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日本"古方学派"著名学者山胁东洋(1706—1762)发现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中关于身体结构的描述存在差异,于1754年在京都进行了一次尸体解剖,这次解剖被认为是日本解剖学发展的开端,通常被描述为山胁东洋个人的成就。然而,仔细梳理史料却可以发现,日本对解剖的兴趣并不是在此时突然出现,而是伴随着17世纪中期西方医学的到来而开始。笔者论证了外国和本土的医学、社会、政治及宗教因素如何逐渐激发日本人对尸体产生新认识,并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解剖观察的价值。早在山胁东洋解剖人体之前的几十年,一位眼科医生就发现了眼睛的功能,他通过观察腐尸绘制了骨骼连接图,并将这种观察方法作为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山胁东洋的成就不在于他获得的解剖结果,而在于他的解剖获得了政府允许,成果付诸出版,为后来的解剖者开创了先河。在山胁东洋的效仿者中,河口信任的突破性成就迄今尚未得到足够的认可。1770年,河口信任进行了一次解剖,他既没有参阅古籍,也没有因为刀和体液的刺激引发超然的联想和敬畏之心,而是通过测量大小、确定位置、观察颜色等"临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次旨在获得新知的冷静而大胆的尝试。文章最后对日本和欧洲解剖插图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

  • 标签: 解剖学史 人体解剖 不浄观 尸检 整骨
  • 作者: 郭旭峰 冷雪峰 戴亮 大幸宏幸 渡边雅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外科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 200030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成都 610041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 100142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病院食管外科,东京 1040045 ,日本癌症研究会附属癌研有明医院食管外科,东京 1040045
  • 简介:摘要食管癌外科起源于20世纪初,但真正意义的经胸入路食管癌切除并消化道重建始于20世纪30年代。几乎同一时期,日本与西方国家同步开始了食管癌的外科探索。亚洲食管癌病理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其肿瘤生物学特点和治疗策略不同于以腺癌为主的欧美患者。历经八十余年的发展,日本食管癌外科治疗从初始尝试、深耕实践到追求卓越,探索出一套较为先进的外科技术和诊疗规范,在国际上独树一帜。日本学者在成立日本食管学会的基础上,制订且不定期更新《日本食管癌诊疗规约》,出版学会专业学术期刊Esophagus。日本临床肿瘤协作组开展了诸多食管癌三期临床研究,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提供了强有力证据。本文针对日本食管癌外科的起源、发展、现状及未来,通过文献查证、资深专家访谈及《食管癌外科治疗热点问题-日本专家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对日本食管癌外科发展进行简述。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外科手术 学会,医学
  • 简介:摘要本文以笔者日本留学的亲身经历强调了作为一名呼吸病学者,牢牢掌握呼吸生理理论与肺功能测定基本功的重要性。同时也介绍了如何建立正确、融洽的师生关系。

  • 标签:
  • 作者: 徐桂娜 王红梅 崔彩霞 张瑕 曾凡胜 秦志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益阳市环洞庭湖血吸虫与病原生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益阳 413002 ,湖北省江陵县血吸虫病防治所 43410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 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25
  • 简介:摘要目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日本血吸虫童虫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鉴定已知miRNA的表达水平,预测分析miRNA靶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体外制备日本血吸虫童虫,提取童虫的总RNA构建文库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采用DEGseq R语言包,结合perl脚本进行miRNA表达量的差异分析;分别利用miRanda、Blast软件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及其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构建文库中,日本血吸虫童虫表达的miRNAs与最新miRBase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共有38 483条匹配序列,鉴定到已知miRNA 60个;其中,sja-miR-125b表达量最高,其次为sja-miR-61、sja-miR-71a、sja-miR-36-3p和sja-miR-10-5p,上述5种miRNA表达量占总miRNA的91%(3 263/3 585)。共预测到靶基因7 176个,基因功能集中在核苷酸转移酶活性、细胞氮复合代谢、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生物合成、等离子体膜及蛋白质成熟;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高表达的miRNA主要参与致病过程、生物进展及多条代谢途径通路。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显著表达的miRNA参与了血吸虫分化、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代谢途径调节,为研究血吸虫发育调控机制及新药物开发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血吸虫,日本 微小RNA 高通量测序 靶基因
  • 简介:摘要《西医眼科撮要》是近代首部翻译出版的西医眼科学著作,书中系统介绍了西医眼科的临床诊断技术、相关器械以及具体疾病的知识和治疗方法,具有行文详实易懂、术语表达较为贴切等特点。对于眼病高发地区,此书的编译无论是救治病人抑或培养学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于中国接受和传播西方眼科学知识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西医眼科撮要》 嘉约翰 近代 眼科 西医著作
  • 简介:摘要内镜下准确识别早期病变是提高早期胃癌筛查率的关键,而精准的病理学诊断是提高内镜诊断技术的有力后盾。日本是早期胃癌筛查工作非常成功的国家之一,而日本胃癌诊断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有较大差异。本文介绍了日本胃腺瘤及早期高分化腺癌的病理诊断标准,并与WHO标准进行比较,以期为病理医师理解日本胃癌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 腺瘤 早期高分化腺癌 病理诊断 日本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的标准化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然而,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使中国在恶性肿瘤标准化诊断与治疗方面存在地域性差异。因此,中国和日本的外科学专家策划,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4K时代中日胃肠微创手术标准解读交流会",其目的是为从事胃肠微创外科的中青年学者搭建中国和日本专家之间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中国胃肠微创外科手术规范化、精细化,引领中国胃肠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笔者于2018年开始,参加了5次"4K时代中日胃肠微创手术标准解读交流会",于会议中讲解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操作技术,介绍日本内镜外科学会关于腹腔镜技术的认定制度。此举有利于推动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的标准化进程,提高中青年医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整体发展。

  • 标签: 胃肿瘤 诊断 治疗 标准化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的标准化诊断与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然而,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使中国在恶性肿瘤标准化诊断与治疗方面存在地域性差异。因此,中国和日本的外科学专家策划,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4K时代中日胃肠微创手术标准解读交流会",其目的是为从事胃肠微创外科的中青年学者搭建中国和日本专家之间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中国胃肠微创外科手术规范化、精细化,引领中国胃肠微创外科技术发展。笔者于2018年开始,参加了5次"4K时代中日胃肠微创手术标准解读交流会",于会议中讲解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操作技术,介绍日本内镜外科学会关于腹腔镜技术的认定制度。此举有利于推动腹腔镜胃癌手术技术的标准化进程,提高中青年医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整体发展。

  • 标签: 胃肿瘤 诊断 治疗 标准化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近代口腔医学专业期刊保存和记录了口腔医学诊疗实践和发展的历程。本文通过梳理我国近代口腔医学期刊的演进及其所刊载的专业内容,呈现口腔医学在医疗技术进步及社会因素影响下的阶段特征。专业期刊经历萌芽、发展、停滞和恢复过程,学科内容从相对单一的拔牙和修复治疗发展成较完善的口腔医学学科体系。

  • 标签: 口腔医学 专业期刊 阶段 近代中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专业期刊承载了一定时期专业领域的实践内容,是研究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资料。我国近代(1840至1949年)出版了23本口腔医学期刊,其办刊背景、办刊主体、办刊目的、主要特点及刊载文章情况等历史细节不仅是口腔医学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证研究近代口腔医学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档案,考证我国近代出版的口腔医学期刊及其现存刊载文章2 260篇;进一步分析这些期刊的主要特点和功能,丰富我国近代口腔医学研究。

  • 标签: 口腔医学 专业期刊 近代中国
  • 简介:摘要日本胃癌治疗指南首次发表于2001年,其目的是为了明确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证,从而减少不同医疗机构间治疗方式的差异。随着病例的积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发展,早期胃癌(EGC)内镜下切除(ER)的适应证和治愈性范围有所扩大,但是,仍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使用风险评分系统(eCura system)评估淋巴结转移(LNM)的情况,可能有助于确定不符合内镜切除标准的EGC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不符合内镜切除标准的EGC患者,即最新指南中的eCura C-2分期的患者,尽管他们的LNM风险较高,但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追加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仍然是过度的治疗。而保留功能的低侵入性手术,如内镜下非开放式胃壁反转切除术联合腹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有可能会解决该问题。此外,对于拒绝追加胃切除术的患者,可采取更多的低侵入性治疗方式,如ER联合化疗。

  • 标签: 治愈性 早期胃癌 内镜切除 指南 适应证
  • 简介:摘要任何长期照护解决方案都需要人民的参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韩国和日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官方网站及韩国和日本的权威媒体信息,进行疫情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结果韩国于2020年1月20日出现首例病例,流行高峰出现较早(2月底)。韩国政府采取积极查找、隔离、检测和治疗每个病例,并追踪每个接触者的防控措施,4月初使疫情得到控制。日本于2020年1月16日出现首例病例,流行高峰出现较晚(4月初)。日本政府通过向全国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呼吁民众避免不紧急不必要的外出,尽量居家,要求商家采取停业措施,5月初使疫情得到控制,但在6月底,疫情呈现反弹趋势。结论韩国和日本两国疫情总体流行水平较低,部分防治经验值得研究吸纳,尤其韩国防治模式更需进一步追踪观察和研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韩国 日本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两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为毒蘑菇中毒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事件病例资料、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收集剩余可疑毒蘑菇样品并到患者采集蘑菇地点的同一枯死树干和倒伏腐木上采集样品,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处置。结果2018年11月24日和26日,南平市建阳区两自然村的外来务工人员8人和2人分别采食野生蘑菇,于餐后10~90 min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送医就诊,诊断为毒蘑菇中毒,以胃肠炎为主要中毒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毒蘑菇食用量越大,潜伏期越短,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越长。入院后及时给予洗胃、导泻、抑酸护胃、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3 d出院。毒蘑菇样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为日本类脐菇(Omphalotus guepiniformis)。结论两起事件均为误采误食日本类脐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引起胃肠炎型症状,未造成其他脏器损伤,预后好。应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毒蘑菇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 标签: 日本类脐菇 毒蘑菇 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物种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现行日本呼吸学会(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 JRS)评分系统和GAP (gender, age and physiologic variables)分期标准在评估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上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期间确诊IPF的155例患者,其中男149例,女6例,年龄40~80岁,平均(63±7)岁。分别使用JRS评分系统及GAP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疾病严重度分期,JRS评分Ⅰ期91例(91/155,58.7%),Ⅱ期29例(29/155,18.7%),Ⅲ期24例(24/155,15.5%),Ⅳ期11例(11/155,7.1%);GAP分期Ⅰ期89例(89/155,57.4%),Ⅱ期52例(52/155,33.5%),Ⅲ期14例(14/155,9.0%)。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分析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预后及生存情况。结果按照GAP分期,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征、脉搏氧饱和度(SpO2)、超敏C反应蛋白、圣乔治评分(SGRQ)、二氧化碳分压(PaCO2)、6 min步行试验及6 min步行试验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各期分别为68、37、9例)、存在呼吸道症状(各期分别为70、48、1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各期分别为22、20、8例)、ESR[各期分别为(24±17)、(30±21)、(41±22)mm/1 h]、PaO2[各期分别为(92±24)、(81±20)、(74±15)mmHg,1 mmHg=0.133 kPa]、FVC[各期分别为(2.9±0.6)、(2.2±0.5)、(1.6±0.3)L]及FEV1[各期分别为(2.4±0.5)、(1.8±0.5)、(1.4±0.3)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RS评分,各期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呼吸道症状及体征、超敏CRP、ESR、圣乔治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各期分别为(99±22)、(76±3)、(66±3)、(54±4)mmHg]、PaCO2[各期分别为(39±3)、(40±3)、(39±4)、(38±5)]、SpO2[各期分别为(97.2±1.2)%、(95.2±1.0)%、(93.2±1.3)%、(87.4±4.1)%]、6 min步行试验后SpO2[各期分别为(94.1±1.0)%、(93.2±1.2)%、(90.2±1.1)%、(87.4±4. 1)%]、合并肺动脉高压(各期分别为21、13、11、5例)及FVC[各期分别为(2.6±0.7)、(2.6±0.7)、(2.2±0.6)、(2.2±0.7)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评分方法结果存在一致性(P<0.05),但一致性不强(Kappa值<0.75)。按照GAP分期标准的各期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JRS评分系统的各期患者1年及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P分期标准和JRS评分系统在评估IPF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上准确性和一致性均不高,两种评分方法在评估生存率方面未能体现出价值。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 JRS评分系统 GAP分期标准 存活率
  • 简介:摘要《陆军军医防疫研究报告第2部第1册36号》即《人体接种超声波霍乱疫苗后的各种症状及血清学反应》为日本细菌战解密资料之一,作者为医学博士渡边边。对该报告中使用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研究结论等内容的详细解读认为:731部队确实为发动细菌战作了科学研究准备并进行了人体试验,该报告是日本实施细菌战、违反国际公约挑战人类基本道德伦理底线进行人体试验等罪恶行为的重要证据之一。

  • 标签: 731部队 人体试验 超声波霍乱疫苗 渡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