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法国在16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出版的大多数关于政治的书籍都是些辩论性的小册子,既没有独立性,也没有哲学上的原创性。然而,让·博(JeanBodin)于1576年出版的《国家论六卷》(Sixlivresdelarepublique)却是一部影响力较为久远的论著。这部论著也是在内战中应运而生的,因而其公开宣称的目的便是强化国王的地位。但是,博的思想却遭到了宗教派别的异乎寻常的冷落;再者,他还努力建构一个有关政治思想的哲学体系;因此,不论他的思想有多么混乱,他的这一努力都至少使得人们无法把他的论著归人那些辩论性的文献之中。

  • 标签: 主权 哲学体系 政治思想 16世纪 宗教派别 原创性
  • 简介:国家治理模式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中世纪式的被动的、运用司法权展开的治理开始转变为以立法权和执行权(或日行政权)为核心的更为积极主动的治理。其中,一方面国王垄断了立法权,并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王国内惟一的立法者,国王借助于立法者的身份通过统一的立法整合国家,并进而借助于统一的立法推进社会变革,立法权成为国家权力的核心,立法权的运用成为国家治理的起点;

  • 标签: 立法权 主权理论 国家治理模式 意义 论证 积极主动
  • 简介:当代宪法政治的理论来自于意志决断和理性论证的混合,前者通过政治过程来实施宪法载明的公意,后者通过宪法解释和审查来约束民主过程,二者构成宪法政治的正反律。这一理论逻辑的概念原点是权力和法的关系,它经过博的理论概括而得以现代化。通过将主权界定为立法的绝对权力,博确立了作为决断的主权的基本含义,通过分离和重组中世纪约束王权的习惯法,博确立了主权和法的新边界。加冕誓词、等级议会和高等法院等封建法内容,被重新命名为王国法,并因为其不符合绝对主权的逻辑而被否定,而有关王位继承的萨利克法和公地不能分割两项要求,被单独命名为根本法,合同、财产和征税问题被放在万民法、自然法和神法等高级法的范畴之中,构成主权权力无法逾越的界限。当代宪法政治正是这一概念体系在成文宪法语境之中的翻版。

  • 标签: 博丹 主权 根本法 萨利克法 自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