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诉讼第人制度与第人撤销之诉原告存在对接上难题,需要进行目的性扩张解释;诉讼第人标准不一、适用混乱尴尬状况给第人撤销之诉制度原告的确定造成了困难。结合"诉利益"采取逆推逻辑,有助于第人撤销之诉适格原告认定。台湾地区对第人撤销之诉制度立法和研究均较早,可以提供有益比照和参考。

  • 标签: 诉讼第三人 第三人撤销之诉 诉的利益 虚假诉讼 程序权保障
  • 简介:人与债权人签订书面协议,约定由第人偿还债务人所欠债务,该协议体现了各方当事人合意,符合合同成立形式要件及实质要件,应为有效。从法律评价上看,第人加入债务属于合同变更中合同主体变更,向将来发生效力,第人需与原债务人一起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主债务人经生效刑事判决责令退赔后,债权人就未清偿债务起诉自愿加入债务人时,从诉讼主体、诉讼标的、诉讼请求与理由方面综合分析,该诉讼不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刑事判决责令退赔不能成为第人对债权人有效抗辩理由。同时,第人加入债务后应与主债务人一起承担责任,双方中任何一人履行行为均构成债消灭事由,债权人就同一笔债务无权重复受领。

  • 标签: 债的加入 刑事退赔 一事不再理
  • 简介:为全面落实党十八大对人大工作新要求,全面提高基层人大工作实效,陕西省镇坪县人大通过五年大胆探索,创新构建人大绩效监督体系,实施绩效监督,使人大工作实效显著提高。问题导向近年来,县级人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但在实践中人大自身仍然存在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现象,存在程序性监督多、实质性监督少,'弹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数量型监督多、质量型监督少'少'问题;'一府两院'仍然存在被动接受

  • 标签: 基层人大 绩效标准 县级人大 一府两院 镇坪 问题导向
  •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为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确定了明确路线图和施工图。法治政府建设属全党全社会重任、需坚持开放式结构、具有可测评性是其重要思想根基,为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提供了观念保障;行政疆域廓清、合法最佳统合、内外结合监控是其重要制度根基,为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提供了结构保障;党政主要负责人同责、年度报告发布、示范创建活动是其重要组织根基,为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提供了行动保障。只有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法治政府梦才能得以实现。

  • 标签: 法治政府 思想根基 制度根基 组织根基
  • 简介:“有独立请求权”在本质上是一种独立诉讼标的,表现为第人于诉讼中所提出各种具体诉讼请求,而这些诉讼请求得以成立基础便是民事实体权利。仅就“有独立请求权”这一概念而言,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民事实体权利,且只限于实体上救济性权利,而不可能是所有的实体权利。新民事诉讼法赋予了第人撤销他人间生效裁判文书或调解书权利,为了构建一套贯穿于“诉前一诉中一诉后”完整权利救济体系,我国民事诉讼法应当将防止诈害作为“有独立请求权”根据。

  • 标签: 有独立请求权 案外第三人 请求权 形成权 抗辩权
  • 简介:基于互联网提供劳务是否应认定为劳动关系,司法实践中存有分歧。作为此类争议典型代表,美国联邦地区法院判决Uber公司与司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但是其所依据Borello测试体系并不代表美国法判断劳动关系标准。成文法国家提炼"从属性"概念并构建相应审查标准,且通过司法经验已形成裁判要点。在我国现行制度框架下,不应当认定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属于劳动关系。面对互联网发展,劳动法适用范围需作动态调整,同时应避免劳动关系泛化。

  • 标签: 网约租车 劳动关系 从属性 Uber案
  • 简介:大数据应用在案件侦破、社区治安、公共服务、交通监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利用空间,从而帮助警务人员及时有效地预测险情,通过建立预测分析模型等方法,及时发现公共安全隐患,实现精准打击。但是,大数据应用不可避免地会引发信息安全、数据权利、知识产权、司法管辖等新法律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大数据系统,实现警务工作向更高端数据化转型,必须从技术、标准、法律、管理等多角度,依据国家法律与政策,结合公安工作实际,认清并解决大数据在实际应用相关问题,以消除我国公安大数据在应用方面的障碍。

  • 标签: 大数据 公安工作 应用 问题
  • 简介:刑法实践以犯罪为核心而展开,犯罪是引发共同体道德评价并受国家刑罚回应行为,因此需要对犯罪价值本质和为什么国家要以刑罚加以回应证成难题作出解释。从自然法视角看,法律道德基础在于共同善。法律通过设置一个制度性框架让社会成员可以追求和实现共同善,而刑法是以强制方式保护社会成员共同善实践机制特殊规范。刑法通过将某些行为规定为犯罪,反映了这些行为对共同善不尊重。共同善本质决定了国家将犯罪者驱离共同善之外是内在回应性,这支持了刑罚报应主义合理性,也能回应报应主义所面对诸多传统挑战。

  • 标签: 自然法 共同善 犯罪 刑罚 报应主义
  • 简介:行为人以不作为参与他人法益侵害行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若能成立共同犯罪,是成立不作为共同正犯还是不作为帮助犯,均存在争议。相对而言,重要作用理论和因果过程支配理论具有妥当性。关于行为人以不作为参与他人作为犯性质,主要涉及在什么范围内承认犯罪阻止义务,以及在负有犯罪阻止义务者能够履行义务而不履行时,是成立共同正犯、同时正犯还是帮助犯。应当认为,在不作为者与作为者存在共谋场合,可以成立共同正犯;不存在共谋,如果否认义务犯理论,应当根据是否存在事实支配关系或者行为人对法益侵害结果发生作用力大小,分别成立不作为共同正犯和帮助犯。在行为人以不作为参与他人不作为犯场合,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成立不作为共同正犯或者同时正犯。

  • 标签: 不作为 参与 法益侵害 不作为的共同正犯 不作为的帮助犯
  • 简介:二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及案外人)于诉讼外所达成"和解协议",应定性为所谓"和解契约",并适用《合同法》总则规定。达成和解协议同时又撤回上诉,原告既可按一审判决申请强制执行,也可选择另行起诉,要求对方按和解协议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债权与债务同归于一人,构成"混同",债归于消灭。就合伙债务,各合伙人均为连带债务人,当连带债务人中一人,因混同而使其他债务人同免其责任,可请求其他债务人各自偿还其本应分担之部分。

  • 标签: 和解 混同 合伙债务
  • 简介:由政府组织大规模民商事习惯调查,起源于清末修律期间,这一过程由于清廷覆亡而中断。辛亥革命后,经过一系列政治纷争,大局初定,法律编订工作进入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议事日程,出于审判机关司法实践需要,从1918年年初开始,新一轮大规模民商事习惯调查兴起,同样是由于社会纷扰和政局动荡,这次调查依然是无果而终。

  • 标签: 民间规范 民事习惯 《中华民国民法》 北洋政府时期 式微 勃兴
  • 简介:论文开放存储所面临核心法律问题在于,作者或他人是否具有将论文存档传播权利基础。针对该问题,美国《Sabo法案》以及美国NIH、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存储政策及其实施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应对努力。分析这些典型或较具影响力法案与政策实施,可以窥视论文开放存储推行中核心法律问题产生根源、涉及利益关系以及解决可能与方向,并对我国机构开放存储政策发布与实施提供有益经验启示。

  • 标签: 美国 开放存储 经验启示
  • 简介:印度自贸区战略起步较晚但成效显著,目前其自由贸易协定数量居亚洲地区第二,且深受“东向”政策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自贸区战略。分析印度自贸区战略发展历程与特点,梳理印度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及签署进展,简要研究其代表性协定特色条款和市场开放程度。最后,基于对印度自由贸易协定深入研究和经验总结,以期为推进中国自贸区战略给予启示。

  • 标签: 印度 自贸区战略 自由贸易协定 启示
  • 简介:2015年《行政诉讼法》迎来了立法近三十年来第一次修订。围绕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两审程序、与复议衔接、救济方式及应否设立行政法院等诸多问题,学界与实务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立法寄予厚望。立法机关吸收了部分提议,着力于解决"立案难,受理难,判决难"等突出问题,尤其在立案程序等问题上做出了较大幅度修订。此外,在探索异地管辖、跨区域法院等专门法院问题上也预留了空间。新法实施一年以来,案件受理量大幅增长。但囿于诸多因素局限,修法仍保守,在诸多问题上并未清晰彻底做出回应。本期所组四篇稿件,所涉及多是这类悬而未决的话题:关于原告资格规定,何为"利害关系"及其构成要素亟待进一步探讨;在临时救济机制上,"先予执行"机制仍有待完善;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作为平行两种救济制度,其制度设计区分度与衔接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明晰化;而复议机关作为共同被告新规定,是否经得起理论上拷问以及为实践所接纳,仍有待于验证。修法一年以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行政诉讼制度在整体上向好发展,但深究之下仍留下了不少遗憾。制度变迁与新法实施经验,必然会引发对基本理论展开新探讨,而对域外制度研究则提供了一个不同观察视角。

  • 标签: 裁判所 行政法院 原告资格 立案程序 司法性 行政复议
  • 简介:法律家长主义是支持国家对自我损害行为进行干预或惩罚政治道德原则。在我国学界关于代孕、器官买卖和自杀等社会议题争论中,法律家长主义正当性成为争论核心。中立自由主义者从价值中立自治观出发来反对法律家长主义,并不具有说服力。自治必须放置在共同善语境下才能展现出其道德意义,这为法律家长主义正当性提供了道德依据。法律家长主义能够在法律教义学中得到妥善地安置。在刑法实践中,经由辩护梯度上升,法律家长主义为被害人同意和自我损害行为犯罪化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刑事立法中一些难题。

  • 标签: 法律家长主义 被害人同意 自我损害行为 犯罪化
  • 简介:美国宪法内涵了基本权利体系演化巨大潜力,通过以权利为中心宪法技术发展,实现了普通法原则与革命原则有机结合,从而使美国达到了国家能力建设历史高度。新自由主义和身份/承认政治特殊联姻,对战后美国“新政”宪法秩序形成了巨大冲击。当代美国宪法不仅面临来自内部矛盾撕裂,其传统依托“威斯特伐利亚”宪法框架也在全球化潮流中遭遇冲击。全球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结构变迁,预示着美国宪法模式全球化内在危机。在私法化、全球化与治理化趋势多重挑战下,美国宪法已经陷入去政治化和泛政治化双重困境之中。美国宪法的当代困境具有普遍代表性,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18世纪宪法革命遗产,从中寻找新历史进步动力。

  • 标签: 社会系统论 宪法私法化 去政治化 新自由主义 美国宪法
  • 简介:《刑法修正案(九)》第4条增加《刑法》第69条第2款,对拘役与有期徒刑并罚采取了吸收原则,对管制与有期徒刑、拘役并罚实行了并科原则。拘役虽然重于管制,但并罚时却轻于管制,这样规定使拘役与管制选择对被告人产生重大影响。法官在对数罪分别定罪量刑时,不得考虑并罚结局,而是应当以刑罚正当化根据为指导,基于案件事实、依照刑法规定、按照量刑规则,独立地对被告人所犯之数罪分别定罪量刑,然后再根据刑法规定实行并罚。《刑法》第69条第2款规定,还使数罪并罚、刑期折抵、累犯、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和假释适用产生诸多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

  • 标签: 数罪并罚 有期徒刑 拘役 管制 新问题
  • 简介:胡适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聚光灯式的人物。胡适对先秦法家理解,既是其思想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重新认识中国法治与中国法家一个切入点。胡适以西方学术视野理解法家,以“讲法治书”与“法理学家”定性法家。胡适对法家之名质疑,对法家身份认定,对法家人物辨析,对法家哲学分述,对法治逻辑梳理,对“韩非学”概括与归纳,都具有思想史意义。胡适关于法家著述主要集中在1917年前后。在一百年后今日回望胡适描绘法家思想肖像,不仅有助于接续先哲学思,而且可以为法家学说与法治理论再研究确立一个不容忽视思想参照。

  • 标签: 胡适 法家 法治 法理学 韩非
  • 简介:家事事件与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在审判理念、程序上有很多特殊规则,而这些特殊规则才是家事理论研究着眼点与家事审判改革着力点。家事审判中特殊规则主要包括方面的内容:强制调解规则、以子女最佳利益为核心全面解决主义以及家事审判机构、审判人员专门化发展方向。目前,我们首要任务应当是针对家事审判中新变化与新问题,分析和提炼家事审判中新理论与新规则,从而为我国家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探索提供更多理论基础、域外经验与程序保障。

  • 标签: 家事审判改革 强制调解 子女最佳利益 全面解决 家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