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在英语世界里,如果一部法律没有相应配套的罚则,或没有什么实效性,就会被称之为“没有牙齿的”(Non—teeth)法。如果借用这样的说辞反观我国,那么可以说,我国的现行宪法正是一部典型的“没有牙齿”的宪法。

  • 标签: 现行宪法 罚则 法律
  • 简介:评价八二宪法实施状况在理论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评价方法、评价对象、评价标准等等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来看,八二宪法的绝大多数条款在立法实施层面都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经通过制定具体法律的形式将现行宪法中的主要条文加以细化,故考察现行宪法具体条文的实施状况应当从考察这些具体法律入手。应当对八二宪法实施状况建立一个兼具客观标准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估机制,还应当引进诸如宪法时刻、宪法阻却等等可以明显判定宪法实施状况的基础性概念,才能更有效地来评价八二宪法实施的真实状况,从而为完善宪法实施制度、加强对宪法实施的监督提供准确和有效的分析数据。

  • 标签: 宪法实施 宪法评价 宪法时刻 宪法阻却 宪法解释
  • 简介:1案例简介案例1:潘某,男,46岁,1999年1月20日晚因说一句玩笑话,被人一拳击中口腔,致上颌1.1门脱落,伤者在现场找到一枚后,于当晚去某县医院口腔门诊进行再植术治疗,现在效果很好,仅左上1缺失.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案例2:张某,男,45岁,2002年5月30日凌晨因阻止他人行凶被对方用拳头打伤口腔.医院查体见:上唇高度肿胀,疼痛出血明显,口腔粘膜多处裂伤,上21.脱落于口腔中,上.1Ⅱ度松动,上21.1槽骨骨折.于局麻下行21.复位再植术,上3-3栓丝固定.12月15日复诊见:上右2再植失败,已脱落,上右1再植效果较好,仅Ⅰ度松动.法医鉴定为轻伤.

  • 标签: 牙损伤 法医学鉴定 案例分析 诊断
  • 简介:振想教授,1957年5月生于河北饶阳。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读书。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8年获法学博士、1990年至1991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法学院访问学者。

  • 标签: 周振想 中国 刑法学家 生平事迹 法律研究
  • 简介:葡萄民法自《塞亚布拉法典》伊始,就没有效仿法国法中将原因作为债的构成要素的做法.在法律行为的形成与合同成立的范畴方面,葡萄(澳门)民法可谓是最为彻底的反原因论立法例.“原因”存在的场合主要限于“无因得利”当中,因为无因得利中恰巧缺少对价和双务性.然而葡萄民法受到德国民法深刻影响,虽没有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原因”概念却仍出现在所谓“物权要因原则”当中.这实际上反映出葡国学者对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面貌的原因概念,讨论并不充分.况且,如果不采物权行为理论,那么对“要因”的讨论就是多余的.

  • 标签: 原因 反原因论 无因得利
  • 简介:读了贵刊1994年第1期曹云红所写的《一种应认定的自首形式》(下简称曹文)一文后,认为某的自首不能认定。理由是;一带路抓获不是送子归案曹文认为父带领公安人员到某的隐蔽住处,叫开门让公安人员将某抓获是送子归案,理由不足。所谓“送子归案”必须是经家长、亲友规劝陪同投案,也包括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分子家长后,或家长主动报案后,送去归案。这里的关键,是罪犯本人确实接受了家长的规劝,有悔罪表现,自觉自愿地跟随家长去投案,不带任何强制。曹文中的某既非其父规劝、陪同投案,也非接到通知后主动送去归案,而是公安人员追捕至其家中未获,父主动说明其子隐蔽住处,为公安人员带路将其子抓获,而某没有悔罪表现和投

  • 标签: 公安人员 立法目的 构成要件 安机关 法律制度 本质特征
  • 简介:碧初先生是中国现代油画的重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03年,碧初出生于福建平和霞寨一个名叫深渡的小山村。那里风景秀美,林中繁盛,大自然的美景不仅陶冶了童年碧初纯洁的心灵,也孕育了他对山川大地的热爱。碧初从小聪敏过人,深得父母之疼爱。父一生从农民到商人,因没有文化而受尽欺辱和苦楚,因此他对下一代的教育十分重视。

  • 标签: 精神融合 美术教育家 现代油画 开拓者 奠基人 大自然
  • 简介:宪法实施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其内容主要是宪法文本和宪法性法律在文义上的实现.宪法实施的机制包括“肯定性机制”与“否定性机制”,其指标体系涵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等公权力部门的具体履职行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行为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关键指标.从2013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情况来看,中国宪法的实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其实施机制依然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肯定性措施”.

  • 标签: 宪法实施 评估指标 实施机制 实施状况
  • 简介:明清市廛律例主要针对行而设。商纠纷是明清商业纠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类型及解决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国家对于商业社会控制的重要特征。明清人对国家赋予的公法职能的行使和滥用是引发诸多商纠纷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明清 商牙纠纷 社会控制 公法职能
  • 简介:台湾地区的冤案和疑案在岛内受到专业人士和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当地冤案、错案的形成具有证据运用不当、司法观念滞后等诸多原因.在冤狱救援方面,尽管存在再审、上诉和释宪等不同的法律途径,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在各方努力下,台湾地区在减少和纠正冤案、错案方面采取了立法主导下的诸多措施,具有-定的启示.

  • 标签: 台湾地区 冤案 疑案 救援
  • 简介:评估世界各国人权状况是国际人权保护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在评估理论的构建和方法上都有待进一步改进。在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出于建设性的目的,利用国际人权公约作为核心评价标准将有利于各国人权状况的改善。

  • 标签: 世界人权 人权报告 人权状况 评估方式 公民权利 《人类发展报告》
  • 简介: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对哪些犯罪负刑事责任已成为学界共识少、司法实践矛盾丛生的难题。宏观层面上有罪名论和罪行论的争议,微观层面上有具体罪名入罪和出罪的分歧。为求得共识按照立法根据分析、立法模式分析、共识与结论的递进提出新的解答思路。确定承担刑事责任范围的立法根据有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常见犯罪、能为这一年龄段的人认知。现行立法的模式是在综合各种因素后舍司法主导模式而取立法主导模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1997年《刑法》第17条第2款列举出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内涵,对应的既非是罪名,也不是泛泛的犯罪行为,它对应得是刑法分则具体条文所限定的犯罪行为。

  • 标签: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范围 分则条文限定的犯罪行为论 立法主导模式
  • 简介: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工商业繁荣昌盛,贯通海内,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是彼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伴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明清苏州工商业中介组织也应运而生,并经历了从行到公昕的制度转换,这种制度转换背后的实质性意涵,是公昕对行职能的承继与创新。行的行业准入职能具有强制性、模糊性和针对性,公昕的行业准入职能则具有自愿性、明确性和广泛性。行的市场规制功能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公昕的市场规制功能则以市场规则为导向。公昕还具有独特的生养死葬和供奉祭祀职能。从行到公昕的制度转换与职能演进,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明清时期工商业运行模式从自由散漫到政府管控再到行业自治的发展历程。这种由外而内的结构功能转变,正是明清时期工商业法制发展的有力见证,也为当代中国工商业的自治与规制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

  • 标签: 牙行 公所 中介组织 行业准入 市场规制 行业自律
  • 简介:葡萄毒品使用的去刑法化改革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其本源在于观念的变革,即由对毒品的“零容忍”趋向于注重政策实效性的务实主义的转变.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效仿.尽管葡萄模式的可持续性及可复制性仍有待于时间的进一步检验,但其观念更新基础上的多层级治理体系的建构,无疑为有效抑制日益泛滥的毒品消费提供了有价值的路径探索.

  • 标签: 葡萄牙 毒品治理 去刑法化
  • 简介:上海当前的刑事犯罪,是在上海特殊的上会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这种社会历史背景就是社会转型.上海现在推出的构建预防犯罪工作体系,是从源头上预防犯罪,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人性化管理的思路管理社会、预防犯罪;是从上海社会转型的背景出发,从思想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把握预防犯罪工作的立足点和突破点,促进上海的长治久安机制的发展和完善,提高城市法制化水平,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标签: 预防犯罪 城市法 刑事犯罪 社会转型 层面 社会历史背景
  • 简介: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无证搜查仅适用于"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一种情形,但这样的设计在实践中几乎没有适用的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立法应当作出调整,确立我国的附带搜查制度,确认该类型无证搜查的正当性。起赃是一种实质上的"同意搜查"。因此,从完善诉讼法的角度出发,我国应当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相关国家制度的基础上,增设同意搜查机制,从法律层面上认可起赃及类似行为的正当性,并加以规范。

  • 标签: 刑事搜查 收集证据 起赃
  • 简介:近年来,各类新型金融机构蓬勃发展,在为"三农"经济、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立足于闵行区新型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以此为起点,分析其运行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和刑事风险,并详细论证促进新型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的可行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新型金融机构 运行状况 刑事风险 征信系统
  • 简介: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宪法的实施和修改是促进我国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对宪法实施状况的进一步分析和评价方法科学化发展,实现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在宪法基础上实现明确性、准确性把握,推进我国法律体系的进一步科学化发展。

  • 标签: 宪法实施状况 评价方法 作用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