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岚皋中学党支部是“十佳党支部”。该校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高考人数大幅度上升,今年,上二本线的考生达345人,净增157人.陕西省二本录取率为29%,而该校达43.3%。该校之所以成绩斐然。是持之以恒抓党建教学的结果。第一、抓好制度建设,坚持完善学习制度。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和党员干部。

  • 标签: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建 教育 党员干部 2009年 制度建设
  • 简介:本是一桩非常简单的案件,却折腾出十几年的是非曲直。随着时间推移,简单的事情日益变得错综复杂,复杂得令人瞠目……

  • 标签: 教师 儿童 幼儿园 王远芬 法医鉴定 教棍
  • 简介:<正>为深入开展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治省的进程,繁荣法制新闻艺术摄影的创作,江苏省司法厅、江苏省摄影家协会和江苏维桑集团决定联合举办江苏省首届“维桑杯”法制新闻艺术摄影大奖。一、大赛作品要求作品应体现“依法治省”这一时代主题,力求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真实反映民主法制建设和全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所起的积极作用。写真的艺术手法,展示依法治省已深入人心,“法”已无处

  • 标签: 艺术摄影 法制新闻 大奖赛 依法治省 全民法 作品
  • 简介:明末,以利玛窦为代表的传教士掀起了西方基督在华传播的二次浪潮。而到了清朝,整个中国文化,或者说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儒学,已经在宇宙观、人生观、政治理论等方面形成了相当精致完备的一套哲学体系。

  • 标签: 中国文化 基督教 祭祀礼仪 冲突 清初 哲学体系
  • 简介:<正>在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的《公开信》发表18周年之际,建湖县千名独生子女举行了“只生一个好”的签名活动。建湖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向家长写了200多封“我不要小弟弟”、“我不要小妹妹”的信,这种由学生向家长、向社会的辐射,起到了很好宣传效果。如何在信息闭塞,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一直是普法工作者们反复研究的重要课题。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建湖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的同志发现,农民与

  • 标签: 一体化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建湖县 独生子女 三教 依法治县
  • 简介:5月14日至15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省法学会、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2016年“名仕杯”福建省高校模拟法庭辩论在福建师范大学模拟法庭举行。来自全省10余所高校的16支法学专业代表队展开激烈的“法庭辩论”。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及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分获冠、亚、季军。

  • 标签: 模拟法庭 辩论赛 福建省 高校 福建师范大学 省教育厅
  • 简介:司法建议是中国大陆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制度,有着传统法律文化和当代意识形态的基础。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司法建议发挥了特殊的政治、法律、社会功能:一方面补充了司法裁判的局限和不足,另一方面参与了社会治理和法治启蒙。经由合理的设计,司法建议可以在中国社会法治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司法建议 政法体制 能动司法 社会效果
  • 简介:德治警是以德治国重要内容的具体体现,在贯彻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德治国战略思想时,公安机关必须强调依法治警和德治警。德治警是落实“三个代表”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不断开拓公安工作新局面的需要。实施“德治警”必须做到:深刻理解德育警、德强警的内涵;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必须与依法治警紧密结合;必须和体制建设相联系。

  • 标签: 德育 以德治警 队伍建设
  • 简介:德治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绩与问题并存,成绩大于问题的形势下提出的;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是政治道德建设,是实施“德治国”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中,既要反对“法律万能论”和“法律无用论”,也要反对“道德万能论”、“道德无用论”,更要反对“人治”。

  • 标签: 德治 法治 理解
  • 简介:以法为业之人若无自由与独立,则该国法的精神必将不停地遭受到各种丑恶行为与权势的腐蚀与蹂躏,法律职业人的“大学之道”就是以仁养心,义制事,善法匡天下。法律人力量的真正强大是将其心志置身于社会的土壤,心怀天下贵其身。法载道必仁义为己任。法律职业是异化性与自主选择性双重属性的统一。

  • 标签: 法律职业人 独立精神 以仁养心 以义制事 善法
  • 简介:20世纪下半叶,当欧洲逐渐成为"后基督地区"时,美国教会却在世俗化浪潮冲击下保持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原因与1950年代和1970年代新福音派发起的基督复兴运动有关。本文指出,复兴运动导致了新教伦理在美国的不断重建,成为其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证;有助于美国福利事业的民间化;对美国政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 标签: 福音派 美国 基督教 复兴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推进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目前,“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此项改革旨在促使刑事诉讼审判为中心,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审判为中心”的内涵外延、改革路径,“审判为中心”与“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庭审实质化、庭前会议制度、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的关系,还未形成定论,理论界和实务界仍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此背景下,本刊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审判中心研究”创新团队组织本次笔谈,就“审判为中心”的概念解读与蓝图勾勒、庭前会议制度的合理定位与程序改造、庭审实质化的证据规则完善、庭审实质化的检察进路、“审判为中心”的理论阐释与路径选择、认罪认罚从宽程序的体系完善与结构优化等问题,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等角度展开讨论,以期为此项改革提供智识支撑。本期先刊出三篇文章,另三篇文章下期继续刊出。

  • 标签: 法治国家 制度改革 被追诉人 实质化 审判阶段 非法证据排除
  • 简介:股份清偿债务[1]是重整计划中的重要偿债方式,但我国破产法缺乏关于股份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在司法实践中,股份清偿债务往往存在股份定价方式简单、定价不公允、定价程序不透明、商誉泡沫严重、未考虑非控股权折价和流动性不足折价以及债务人重整后业绩太差等问题,债权人的权益容易在重整程序中受到二次伤害。股份清偿债务既涉及法律,更涉及投资,在本质上与重大资产重组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借鉴重大资产重组有关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做法。管理人应当委托评估机构对债务人股东权益价值进行评估,重整计划必须详尽披露股份定价依据,而不能仅仅依靠债务人清偿能力评估报告。属于重大重整计划的,必须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对股份定价的公允性发表意见。如果股份定价采用未来收益法而不是资产基础法,重组方或债务人大股东应当作出业绩承诺,债权人获得的股份的权利性质可以有别于债务人原股东保留和重组方获得的股份。此外,有财产担保债权组没有通过股份清偿债务的重整计划的,人民法院不得强制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而侵害有财产担保债权人的别除权。

  • 标签: 重整程序 以股份清偿债务 重大资产重组 权益保护
  • 简介:2009年以来,吴起县白豹镇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和全省教育优先发展现场会为目标,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高标准改善了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硬件设施,赢得了全省优先发展现场会观摩团各位领导的高度赞扬和一致好评。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工作,新建科普试验示范基地2个,培训各类科技示范户240多人次,新招收农函大学员100名。

  • 标签: 教育优先发展 吴起县 科学发展 经济发展 平安 纪实
  • 简介:<正>1999年初秋的一个清晨,身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从上海东北侧一个居民新村的一幢居民楼上抬下一个口吐白沫、已经不省人事的少女……一这个少女,名叫张远茵,为了挽救屡教不改一再做贼的母亲,她决心死谏劝,毅然吞下了大剂量安眠药物。张远茵的母亲谭湘萍,做贼的历史,比她的工龄还长。她第一次犯盗窃罪,是在1974年。当时,学校组织学生去一家工厂学工。一天下班

  • 标签: 班主任 日本 居民新村 保卫干部 汽车驾驶 兔子不吃窝边草
  • 简介:任何一个国家法律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商法都应该选定一个逻辑起点,如以商人、商行为或者企业为逻辑起点。基于我国商法的发展历史、商法本土化理论,通过对德国商法和法国商法所设定的逻辑起点的探讨,我国若制订《商事通则》,应选择“商人”为逻辑起点,以此来构建我国的商法体系。

  • 标签: 商人 商行为 商事通则 商法本土化
  • 简介:一、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下称“《民法通则》”)第100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在肖像权侵权案件中,困扰双方及法官的问题不是过错、损害和因果关系问题,而是侵害肖像权的加害行为如何认定的问题根据对《民法通则》第100条进行文义解释,在认定肖像权侵权责任的加害行为之违法性判断上,有一个特殊的标准——加害人须营利为目的。

  • 标签: 侵权案件 肖像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实证研究 责任认定 营利
  • 简介:<正>“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这是中国古代儒家“德法兼用”、“德主法(刑)辅”思想的简明概括。现在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同时,又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这固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不妨借鉴先秦儒家“德治”的某些合理因素。其中一个重要思想是:德治的主要锋芒,是要求执政者“为政

  • 标签: 制约国家权力 道德约束 道德自律 权力腐败 社会权力 强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