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诉讼监督价值目标在于通过个案维护司法公正和权威、促使行政权和审判权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以及保障国家法律正确实施,其结构特征为"点线面结合、三位体"。诉讼监督价值目标的实现应当遵循监督合法性、措施完备性与功能协调性。

  • 标签: 法律监督 关系范畴 价值追求 权力监督
  • 简介:人们对某历史现象或历史范畴进行研究和探索,经常要作件事情就是对这范畴或现象追本溯源,进行历史考察。列宁也曾经说过,“最可靠、最必需、重最要就是不要忘记基本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

  • 标签: 逮捕制度 刑事强制措施 现代意义 资产阶级 封建社会 奴隶制国家
  • 简介:司法权威在现代法治建设中作为种事实和观念形态,其本身具有价值属性,且这种价值属于种人本价值。在司法权威价值谱系中,正义、秩序、人权成为统领司法权威价值三大支柱。为有效地建构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最大化需求现代司法权威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于司法权威历史和逻辑定位。

  • 标签: 司法权威 价值 司法权威价值
  • 简介:"赔命价"习惯法是藏族习惯法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在藏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等刑事案件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赔命价"习惯法遭到了学界和实务界前所未有的批判与否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赔命价"习惯法与刑事制定法在基本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然而,用发展眼光来看,"赔命价"习惯法在强调限制死刑适用、刑事和解积极意义以及赔偿刑事被害人等方面,与刑事法治具有契合之处。因而,方面,应当认清"赔命价"习惯法与国家刑事制定法冲突真正原因,另方面,应当通过刑事和解制度来实现刑事制定法对"赔命价"习惯法规范化诱导。

  • 标签: “赔命价”习惯法 刑事制定法 刑事法治
  • 简介:被告人李向阳,男,20岁,汉族,农民。被告人张生欢,男,19岁,汉族,农民。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向阳、张生欢犯盗窃罪,向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西湖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2001年9月1日,被告人李向阳、张生欢至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三潭印月岛,在岛内潜伏至深夜,然后采用绳子系住吸铁石吸取硬币手段,捞取平时由游客抛入西湖中硬币共计人民币1276.50元。后两被告人在现场附近藏匿休息时被管理人员发现并扭送公安机关,款被全部追回。

  • 标签: 游客 抛弃行为 法律性质 盗窃罪 犯罪认定
  • 简介:本文以浙江腐败“名托”赵某被判刑作为引子,研究介绍贿赂罪与行贿、受贿共犯界限问题。通过论证,笔者认为介绍贿赂行为是种行贿、受贿帮助行为。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将两者进行区分。

  • 标签: 受贿 介绍贿赂罪 判刑 共犯 行贿 腐败
  • 简介:<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个非常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法学工作者共同任务,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政治局面,忠实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

  • 标签: 检察理论 理论研究所 检察机关 规划 检察制度 理论问题
  • 简介:近年来,汝州市检察院致力于打造独特汝检文化,使检察文化在打造“高素质队伍、规范化业务、高效率事务”工作中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原动力作用。通过系列文化育检、文化兴检、文化强检举措,汝州检察工作结出了令人瞩目的累累硕果。

  • 标签: 检察文化 河南 潜移默化 动力作用 检察工作 检察院
  • 简介:<正>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具体运用法律问题所作解释。在我国,司法解释权分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补充了我国现行法律条文比较原则情况,适应了司法机关具体运用法律需要,保证了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处理执法活动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并为立法积累了经验和素材。

  • 标签: 司法解释权 最高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具体运用 高级人民法院
  • 简介:和谐社会是个大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社会运行系统。检察文化作为检察机关特定种新管理思想和形式,将会极大促进检察理论步丰富,促进检察事业全面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法律支撑。

  • 标签: 和谐社会 检察文化
  • 简介:刑罚无疑具有预防犯罪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犯罪人作案前对刑罚风险主观估计,而犯罪人自身对刑罚认知上偏差,会影响刑罚预防价值发挥。传统上,青少年犯罪常被认为是种“不计后果”犯罪,其实犯罪青少年对刑罚风险感知、判断并不弱于其他犯罪人,刑罚对青少年犯罪仍有重要预防作用,只不过其作用大小因犯罪青少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有所差异。另外,些相关因素,也造成了刑罚对部分犯罪青少年预防作用“缺失”。

  • 标签: 青少年犯罪 刑罚 犯罪预防
  • 简介:、引言:获知真实重要性在任何情形下,发现真实都是项艰巨任务,但在犯罪与惩罚语境下,发现真实几乎是不可能。即使我们假设客观"真实(reality)"存在,并且人们般能够以某些适当方式认定和描述它,以便我们能够合理地区分真实和虚假,几乎没有项制度安排在呈现"真实"上比刑事诉讼有更小可能。原因显而易见:

  • 标签: 刑事诉讼 德国 制度安排 犯罪
  • 简介:现行刑事诉讼架构中广泛存在与纠纷解决相关制度与实践对传统刑事诉讼双重目的论构成了挑战。回应挑战途径是将纠纷解决提升为刑事诉讼目的。纠纷解决作为刑事诉讼目的理论基础存在于现行刑事诉讼中“加害人/被害人”结构性主线和纠纷解决作为刑事诉讼目的对所有刑事诉讼利益相关者处境改善之中。在刑事诉讼目的体系中,纠纷解决应当通过正当程序予以实现,并原则上以查明事实真相为基础。

  • 标签: 刑事诉讼目的 纠纷解决 被害人/加害人关系 正当程序 查明事实真相
  • 简介:犯罪主观要件证明,作为个程序法与实体法交错问题,长久以来被学界忽视。犯罪主观要件证明虽然很多可以借助推理、推论来完成,但在些疑难案件中控方却很难完成,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推定。推定通过直接认定事实,可以节省证明成本,并减轻控方证明责任。刑事实体法上对于犯罪主观要件规定,应当考虑到证明难度设立些必要推定,同时规定些要求被告人承担部分证明责任情形,以利于程序法上公平而合理地完成证明任务。

  • 标签: 犯罪主观要件 证明 推理 推论 推定 证明责任
  • 简介: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销赃犯罪在刑法上属于种轻罪,最高刑期只有三年,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种常见罪,往往不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笔者最近对本区十年间这类犯罪处罚情况进行了次专门调查,发现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没有个"数额较大"参照标准,使司法机关在罪与非罪、量刑尺度把握上非常困难,以致出现时轻时重、轻重倒置判决,甚至导致对这类犯罪放纵.

  • 标签: 应该数额较大 数额较大标准 犯罪应该
  • 简介:合议庭应在控、辩双方举证、质证后,对证据是否采信有明确意思表示刑事诉讼证据,存在着两种形态,是收集保全以后未经审断原始状态,般称之为证据材料,另种则是通过法定程序确定下来定案根据。任何种类证据都须经过法律程序予以确定后方...

  • 标签: 若干问题 刑事诉讼法 证据材料 刑事诉讼制度 证据采信 合议庭
  • 简介:试论对刑事再审中种特殊情况处理杨建民在检察机关按审判监督程序抗诉引起刑事再审实践中,有种特殊情况,即:由基层人民检察院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审判处了有期徒刑案件,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或抗诉。判决生效后,上级人民检察院发现该判决确有错...

  • 标签: 特殊情况 刑事再审 判处无期徒刑 审判监督程序 刑事诉讼法 被告人
  • 简介:积极般预防理论着力法律忠诚意识培养,强调规范有效性的确证,申彰秩序信赖稳定预期,致力社会同维系,力图通过刑法规范明文宣示和刑罚适用惩罚教育,导引守法善行,贬抑违规恶径,实现规范认同。然而,积极般预防以刑罚强制惩戒作为教育公众遵循刑法,学习守法善行手段,又不可能彻底撇离威慑,陷入威慑与认同正当性纷扰之中;积极般预防以法忠诚意识训练为内容,而未能触及规范本身善恶性质甄别,陷入忠诚恶法正当性危机;积极般预防凸显刑罚惩戒对公众规范意识唤醒,抨击威慑刑对人工具利用,无从实质改变积极般预防将人作为预防公众犯罪工具性效用,陷入工具正当性困境之中。因此,刑法知识转型需要对积极般预防理论保持应有的警醒与反思。

  • 标签: 积极一般预防 刑罚正当性 理论构造 规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