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两岸无论在国家法律层面或民间习惯方面,均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但根植于旧社会的纠纷解决小传统"调解",却不约而同地同时受到两岸的重视,并有相应的立法和创新,将其推展到整个国家,使之成为当代法制的大传统,调解具有的功能和价值自是不言而喻。透过行政法的五大架构,深入分析比较台湾地区的乡镇市调解与祖国大的人民调解两种调解制度在基本原理、行政组织、行政权限、行政救济、行政监督方面之差异,有利于两岸对彼此调解制度的认识和学习,更期许在两岸人民往来中,调解也能够适时地发挥功效,以保障两岸人民的基本权益。

  • 标签: 乡镇市调解 人民调解 司法 诉讼外纠纷解决
  • 简介:我国台湾地区目前适用的刑事诉讼法与大陆民国时期制定的刑事诉讼法一脉相承,本部法律从诞生至今近八十年的历史中,经过一系列的修法与司法院大法官解释后,法律内容逐渐增强被告防御权与缩减检察官权限,使涉及限制人民基本权之强制处分由法院决定,以符合令状原则。此外,在庭审中的调查证据,也由以往的法院主导职权主义演变成当事人主义主导调查。这些改革使台湾逐渐去除原本的司法“行政化、职权化、纠问化”等弊端,而大陆目前刑事诉讼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数十年的台湾经验可谓似曾相识。以台湾为镜。对于我国大刑诉法将来修法再往前迈进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台湾省 职权调查 纠问 举证责任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2条的解释和适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收益缴付制度是第82条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对该制度在解释和适用上存在诸多法律问题。第82条的收益缴付制度是海洋法公约确立的一项全新制度,管理局在收益缴付制度中具有重要的职能,但其权力的行使须避免超出公约的授权。沿海国缴付义务的履行与豁免须以符合公约解释的方式进行,收益缴付制度对于将来加入公约的国家没有溯及力。收益缴付制度的争端在公约框架下解决面临一定困难,由争端方事先达成协议可能是最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 标签: 外大陆架 资源开发 收益缴付 国际海底管理局
  • 简介:在以罗马法为基础的大陆法系传统中,关于土地归属的法律规定对俄罗斯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在罗马法以及中世纪法中土地归属法律规定的复杂性,并且就资产阶级法典化过程中,通过个人所有权和他物权体系的构建,对土地归属问题复杂性的简化需要加以说明。此外,大陆法系传统概念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法中所遭受的阻力,而所有权结构在俄罗斯联邦新民法典和土地法典中的扩张也值得重视。

  • 标签: 大陆法系 土地归属 罗马法 俄罗斯
  • 简介:营造业层层转包或分包在两岸地区屡见不鲜,一些营造公司往往标得工程签约后,非在履约过程中负责整体施工,而将工程交付下游无资质的小包商施作;有的工程甚至转包多次,以致使得整个工程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另有总包商将工程以分包作业之次承揽或履行辅助人方式进行,易生层层剥削、偷工减料及职灾伤亡。本文将对两岸的转包及分包之法律制度与性质探讨,并对转包与非法分包之关联性作出区分。并且文末也对大陆判决进行剖析,俾从法律的角度遏阻违法转包外,论述合法分包对营建效率之提升,促进两岸建筑管理制度之接轨。

  • 标签: 分包 转包 契约 营造业 台湾地区 大陆
  • 简介:构建法治中国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共识,也是执政党法治观的集中表达。共同建设法治观和一体建设法治观建立在法律的同一性原则上,也承认了国家、执政党和社会的相对独立性。执政党法治观是构建中国国家法治观的前提,其落脚点在于对中国国家共同体的具体阐释。从法律的规范角度理解中国国家共同体,显示出其与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和政治中国等视角在方法论、内容上和目标上的差异。法律共同体揭示了公民身份对法治中国的构成性功能。法律下的中国作为一个时代命题需要处理政府集权和行政集权、宪法建制与公民忠诚、全球规则与中国国家行为等关系,破解国家权力高度统一与集体能力低下的历史悖论,创造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总体性方案。

  • 标签: 法治 法律共同体 公民忠诚 集权 治理能力
  • 简介:国际法的中国观念是中国国际法理论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法治理论的一个方面。国际法的中国观念要求充分利用法学理论的观点,并采用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跨学科研究,寻求适当的国际法认识。就当前而言,中国适于采取一种尊重现实、基于现实的国际法观念,并进而探求这种观念的理论阐释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中国所宜采取的现实主义国际法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观察和思考国际法存在时秉持务实求实的精神,在国际关系的情境中准确而科学地认知国际法,避免过于乐观的理想主义迷思,也要避免国际法虚无主义,不能将国际法仅仅看成没有确定性的实证道德;二是分析国际法问题吸收和借鉴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观点,认识到国家权力与权力体系对于国际法发展变化的核心作用。通过确立国际法的现实主义观念,可以加深中国国际法的理论化程度和实践针对性,并进而为形成国际法治的中国理论创造条件。

  • 标签: 国际法 观念 中国 理论 实践
  • 简介:“我们探索开展‘恢复性司法’。通过办案中的延伸服务,积极修复被破坏了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把违法的利益状态恢复到合法的利益状态,实现刑事司法恢复正义的价值。”近年来。川县人民检察院对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被破坏的部分轻微刑事案件。

  • 标签: 恢复性司法 人民检察院 社会关系 陆川县 修复 纪实
  • 简介: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简称《海商法》)通过和实施以来,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海商法》与国际国内的立法发展不相适应,存在着内容服从形式的缺陷。为了顺应海洋战略新形势,遵循海法的内在性规律,契合海法的现代化特征,中国应当尽快编纂中国海法典。编纂中国海法典应坚持开放性、前瞻性、协同性原则。海法典编纂的第一步是修改《海商法》相关条款,整合司法解释;第二步是扩大其适用范围,增加航运贸易发展与海洋时代所需要的规范内容,将涉海相关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规范及相应程序统一纳入海法典。

  • 标签: 《海商法》 海法 海法典编纂 编纂动因 编纂原则 法典体系
  • 简介: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章太炎的许多同代人都不约而同地信奉进化主义,他们或乐观,或悲观地专事体系,寻找着精神界"支点"。在老派读书人中,只有章太炎一个人觉察到"学问"的不济,并坦率地说出来,承认文章思想学术的"狼狈感",所以他要果敢地革命道德,提倡行动主义的佛家信念,钟情于上古法家立场。本文着重梳理章太炎对公理、进化、代议制、宪政等欧美政治—法律概念的态度,为这位"有学问的革命家"描画出思想姿态,也为他在中国近代法律史中寻找一席之地。

  • 标签: 章太炎 近代 进化 法治主义
  • 简介: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中国海商法研究》(季刊,原名为《中国海商法年刊》)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管、中国海商法协会和大连海事大学主办,是2014—2015年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前身《中国海商法年刊》创刊于1990年,2009年5月,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批准改为季刊出版发行,是我国目前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海商法和海洋法等涉海领域法律问题研究的学术期刊。主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名海商法学专家司玉琢教授担任。

  • 标签: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海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介 大连海事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
  • 简介:立宪主义从西方到中国经历了从“人权、民主宪法”到“富强宪法”的转变,在这场立宪的跨语际之旅中,近代场域是“富强立宪”的历史具象。“救亡压倒启蒙”的中国式民族主义是“富强立宪”的历史动因,而追求“群体自由”的进化论则是“富强立宪”的逻辑基础,历史性与逻辑性的自洽是富强立宪的生成原因,富强理念主导了近代中国的立宪逻辑。

  • 标签: 富强 富强宪法 富强立宪 近代中国 跨语际实践
  • 简介:通常,担保制度用于担保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特定债权的实现。但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银行与借款人、生产商与批发商、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经济来往,仅有一次即归寿终正寝者,实属罕有,大抵以接连反复继续往来或交易为常。~③在此背景之下,如果采取一债权一担保的方式,不仅手续繁琐,交易成本较高,而且也不利于当事人之间交易的连续性和安全性。为此,最高额担保制度即随之产生。通过这一制度设计,当事

  • 标签: 最高额保证 担保制度 抵押权登记 借款人 抵押人 法上
  • 简介:三位高学历的年轻人上演了一场“中国合伙人”式的奋斗记,终于开发出了一款免费阅读软件,然而,对于版权问题的忽视,不仅使三名年轻人的创业成果灰飞烟灭,还使他们面临了刑事处罚……

  • 标签: 合伙人 免费 中国 APP 阅读软件 版权问题
  • 简介:"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语)这座图书馆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建筑师叫董功。第一次来到这里,他便被一种深深的孤寂感震住。望不到边际的大海,是一个极其空旷的背景,每一块石头,

  • 标签: 图书馆 孤独 中国 三联书店 博尔赫斯 建筑师
  • 简介:大学章程是介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之间的规范性文件。因民办高校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经费来源不同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章程也自有其特征。不同地域间民办高校的比较反映民办高校办学规范性参差不齐,且与国外的民办高校存在较大的差距。针对民办高校章程存在的问题,可采取强化民办高校举办者依法办学理念、增强民办高校章程的制定过程的民主性、对民办高校是否营利予以分类规范以及诊断并帮助民办高校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等举措解决。

  • 标签: 民办高校 章程 问题 对策
  • 简介:《黄帝四经》作为汉初黄老学派的经典,对当时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此学界多有探讨,但就《黄帝四经》中的司法思想及其对后世司法文化的影响,学界罕有探索。本文只从司法思想的视角切入,以考察《黄帝四经》中的司法思想,认为阴阳刑德论是其司法思想的核心,司法公正论与司法道德论是其两个侧面。其中的阴阳刑德论对后世的司法思想与司法制度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并经汉儒董仲舒等人之手完成了从理论形态到制度形态的过渡;这就是秋冬行刑制度的历代传承(自汉至清)。

  • 标签: 黄帝四经 阴阳 刑德 赏罚 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