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偏头是临床常见原发性头痛,目前在临床部分患者中观察到其发作具有节律性,但在具体形式及机制方面尚未达成共识。文中综述了关于偏头生物节律(昼夜节律与季节节律)研究进展,分别从发作节律时间分布、与临床特征关系及产生节律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掌握偏头患者发作规律、寻找个性化预防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有效性与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偏头痛 昼夜节律 季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A型肉毒毒素(BoNT/A)预防小鼠慢性偏头(CM)发作疗效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24只C57BL/6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BoNT/A预防组(n=8)。后2组小鼠均于第1、3、5、7、9天腹腔注射10 mg/kg硝酸甘油(NTG)建立CM模型,BoNT/A预防组小鼠于首次注射NTG前1 h先注射0.18 U/100 μL BoNT/A,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第1、3、5、7、9天采用von Frey纤维丝测痛仪检测小鼠足底和口面部机械痛阈基础值及NTG注射后2 h诱发急性机械痛阈值;第1、3、5、7、9天注射NTG后2 h采用转棒实验测试小鼠运动功能;第9天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三叉神经节(TG)、三叉神经脊束核尾核(TNC)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裂解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NAP2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TNC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因子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PT-qPCR)检测小鼠TNC中NLRP3炎性因子通路相关mRNA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TNC中CGRP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7、9天口面部机械痛阈基础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第7、9天口面部机械痛阈基础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5、9天口面部急性机械痛阈值降低;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第5、9天口面部急性机械痛阈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3、5、7、9天足底机械痛阈基础值和急性机械痛阈值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第3、5、7、9天足底机械痛阈基础值和急性机械痛阈值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转棒实验结果显示,3组小鼠在转棒上跑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G中CGRP、SNAP25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TG中CGRP、SNAP25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NC中CGRP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TNC中CGRP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NC中NLRP3蛋白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TNC中NLRP3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NC中IL-1β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TNC中IL-1β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NC中CGRP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oNT/A预防组小鼠TNC中CGRP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oNT/A可以降低TG中SNAP25表达,减少CGRP在TG和TNC释放,预防CM发作;BoNT/A具有调控TNC中NLRP3水平作用。

  • 标签: 慢性偏头痛 A型肉毒毒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NOD样受体蛋白3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偏头患者脉络膜厚度改变。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月1日期间,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关于相干光断层扫描评估偏头研究。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 091名研究对象,其中偏头组646例,对照组445例。偏头组及对照组间各指标观察结果均有统计学异质性(P值均<0.10),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显示,偏头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及距中心凹鼻侧1.0 mm处、鼻侧2.0 mm处、颞侧1.0 mm处、颞侧2.0 mm处脉络膜厚度均比对照组低,其加权均数差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39.97 μm(-54.43~ -25.50 μm)、-41.60 μm (-57.74~ -25.45 μm)、-41.95 μm (-59.59~ -24.31 μm)、-44.32 μm (-63.31~ -25.34 μm)、-39.51 μm (-59.25~ -19.77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和无先兆偏头患者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P值分别为0.156和0.484,无发表偏倚证据。结论偏头患者脉络膜变薄,脉络膜厚度改变可能是偏头发病重要指标之一,是偏头诊断一个重要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不同类型偏头脉络膜厚度改变程度。

  • 标签: 偏头痛 脉络膜厚度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活体影像学
  • 简介:摘要偏头是一种反复发作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病因其较高发病率、复发率及致残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目前国内特异性治疗药物稀缺且不良反应严重,临床治疗效果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对偏头研究逐渐深入,新、效果显著特异性治疗药物不断被发现,给偏头急性发作治疗带来更多选择,也使偏头预防治疗有了更多希望。我们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有关治疗偏头药物大量临床试验进行分析总结,系统评价这些药物在偏头治疗中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希望能为偏头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更多帮助。

  • 标签: 偏头痛 药物疗法 预防和防护用药
  • 简介:摘要偏头作为临床常见病,具有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特点,一旦患病,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意义重大。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缓解发作程度,降低复发率。在偏头治疗上,相比于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药和针灸,都有其优势和特色。从中医角度论述偏头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并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行性,为临床治疗偏头提供更为科学依据。

  • 标签: 偏头痛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脑影像、血管超声、神经电生理、血液指标等临床标记物,探讨癫痫后头痛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癫痫监测诊疗中心住院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20例癫痫发作头痛患者为试验组,20例癫痫发作后不伴头痛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量癫痫发作间期、癫痫发作停止后试验组患者头痛开始5 min内及对照组在癫痫发作停止后5 min内血清5-羟色胺(5-HT)、一氧化氮(NO)、谷氨酸水平,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变化,视频脑电图(VEEG),头部磁共振(MRI)。采用t检验比较癫痫发作间期和癫痫发作后5-HT、NO、谷氨酸和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变化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脑电异常放电比例和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比例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癫痫发作后血清NO含量均升高,2组升高值比较[(46.37±18.17)μmol/L vs (19.83±5.78)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t=12.157,P=0.034)。试验组脑电图异常放电部位顶枕部放电比例高于对照组(55.0% vs 25.0%),弥散性放电比例低于对照组(25.0% vs 6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750、5.103,P=0.043、0.025)。而2组间血清5-HT含量、谷氨酸含量、大脑前中后动脉血流速度、出现DWI高信号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神经递质NO升高、顶枕部放电以及癫痫发作引起局灶性损伤可能与癫痫发作头痛有关。

  • 标签: 癫痫发作后头痛 5-羟色胺 一氧化氮 谷氨酸 经颅多普勒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国际头痛学会相继提出“偏头癫痫”和“发作性癫痫性头痛”等概念和诊断标准,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笔者认为上述诊断标准均有值得商榷之处。头痛可以作为癫痫发作症状,也常见于癫痫发作后,偏头和癫痫可以共病。从癫痫专业角度来看,偏头癫痫也许是一种局灶性癫痫。医学观点百家争鸣,癫痫和头痛亚专业组应加强对话,科学地制订癫痫和偏头相关诊断标准。

  • 标签: 头痛 偏头痛 癫痫
  • 简介:摘要偏头是一种临床常见、反复发作原发性头痛,是一种失能性疾病。偏头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治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偏头先兆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将不同类型偏头先兆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有先兆偏头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偏头痛 先兆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特点,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VM患者48例[男17例,女31例,年龄(36.2±9.2)岁]、偏头患者44例[男15例,女29例,年龄(34.4±9.0)岁]、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4.6±6.5)岁]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别从白天和夜晚两个时相分析各组HRV特点。分析时域参数: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差大于50 ms相邻RR 间期占总数百分比(pNN50)。分析频域参数: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低频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使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夜间,VM组和偏头RMSSD(F=6.694)、HF(F=9.434)较对照组降低,而LF/HF(F=16.049)和LF(F=9.434)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VM组LF升高程度较偏头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间测量结果上,主要表现为前庭性偏头组LF较对照组升高,而RMSSD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VM患者存在以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迷走神经功能减低为主要特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夜间显著。此外,V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偏头更加严重。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先兆偏头(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视觉网络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异常变化。方法收集33名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神经内科就诊MwoA患者(MwoA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体检2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RESTplus软件包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进行分析,以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视觉网络,并分析得到视觉网络内有功能差异脑区,随后比较这些功能差异脑区与全脑其他脑区FC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woA组视觉网络内部左侧梭状回、右侧舌回和右侧枕上回功能活性明显增强。左侧梭状回与左侧枕下回FC明显减低;但与左侧前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FC增强。右侧舌回与左侧丘脑、左侧额中回及右侧额上回FC增强;右侧枕上回与右侧额上回FC亦增强。另外,左侧梭状回到左侧前扣带回FC强度与病程呈正相关(r=0.365,P=0.047)、左侧梭状回到右侧额上回FC强度与头痛程度呈负相关(r=-0.424,P=0.020)。结论MwoA患者存在视觉网络内部以及与其他脑网络相关脑区FC失调,部分脑区神经环路功能损伤,并且MwoA患者随病情持续进展部分代偿脑区呈失代偿改变。

  • 标签: 偏头痛 功能连接 功能磁共振成像 视觉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庭性偏头中实施前庭康复治疗作用。方法:择取本院医治23例患有前庭性偏头患者进行研究,在2023年8月到2024年3月期间展开,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研究。对照组(10例)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13例)前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眩晕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均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前庭康复治疗在前庭性偏头中效果明显,能够减少患者眩晕症状发作次数,具有参考价值,可推广。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康复 眩晕程度
  • 简介:摘要偏头是一种复杂脑功能障碍,下丘脑被认为可能参与偏头发生。下丘脑可以分泌多种神经肽,其中食欲素在能量代谢、睡眠觉醒、应激和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生理功能障碍与偏头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因此未来下丘脑食欲素系统在偏头机制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文中探讨了下丘脑食欲素系统与偏头前驱症状关系,同时对下丘脑食欲素系统在偏头中可能作用及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下丘脑 偏头痛 食欲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临床表现,评估VM患者脑干功能,为VM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试验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60例VM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51例,年龄21~77岁;同期选取4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8例,女性32例,年龄25~75岁。分别进行BAEP检查,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BAEP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部分VM患者出现BAEP结果异常,异常率为46.67%(28/60),高于对照组10.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8,P<0.05);研究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分别为(1.83±0.24)ms、(4.18±0.25)ms、(6.02±0.35)ms,均长于对照组(1.72±0.20)ms、(3.90±0.27)ms、(5.73±0.2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Ⅰ~Ⅲ波、Ⅲ~Ⅴ波、Ⅰ~Ⅴ波波间期分别为(2.21±0.22)ms、(1.94±0.11)ms、(4.07±0.33)ms,均长于对照组(2.05±0.09)ms、(1.82±0.10)ms、(3.87±0.20)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VM患者,BAEP能够早期发现病变部位和程度,是一种有效脑干功能检查评估方法,有助于VM患者临床诊断及病情评估。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无先兆偏头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血清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无先兆偏头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每次5 mg,每晚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取穴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 ℃,各穴位交替刺激,每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偏头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CHEP潜伏期、波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5-HT、β-EP及CGRP含量变化。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HEPN-P波幅[(30.67±2.70)μV]较治疗前及对照组[48.58±4.61)μV]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β-EP含量[分别为(383.30±48.57)pg/ml和(42.35±6.17)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为(316.67±43.71)pg/ml、(30.79±4.63)pg/ml]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CGRP含量[(12.75±2.28)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21.16±3.17)pg/ml]显著降低(P<0.05)。结论穴位热痛刺激能有效缓解无先兆偏头患者症状,降低CHEPN-P波幅,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5-HT、β-EP含量、降低CGRP含量有关。

  • 标签: 无先兆偏头痛 穴位热痛刺激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 5-羟色胺 β-内啡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于体素形态分析法(voxel-based morphological analysis,VBM)分析前庭性偏头(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大脑灰质体积改变区域,以期提供临床病理生理方面的新思路。材料与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招募了17例VM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头部三维T1加权像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采用VBM技术对两组大脑灰质体积进行比较,探索与该疾病病理生理相关局部灰质变化。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VM患者小脑、小脑蚓部、前扣带回、眶部额中回、右颞横回,枕颞内侧回、右侧角回体积减少(P<0.001,FEW校正)。结论VM患者存在多个疼痛伤害性和多感觉整合性脑区域灰质体积异常,出现体积改变中枢性脑区域可能参与了该疾病病理生理机制。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灰质体积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分析法
  • 作者: 赵洋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人合并偏头病人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癫痫病人79例为研究分析A组,同时选择同期接受治疗癫痫病人合并偏头病人79例为常规对照B组,比较二组病人临床特征。结果:两组病人发病类型并无显著区别(P>0.05),但研究分析A组女性患病率大于常规对照B组(P<0.05);研究分析A组癫痫发作次数多于常规对照B组(P<0.05),一般癫痫病程长于研究分析A组(P<0.05)。结论:偏头可以提高癫痫发病频率,提高癫痫诊断难度和病程。且癫痫合并偏头中,女性病发几率大于男性。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必须对病人作出充分且全面的了解,尽可能分析出可能存在合并症病人,并据此采取合理防治方法,以减少偏头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神经内科;癫痫;偏头痛;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偏头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慢性疾病,随着新检测技术应用及临床证据、实验数据积累,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缺氧在偏头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缺氧可导致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从而诱发偏头发作,同时缺氧本身也是一种应激状态,可促进皮层扩散性抑制发生,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等。

  • 标签: 偏头痛 缺氧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收治90例偏头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独使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4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使用氟桂利嗪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45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偏头发作频率及偏头发作时疼痛程度,且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氟桂利嗪 尼莫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