东移 美国战略 研讨会综述 国际关系 学术研讨会
  • 简介:2010年4月,联合国种族问题的特别调查员基苏·缪盖(GithuMuigai)指出,新加坡政府政策的某些方面已经对马来少数民族产生了不利影响。缪盖的言论是在他与新加坡的政府领导人、独立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进行8天的正式访问,以及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恐外症进行研究之后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下观点:

  • 标签: 少数民族 新加坡 马来人 阻力 国家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