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北洋法政学堂是袁世凯在天津创办的最后一所学堂,也是中国第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政法院校。它规模宏大,专业齐全,办学形式多样。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是该校专门部首届毕业生。搜集先贤史绩,弘扬烈士点滴,是晚生校友的光荣职责。2011年是该校创办105周年,笔者特撰此文,以为纪念。

  • 标签: 北洋法政学堂 创办 李大钊 历史考辨
  • 简介:对李大钊在北洋法政学堂的校友际青、子默、守恒、去闇等,有关论著往往语焉不详,甚至介绍有误。根据近年发现的《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同学录》和有关史料,际青本名刘瑞芝,今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镇木瓜口附近的刘庄人,约生于1885年,与李大钊同为"专门豫科英文班"和本科"政治经济科"的学生。子默即郭须静(1890—1934),1907年秋先入"专门豫科法文班",1913年6月与李大钊一起毕业于本科"政治经济科"。守恒即张永德,北洋法政学堂第一届"别科"生,1909年春入学,1912年7月毕业。去闇即张一诚,北洋法政学堂法律本科学生,1910年——1913年6月在学。

  • 标签: 李大钊 北洋法政学堂 际青 子默 守恒 去闇
  • 简介:一、法政兴学之背景清末民初是一个巨变的时代。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从被迫开放到实务兴国,从"师夷长技以自强"到"苞中外而计其全",一系列与中国传统社会相异的元素渐渐传入并渗透。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清廷实施新政,废除科举制,推广新学堂,派遣留学生。从被动到主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自此发生巨大变革,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融合。自从被迫打开国门,法律成为外交的必然要素与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学教育的发展也加快了进程。

  • 标签: 法学教育 清末民初 学堂 中国传统社会 中西方文化 辛丑条约
  • 简介:《李大钊与北洋法政学堂》一书以李大钊在津求学及社会活动为中心,对李大钊法治和社会思想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和法制现代化理论,对于增强公众宪法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以及研究中共早期成立史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均有一定启发意义。

  • 标签: 李大钊 北洋法政学堂 史料考证
  • 简介:北洋法政专门学堂是中国第一批官办法律新式学堂之一,在当时有西式办学环境、严谨的学术氛围,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中颇有影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走上追求进步、向往革命、为民奋斗的道路与其早年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求学经历密不可分,文章从这一角度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了详尽论述,认为李大钊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学习的六年,是他爱国觉悟和政治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也为其日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是李大钊思想成熟的转折点,为其人生轨迹的走向打下了坐标。

  • 标签: 李大钊 北洋法政专门学堂 思想
  • 简介:法律教育在清末教育改革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传统的科举制度指引下的教育向近代西式的学校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都呈现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法律教育也呈现了这一探索和完善的特征。

  • 标签: 法律教育 近代 章程 学堂 科举制度 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