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质化纤维组织细胞瘤(LF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及2022年4月诊治的2例LFH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均因右下肢肿物就诊。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组织样细胞,分散或呈巢团状、部分区席纹状排列,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罕见。间质可见显著不规则嗜伊红、玻璃样变胶原样物增生,呈骨基质样或网格状包绕肿瘤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CD68和CD10阳性,SMA少量阳性,CD34阳性,Ki-67阳性指数2%,S100、HMB45、STAT6、AE1/AE3均阴性,综合诊断为LFH。2例患者肿块均经手术完整切除,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LFH是罕见皮肤肿瘤,尤其发生于踝部的肿块出现泡沫状组织细胞及间质玻璃样变胶原物质时,需考虑LFH,肿瘤细胞CD68及CD10阳性有诊断价值。LFH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肿瘤,纤维组织 脂质化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在无菌检查常规冲洗液(0.1%蛋白胨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消除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抑菌性。通过微生物回收试验对不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进行毒性确认,并使用2种疫苗样品筛选硫代硫酸钠冲洗液最适浓度,最后通过无菌检查薄膜过滤法适用性实验确认最适浓度的有效性。结果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在0.05~0.80 mol/L范围内对所测试微生物无毒性,0.10 mol/L的硫代硫酸钠冲洗液可作为含汞化物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用冲洗液。硫代硫酸钠的引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冲洗液用量,缩短检查时间。结论通过在常规冲洗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成功改良了含汞化物生物制品的无菌检查方法。

  • 标签: 硫代硫酸钠 无菌检查 冲洗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淫羊藿不同炮制品的细胞毒性,以及其毒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比色法考察淫羊藿不同炮制品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毒效数据谱效关系,确定其毒性成分及炮制方法。结果淫羊藿不同炮制品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依次为醋炙>羊脂油炙>生品>单炒>盐炙>酒炙,12个特征色谱峰中3号峰(木兰花碱,关联度为0.870)和6号峰(朝藿定C,关联度为0.851)与毒性参考值关联度较高。结论醋炙、羊脂油炙均具有减毒作用,木兰花碱、朝藿定C可能是淫羊藿的主要毒性成分,本研究可为淫羊藿炮制减毒的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 标签: 淫羊藿 炮制(中药) 毒性作用 灰色关联度分析 谱效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肾功能、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抗病毒指标及对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platelet ratio index,APRI)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唐山市传染病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抗病毒指标及对APRI的变化。计量资料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肝硬化病程、肝功能Child分级、治疗前各项指标基数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门静脉内径(diameter of portal vein,Dpv)、脾静脉内径(diameter of splenic vein,Dsv)、内皮素1、一氧化氮、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A)、APRI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ALT(51.60±15.97)U/L、AST(62.65±26.28)U/L、尿素氮(10.25±1.65)mmol/L、肌酐(78.54±14.09)μmol/L、Dpv(10.20±1.10)mm、Dsv(8.08±0.68)mm、内皮素1(31.93±6.35)ng/L、一氧化氮(41.38±8.06)μg/L、GLA(69.54±12.14)mg/L、APRI 3.14±1.35明显低于对照组[(97.49±30.87)U/L、(96.03±25.63)U/L、(17.49±2.55)mmol/L、(116.43±22.77)μmol/L、(13.42±1.26)mm、(10.44±0.83)mm、(44.34±11.88)ng/L、(63.47±15.50)μg/L、(107.11±25.29)mg/L、5.91±1.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3、7.87、20.64、12.26、16.62、18.99、7.98、10.96、11.60、10.23,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门静脉血流速度(portal vein velocity,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splenic vein blood flow,Vsv)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对照组治疗前后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613);组间比较,观察组白蛋白(39.42±7.35)/L、Vpv(25.72±4.06)cm/s、Vsv(24.22±6.15)cm/s明显高于对照组[(34.66±7.95)g/L、(19.38±3.46)cm/s、(19.54±5.88)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1、10.28、4.7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72/75)与86.67%(65/75),χ2=4.13,P=0.042]、HBV DNA转阴率[76.00%(57/75)与58.67%(44/75),χ2=5.12,P=0.024]、HBeAg转阴率[50.67%(38/75)与30.67%(23/75),χ2=6.22,P=0.013]、HBeAg/HBeAb血清转换[28.00%(21/75)与13.33%(10/75),χ2=4.92,P=0.027]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转阴率[8.00%(6/75)与5.33%(4/75),χ2=0.43,P=0.513]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联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改善肝肾功能、肝纤维化和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增加血管活性功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载量、HBV复制,降低APRI、TLR-4、TGF-β1水平,提高机体免疫状态。

  • 标签: 柔肝化纤颗粒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 血管活性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支原体快速检测方法在病毒载体制品中的适用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于PCR技术的两种支原体核酸扩增检测方法,对分别表达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抗原gD和ICP27的重组仙台病毒载体疫苗(SeV-dF/HSV-2 gD、SeV-dF/HSV-2 ICP27)收获液及纯化液进行支原体检测,探究其特异性和最低检测限,并对多个批次的收获液及纯化液进行测定。结果普通PCR法在对本制品病毒收获液检测时无明显PCR抑制现象,但对病毒纯化液检测时发生明显的PCR抑制,并且未能检出100 CFU/ml限度的口腔支原体和肺炎支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对本制品病毒收获液和纯化液的支原体检测中均无PCR抑制发生,且该方法对口腔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等多种支原体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0 CFU/ml,其中对口腔和肺炎支原体核酸拷贝数检测灵敏度可达到每毫升50基因组拷贝。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更高特异性和灵敏性,适用于作为质量内控方法快速检测病毒载体制品,及时发现支原体的污染,保证制品质量。

  • 标签: 支原体 核酸扩增法 重组病毒载体制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分为PSD组(SDS评分≥53分)和非PSD组(SDS评分<53分)。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确定PSD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SD与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之间的独立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PSD组39例(32.5%),非PSD组81例(67.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梗死严重程度(优势比1.276,95%置信区间1.138~1.432;P<0.001)和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优势比0.300,95%置信区间0.098~0.916;P=0.035)是PS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是PSD的独立保护因素,高益生菌制品消费水平与PSD发生率较低相关。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抑郁症 益生菌 胃肠道微生物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调查极早产儿的钠供应量、液体量及钠失衡与严重脑室内出血(IVH)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瑞典极早产儿研究(EXPRESS)队列,包含2004至2007年间出生的所有22~26周极早产儿,并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严重IVH(3级或脑室周围出血性梗死)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出生日期与病例组患儿最为接近且医院、性别、胎龄和出生体重相匹配的未患IVH早产儿作为对照组(n=70病例-对照配对)。结果与未患IVH的早产儿相比,严重IVH患儿的总钠供应和液体量更高[生后第2天的总钠供应量:Mean±SD,mmol/(kg·d):5.49 ± 2.53 vs.3.95 ± 1.91,P=0.009],此差异是由血液制品中的钠和液体所致。高血钠或血钠的大范围波动与严重IVH无关。结论输注含钠丰富的血液制品与极早产儿严重IVH存在关联,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相关性是由钠过量、液体潴留还是其他输血相关因素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中国新生儿协作网(CHNN)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极早及超早产儿非红细胞血制品的使用现状及单位间差异,为探讨输注合理性与规范性提供证据。方法基于CHNN大规模极早产儿队列数据库进行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年生后24 h内收入CHNN 57家NICU治疗、出生胎龄<32周且接受完整治疗的6 598例早产儿。收集患儿一般情况,描述不同出生胎龄、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早产儿非红细胞血制品(血小板、血浆、人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冷沉淀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的使用率及次数。输注过至少1种非红细胞血制品即为输注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或χ²检验进行输注组和非输注组组间比较。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对单位间输注率和单位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 598例早产儿出生胎龄为30.0(28.7,31.0)周,出生体重为(1 353±312)g,女2 877例(43.6%)。2 816例(42.7%)早产儿为输注组,输注次数为3(1,6)次。与未输注组相比,输注组患儿出生胎龄更小(Z=17.62,P<0.01),出生体重更低(t=18.64,P<0.01),小于胎龄、多胎以及产房高级复苏比例均更高(χ²=31.06、12.82、287.52,均P<0.01),女婴比例以及本院出生比例则均更低(χ²=10.68、78.23,均P<0.01)。总研究人群中,使用率高的非红细胞血制品依次为白蛋白25.4%(1 674例)、人免疫球蛋白21.5%(1 417例)、血浆18.9%(1 245例)。901例超早产儿中,60.4%(544例)输注过非红细胞血制品,使用次数4(2,8)次;5 697例极早产儿中,39.9%(2 272例)输注过非红细胞血制品,使用次数3(1,6)次。病情危重和非危重组中非红细胞血制品输注率分别达62.2%(1 693/2 723)和29.0%(1 123/3 875),输注次数分别为4(2,7)次和2(1,4)次。57家NICU中,调整与非红细胞血制品输注相关的因素后,各单位间极早及超早产儿非红细胞血制品输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²=153.48,P<0.01)。结论2019年中国NICU救治的极早及超早产儿中,接近半数曾接受非红细胞血制品输注,各单位非红细胞血制品使用率存在巨大差异。

  • 标签: 婴儿,早产 白蛋白类 免疫球蛋白类 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