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前进中的北京、上海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为纪念协会成立10周年,组织了第17次访华团。10月10日,我们离开名古屋,踏上访问北京、上海以及中国内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喀什和乌鲁木齐等地的旅途。

  • 标签: 中国内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感知 乌鲁木齐 长野县 北京
  • 简介:“东北亚青年论坛”是中韩日三国青年之间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促进地区长远合作的一个平台和渠道。该论坛自200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均由国际道德重整韩国协会主办.中国全国青联、国际道德重整韩国协会议员联盟和国际道德重整日本协会协办。第一届论坛的主题是“青年为实现东北亚和平与繁荣应发挥的作用”,第二届论坛的主题是“探索未来东北亚合作”。今年8月24日-29日在韩国首尔和天安市举行了第三届“东北亚青年论坛”,来自中韩日三国的70多名青年出席。与前两届论坛相比较。本届论坛主题“中韩日青年网民文化及其正确的发展方向”更为专业和具体。旨在通过研讨和交流,

  • 标签: 东北亚合作 青年论坛 零距离 感知 国际道德 中韩
  • 简介:欧盟在全球范围大力拓展经济、政治空间黄华光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世界高科技的新突破、西方国家持续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全球经济竞争空前激化。美、日两国分别以本地区为依托,加紧在经济、科技、外...

  • 标签: 政治空间 中东欧国家 全球经济竞争 西方国家 经济区域化 世界高科技
  • 简介:作为社会学科研究的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描述性的问题、解释性的问题、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严格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程序,这四个方面的国际问题研究就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客观性或者说可重复性、规律性或者说普遍意义、简约性或者说主次分明。大数据研究能够让决策者获得更加全面、充分的信息,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在进行描述性的国际问题研究时,大数据可以起到十分突出、甚至是革命性的作用;在解释性的问题方面,大数据的长处是用来发现相关性,而不是做出因果解释;大数据还可以发现有价值的解释性问题;大数据在预测和对策研究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所发现的规律性现象不仅可以用来预测,也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选择。大数据应用到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也有其局限性,有些局限性是这一方法本身所具有的,例如不能进行因果机制的分析和解释;有一些是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所具有的,例如"成本-收益问题"、数据主权问题等。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大数据并不适合用于做战略研究,而更多适宜于对国际发展态势的宏观描述以及为具体的外交行为提供精准的指导方案。总之,大数据有助于发现更全面和客观的事实、提出更多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帮助研究进行预测和做出选择,但大数据自身不能完成整个解释的过程,需要研究者进行专业的因果机制的分析和解释。

  • 标签: 大数据 国际问题研究 国际安全态势
  • 简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推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2010年伊朗核设施遭受“震网”病毒的网络攻击之后,网络安全议题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中迅速升温。按照行为主体的不同,网络空间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可以划分为黑客攻击、有组织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以及国家支持的网络战;一般来说,从个人到非国家行为体、再到国家行为体,它们对国家安全的威胁程度逐级递增。但无论是哪一种网络安全威胁,它对国家安全的潜在危害都不容低估。西方一些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本国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以保护本国的关键设施和网络安全。一些国际组织也将网络安全纳入合作的议程,大力推动成员间的网络安全合作。从未来的趋势看,网络安全将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项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合作,但是考虑到网络空间治理仍是一项新兴议题以及各国之间的利益分歧,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必然是任重而道远的。

  • 标签: 网络安全 网络空间治理 网络战 网络恐怖主义
  • 简介:后苏联空间地区化进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稳定性的特点。俄罗斯力图使俄白联盟成为后苏联空间一体化的核心。俄白联盟非对称性的相互依赖,成为两国一体化进程深入发展的障碍。

  • 标签: 后苏联空间 地区化 俄白联盟
  • 简介:2017年4月1日,由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国际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和数据治国暨郑州大学首届国际公共安全研究高端论坛”在郑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军事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 标签: 郑州大学 安全治理 网络空间 论坛 治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简介:“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整合沿线各国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视角.本研究从地理位置独特、旅游资源互补、历史文化互通和合作前景利好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提出了由国际旅游合作走廊、国内旅游合作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和丝路国际旅游港构成的“一带一路”区域旅游合作空间格局.在现有多边合作组织的作用下,“一带一路”区域应在旅游政策、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流、旅游投资和旅游客流等领域加强旅游合作,发挥并加强以政府宏观主导、旅游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会引导的积极作用,实施日常工作机制、政府协商机制、投资促进机制和应急处置合作机制.

  • 标签: 一带一路 区域旅游合作 空间布局 合作模式 合作机制
  • 简介:本文以1999~2010年东南亚旅华游客人次统计为样本,运用分形理论研究了东南亚旅华客流空间结构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南亚旅华客流空间结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1999~2010年间各年无标度区范围呈逐步扩大趋势,分形结构产生由局部分形→单分形→局部分形→双分形的发展变化。危机事件、旅游资源禀赋差异和区位因素是东南亚旅华客流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分形 齐夫参数 旅游流 空间结构 东南亚
  • 简介: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稳步推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广度、深度和频度在不断扩大和增强,涉及海洋空间利用的国际海洋法、国内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安全等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多。为加强这一新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2016年12月3日至4日,第四届南海法律高端论坛暨海洋空间利用法律问题研讨会在海南博鳌召开。

  • 标签: 海洋空间利用 高端论坛 国际海洋法 会议综述 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强国
  • 简介:欧盟东扩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上的一件大事,中东欧的10个候选国将被纳入欧盟的范畴,这对于欧盟现有成员和中东欧国家本身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使其对外贸易地理流向发生变化。本文从欧盟对外贸易在区域内外的分配和区域外部各国问的分配两个层面对影响贸易地理流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欧盟 对外贸易地理流向 区域内部贸易 区域外部贸易 欧洲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