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就『两高三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李文胜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不仅对庭审提出要求,同时强调公检法三机关的办案活动都要围绕法庭审判进行,要求从刑事诉讼的源头,从侦查环节开始。

  • 标签: 公安机关 办案 公信力 诉讼制度改革 法庭审判 执法
  • 简介:《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不仅是一个文学形象,而且更是加缪对现代个体的自由本质及其多种可能性的理解和刻画。本文认为,一方面,默尔索荒诞的日常生活在身体层面以自然需要为主导,在精神层面以对社会习俗成规的思虑为主导,而最终在自我结构层面呈现为一种“点状自我”;另一方面,默尔索在审判和监禁中实现了从荒诞感到虚无再到超越虚无的提升,或者说从缺失自我的非道德状态到新道德状态的成长。本文结合加缪的荒诞哲学,从良知觉醒、向死而生和反抗的自由三个方面分析上述转变过程,探讨现代个体如何在荒诞处境中“跃身而出”,成就一种既保留自由又超越虚无主义的道德

  • 标签: 荒诞感 自然自由 荒诞意识 道德个体
  • 简介:对“见危不救”能否入刑问题的探讨,应打破学科部门的藩篱,由各学科知识共同组成的逻辑链条向下推演,模拟式地重走一条完整的有德入法的路径。为了直接指明道德入法(当然本文专指“见危不救”这一道德事项)的合正义性与可行性,与其在阐释法律与道德关系的纷繁复杂的理论与学说中无尽旋转,不如直接利用一根刻度清晰的“标尺”,经过测量,直观地看到这个道德事项与刑法的距离是否足以跨越。在测量出了一般法理意义上动机与刑法的距离后,可以看到“见危不救罪”入刑在刑法理论、犯罪学、法哲学与立法司法技术层面上引起的尴尬。在刑法领域,这样的尴尬分别体现在救助义务来源、犯罪法益这两个方面;在犯罪学领域,这种尴尬源自于“见危不救”本质上是贝卡利亚所说的“难以证明的犯罪”;在立法学领域,入刑在立法司法实务中存在着犯罪构成要素解释不明、犯罪主观心态难以证明与刑侦、诉讼难以为继的问题;在法哲学方面,入刑的非正义性集中反映在功利主义刑法对于消极自由的侵犯与“危害原则”的违反,从根本上否定了入刑的正义性。

  • 标签: 见危不救 愿望的道德 互惠原则 道德失调 功利主义 消极自由
  • 简介:自2011年出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迄今已经实施五年,相关经验需要总结。毋庸讳言,由于何谓卓越法律人才的表述缺少清晰化的标准,使得我国法学教育这一重要改革缺少清晰的目标,而缺乏清晰培养目标造成课程设置、授课方式以及课程评价都缺少明确的标准指引。这就导致了卓越法律人才计划难以实现最初设定的目标。本文反思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因人才培养标准阙如而导致的问题,对提升卓越法律人才计划提出了设想。

  • 标签: 卓越法律人才计划 法学教育 法学教育培养目标
  • 简介: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各级各部门重视实践,重视基层,注重从基层、从实践、从急难险重岗位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 标签: 培养选拔 年轻干部 选人用人 公信度
  • 简介:随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正式把国际化列入法学教育的主要战略之一,以职业主义为导向的国际法科人才培养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除了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构建法科院校国际化办学观测指标体系,中国法科院校的国际法科人才培养,还应特别关注国际化法科师资的建制化引进及合理使用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体制内外进行更具市场适应度的改革和探索,主要包括面向国内生源的法科院校阶段及毕业后的“两段式”进阶过程更为精细化的涉外法科人才培养,以及面向境外生源的涉外法科人才关键性的体制内改革、国家留学规划的功能清晰及落实、提供更为优质的留华法学学位及过程优化方案等。

  • 标签: 职业主义 法科院校 国际法科人才培养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一轮高校教育变革逐渐深入。与此同时,如何培养以卓越警务人才为代表的政法队伍的中坚力量,更是摆在公安高校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切实做好卓越警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信息化 卓越警务人才 培养模式
  • 简介:公诉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核心、标志性职能之一,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公诉人员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加强公诉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公诉人院,培养机制不可或缺。本文以T市H区人民检察院为样本,针对基层检察机关公诉队伍的特点,探讨基层检察机关公诉人员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总结出应采取内部机制、外部机制双重培养模式,以期更好的发挥公诉职能作用。

  • 标签: 以审判为中心 公诉人员 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