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3 个结果
  • 简介:一个聪明伶俐的少年,从偷摩托车,到入室盗窃,最后发展到飞车抢夺。不到两年时间,他疯狂作案60起,2004年9月2日,他被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头版有期徒刑15年。铁窗内,这位少年流下了悔恨的泪。

  • 标签: 抢夺 作案 中级人民法院 有期徒刑 盗窃 少年
  • 简介:他成长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曾有望考入清华北大……但一次逃课的经历,改变了他的命运。从此,他背负命案,罪与恶始终折磨着他,他甚至抱着刚出生的儿子说:"小宝,爸爸是杀过人的,但你要好好的。"2017年9月20日,江苏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犯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颜锡嵩无期徒刑,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逃课,手染命案2003年5月26日晚上8点,江苏省泰州泰兴市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教室内,灯火通明,不少同学都在埋头苦读。

  • 标签: 弹簧刀 重点高中
  • 简介:2001年8月25日23时30分,忙碌了一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91团团部居民史军伟回到家里,却怎么也打不开院子大门,无奈只好翻墙入院。进屋后打开灯一看,史军伟立刻惊呆了:妻子李玉仙浑身是血,倒在卧室与厨房之间的门槛上。史军伟踉踉跄跄跑到团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所长何东林迅速将案情上报青得里垦区公安局,并立即带领派出所民警赶赴案发现场。

  • 标签: 派出所 案情 公安局 民警 现场 妻子
  • 简介:2000年7月1日,湖北省监利县公安局白螺派出所的民警接到白螺某单位职工涂某报案:他的一辆摩托车在宿舍楼楼梯口被盗……

  • 标签: 派出所 公安局 民警 报案 单位 走向
  • 简介:<正>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因为它的发生率高,影响面广.探讨少年犯罪的形成原因,可为寻求有效对策,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十九世界中叶国外开始了这方面研究。我国对这一课题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业已在国内引起了各界的广泛重视。由于少年犯罪行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行为,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各国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犯罪原因进行了探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国外有关文献涉及面很广,现仅就一些有影响的、主要的研究成果予以介绍。

  • 标签: 犯罪原因 少年犯罪 形成原因 干预措施 科学依据 借鉴意义
  • 简介:《网络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自2001年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六度春秋。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六岁意味着花季少年,青春荡漾,充满活力。而对于一本集刊来说,坚持十六年本身就是一个成就。从当年对互联网法律的懵懂到清晰观察,《评论》见证了互联网法律研究“成长的烦恼”,撇去初创的青涩,如今的《评论》已风华正茂、意气飞扬。就在2017年春,本书被南京大学CSSCI(2017-2018)收录到集刊目录中,也旁证了“我家少年己长成”。

  • 标签: 评论 十六度 2017 少年 集刊
  • 简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我们应当针对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对青年进行家庭教育、文化教育、心理教育、组织教育、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犯罪.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家庭关系 法制教育 子女 青年 应当
  • 简介:《网络法律评论》(以下简称《评论》)自2001年始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六度春秋.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六岁意味着花季少年,青春荡漾,充满活力.而对于一本期刊书来说,坚持十六年本身就是一个成就.从当年对互联网法律的懵懂到清晰观察,《评论》见证了互联网法律研究'成长的烦恼',撇去初创的青涩,如今的《评论》已风华正茂、意气飞扬.就在2017年春,本书被南京大学CSSCI(2017—2018)收录到集刊目录中,也旁证了'我家少年已长成'.

  • 标签: 六度春秋 少年长成
  • 简介: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旨在以此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保护措施,从而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这些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其中需要讨论性别、智商、基因等的作用;家庭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家庭结构、亲子关系、父母监督等方面;社会因素,其中需要注意同侪及学校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作用。这些因素孤立时的所造成的影响很小,但是它们累积起来,将会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妥善地对这一问题加以应对,就有必要综合地考察危险因素,为之后采取有效、全面的干预措施提供基础。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危险因素 犯罪原因
  • 简介:少年管教所采访时,得知14岁的丁小凡在上小学和初中时就有暴力倾向,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入采访。费尽周折,在沈阳市沈河区找到了丁小凡的父母。提起丁小凡,他的父亲丁世昌,这位拥有百万元家产的小老板泪流满面。他捶着头痛苦地说:“是我害了他,只要他犯一点错就打他,结果暴力在他心里扎根了,这是心理学家说的。我后悔呀!

  • 标签: 少年管教所 丁小凡 暴力倾向 心理疾病 辽宁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人民生活发生了一系列有目共睹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不断丰富,而经济与社会的各种不平衡,在开放而较宽松的环境里,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已绝迹的封建、沉渣泛起,一方面是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两方面搀杂,互相渗透,

  • 标签: 青少年犯罪问题 资产阶级 封建 丰富 改革开放 社会
  • 简介:在跨入新的一年的当儿,兵团农七师某团职工盂国贤12岁的儿子盂剑龙失踪了,与此同时,盂剑龙的同学史俊也去向不明。孟国贤一家心急如焚,多方查寻了半个多月仍无下落。无奈中,盂国贤向车排子垦区公安局前山涝坝派出所报了案。

  • 标签: 派出所 失踪 公安局 儿子 职工 垦区
  • 简介:少年犯罪问题日显严峻,预防控制青少年犯罪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除原有的预防措施之外,还应针对青少年生活的社区特点,重视社区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建设,构建青少年犯罪社区多层次预防机制.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社区因素 社区预防
  • 简介:福利模式(福利型少年司法)和刑事模式(报应型少年司法)是少年司法的两种传统模式,前者更侧重于福利保护,后者更侧重于严罚。在域外,少年犯罪的治理遭遇了制度瓶颈,使其少年司法理论试图走出一条克服传统少年司法缺陷的新路,即采用恢复性少年模式来处理少年刑事案件。以恢复受到犯罪行为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标,吸纳罪错少年、被害人及社区参与的恢复性少年司法被视为少年司法模式的第三种道路。作为一种新兴的少年司法模式,带有诸多恢复性少年司法要素的制度创新在我国少年司法实践中也被逐步采用。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地方性司法改革中,在少年司法领域中试行的暂缓起诉、圆桌审判、社会调查、司法评估、心理干预、刑事和解、社区矫正

  • 标签: 少年犯罪 暂缓起诉 刑事和解 少年司法制度 第三种道路 刑事案件
  • 简介: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社区防控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弥补监禁刑的弊端,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环境建设、社区设施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服务建设、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构建社区防控青少年犯罪的体系,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标签: 社区矫正 性质 适用范围
  • 简介:少年司法体制,是处理涉及少年诉讼案件和非诉讼事件的组织保障,选择什么样的少年司法模式,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少年司法体制。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和司法在内的系统。少年司法保护作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一环,建立起怎样的体制,既要深入剖析我国少年司法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又要注意借鉴域外经验,还要结合我国的传统与现实情况。一、我国现行少年司法体制存在的问题

  • 标签: 体制构建 司法体制 少年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