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生命全周期中,营养对于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繁殖、疾病控制和健康至关重要。文章在简要回顾生命全周期营养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生命早期营养与成年期慢性病的关系。指出生命早期机体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旺盛,是生命全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由于机体的“代谢记忆”机制,此阶段营养供给欠合理不仅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并导致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除生命早期外,生命全周期内营养素的合理摄入不仅保证机体的基本需求,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营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生命全周期 生命早期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肝癌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生命末期的生命质量为切入点,构建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并评价姑息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99例肝癌晚期患者,基于一般系统理论、人性照护理论、舒适护理理论、需求理论为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进行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模式的构建。该模式的设计和构建遵循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参与肝癌晚期患者生命末期姑息护理的团队主要是多部门共同护理,包括管床医生、管床护士、家属、护工和志愿者等。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姑息护理组。密切关注患者的腹胀症状,在进行姑息护理的同时,记录病情并统计患者腹胀情况。姑息护理的过程中,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和发病后的病情改善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护士根据患者描述的疼痛程度,分别进行评估打分。每天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记录发热情况,并统计姑息护理模式下患者体温改善情况。结果姑息护理组腹胀患者比例低于常规护理组,腹胀发生的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两组改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姑息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肝性脑病发病患者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改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护理模式能够缓解肝癌晚期患者的腹胀症状,控制患者的身体疼痛问题,降低了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减少了发热患者比例,并显著改善了肝癌晚期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姑息护理模式 肝癌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构建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收集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4—12月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用前及2020年4—12月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用后的患者导管管理及医院感染相关数据,比较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前后导管记录准确率、导管日常护理质量符合率、重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分析现阶段应用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计算机手工输入两种方法下导管信息记录的耗时,并通过半结构访谈调查现阶段护士对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使用体验。结果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后,导管记录准确率由89.96%(22 491/25 001)上升至96.09%(30 897/32 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日常护理质量符合率由89.81%(22 453/25 001)上升至95.94%(30 849/32 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系统应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士使用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下的导管记录耗时少于计算机手工输入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8±0.28)min vs. (1.78±0.50)min,P<0.05]。半结构访谈结果显示,护士对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使用体验较好。结论ICU导管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护士提供了系统化、便捷化、规范化的导管管理方法,该系统的使用体验较好,能提高护士导管记录的准确性及导管护理质量,缩短导管记录用时,但对其是否有助于降低重点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留置导管 全生命周期管理 护理信息系统 导管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生命晚期获知疾病相关信息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采用生命晚期疾病信息意向问卷,利用方便抽样法对福州市中心城区7所养老机构及15个社区的414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对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水平、获知程度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14例老年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得分为(17.1±4.9)分;48.8%(202/414)希望详尽知晓,30.7%(127/414)希望选择性了解,20.5%(85/414)不想知道任何信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见过其他生命维持治疗(LSTs)是影响老年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水平的主要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41、0.116、0.115,均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以60~69岁为参照,70~79岁:OR=0.544,95%CI:0.310~0.957;80~89岁:OR=0.526,95%CI:0.289~0.956)、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参照,大专及以上:OR=2.166,95%CI:1.093~4.290)、主要生活费来源(以其他补贴为参照,家人支持:OR=7.303,95%CI:1.157~46.108;退休金:OR=9.288,95%CI:1.502~57.415;公积金/储蓄:OR=15.676,95%CI:2.122~115.793)、是否接受/见过其他LSTs(以是为参照,OR=1.985,95%CI:1.150~3.425)是影响老年人疾病相关信息获知程度意向的主要因素。结论老年人生命晚期获知疾病相关信息的意向程度较高,年龄、文化程度、主要生活费来源、是否接受/见过其他生命维持治疗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疾病 信息获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暴发性心肌炎是突发的心脏弥漫性炎症,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以低血压/心原性休克和心脏猝死为临床特点,病理上有淋巴细胞型、嗜酸性细胞型和巨细胞型,绝大多数为淋巴细胞型,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其病理生理基础为病原进入人体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导致过度免疫激活和细胞/炎症因子风暴形成。按照《成人暴发性心肌炎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的“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包括机械循环支持、使用足够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能有效地救治患者,使病死率降低至5%左右。特别强调要做到“及早识别、及早诊断、及早预判和及早治疗”,同时还需加强基础研究,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长期预后。

  • 标签: 心肌炎 过度免疫激活 炎症风暴 免疫体节 机械循环支持
  • 简介:摘要食管癌死亡例数位居全世界肿瘤相关死亡例数第6位。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及围手术期治疗的发展,食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大幅提高,其术后远期生命质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国对于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关注程度尚不足,相关临床研究开展较少。笔者梳理和总结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食管癌术后远期生命质量的重视。

  • 标签: 食管肿瘤 远期生命质量 围手术期 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和“生命早期1 000 d”理论均强调了生命早期对成年后远期健康的决定性作用。健康促进应该窗口前移,加强生命早期尤其是孕前及宫内营养等管理,从妊娠期甚至孕前开始进行监测和干预,注重孕前及妊娠期合理营养和均衡膳食,改善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问题。通过均衡膳食和适量运动维持适宜的妊娠期母婴体重增长,并将健康生活方式持续至产后,贯穿生命全周期。倡导母乳喂养,以改善母婴结局,进而有效降低成年期疾病风险,对于全生命周期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妊娠并发症 人类发展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命医学领域原创性研究的阶段性内涵和特征。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将生命医学领域原创性研究细分为4个亚型,探讨发展规律及对策。结果生命医学原创性研究根据动态过程可分成4个亚型,包括萌芽型(0-0.1)、瓶颈型(0.1-1)、扩张型(1-N)、迭代型(1-新1),不同亚型有不同的技术先进性、成熟度、规模和影响力等特征。结论分析生命医学领域原创性研究4个亚型的原创内涵和规律,对制定针对性的资助策略和发展战略、推动医学原始创新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生命医学 原创性研究 从0到1 亚型
  • 简介: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最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患儿均能无心血管事件生存至成年,但相关研究认为,部分CHD患儿术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仍与同龄健康儿童存在差异。现简要回顾HRQOL的概念、有效评估工具和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不同国家或地区相关研究结论的争议,重点分析患儿、家庭及诊疗这三个因素对CHD患儿术后HRQOL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方式与应对方案。此外,本文还指出既往研究的局限性,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及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诊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及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儿童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体外生命支持中心的建立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技术治疗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8例应用ECMO技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为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前ECMO治疗患者,共85例;观察组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后2020年9月至2021年7月ECMO治疗患者,共73例。比较两组ECMO救治患者总体生存率,VV-ECMO及VA-ECMO救治生存率、存活患者ECMO支持时间及患者住院费用、体外心肺复苏(extracorpore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ECPR)建立时间等差异。结果与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前相比,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成立后ECMO治疗患者总体生存率(52.9% vs. 65.7%,P=0.019)以及VA-ECMO救治生存率明显提高(53.2% vs. 71.7%,P=0.042),ECMO救治存活患者ECMO支持时间[(16.78±11.38)min vs. (12.99±6.98)min,P=0.014]及住院费用明显降低[(38.0±10.7)万元vs. (30.6±8.8)万元,P<0.001),ECPR建立时间[(26.0±10.1) min vs. (18.0±10.2)min,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V-ECMO救治生存率(52.1% vs. 70.0%,P=0.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体外生命支持中心的建设,并不断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有效提高ECMO救治患者总体生存率,并降低ECMO支持时间及住院花费。

  • 标签: 体外生命支持中心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 autoantibody,AT1-AA)生命早期(胎儿期和哺乳期)暴露对子代大鼠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2只体重150~170 g、AT1-AA阴性的健康雌性未孕无特定病原体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多次皮下注射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与弗氏免疫佐剂的等体积混合物,进行主动免疫建立AT1-AA阳性雌性大鼠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与免疫组等量的生理盐水与弗氏免疫佐剂的等体积混合物。每次免疫前大鼠尾采集血液样本检测2组大鼠血清AT1-AA水平,免疫组血清AT1-AA阳性且水平增长进入平台期即AT1-AA阳性雌性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免疫8周后,2组雌性大鼠分别与健康的AT1-AA阴性雄性大鼠交配受孕。采集母代大鼠和子代大鼠孕18 d(G18)、生后21 d(P21)及子代大鼠断乳后正常喂养至12周龄(W12)的血液样本;整个实验期间不对子代大鼠进行主动免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AT1-AA水平(吸光度A405),免疫组与对照组大鼠A405值的比值≥2.1为AT1-AA阳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母代大鼠和子代大鼠的血脂水平;并对子代大鼠及与其母代大鼠的血清AT1-A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间接反映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免疫组母代大鼠在G18和P21的血清AT1-AA水平分别为1.170±0.190和0.988±0.283,均高于同期对照组母代大鼠(分别为0.114±0.016和0.084±0.006,t值分别为14.64和9.57,P值均<0.001)。(2)免疫组子代大鼠在G18、P21的血清AT1-AA水平(子代大鼠G18:0.948±0.220、子代雄性大鼠P21:0.758±0.273、子代雌性大鼠P21:0.774±0.274),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子代大鼠(子代大鼠G18:0.105±0.010、子代雄性大鼠P21:0.080±0.002、子代雌性大鼠P21:0.084±0.005,t值分别为10.10、7.46、7.55,P值均<0.001),且均与其同期母代大鼠血清AT1-AA水平呈正相关(子代大鼠G18:R=0.78,P=0.038;子代雄性大鼠P21:R=0.82,P=0.006;子代雌性大鼠P21:R=0.82,P=0.007);而在W12的血清AT1-AA水平与同期对照组子代大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免疫组母代大鼠在G18的血清TC水平[(2.36±0.32)mmol/L]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母代大鼠[(1.95±0.24)mmol/L,t=2.70,P=0.019],在P21的血清TC、HDL水平[分别为(2.82±0.50)和(1.94±0.33)mmol/L]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母代大鼠[分别为(2.18±0.26)和(1.57±0.23)mmol/L,t值分别为3.41和2.80,P值分别为0.004和0.013]。(4)与同期对照组子代大鼠比较,免疫组子代大鼠在G18、W12脂代谢均无显著变化(P值均>0.05)。免疫组子代雄性和雌性大鼠在P21的血清TC、HDL水平[子代雄性大鼠TC:(2.38±0.52)mmol/L、HDL:(1.44±0.32)mmol/L,子代雌性大鼠TC:(2.50±0.72)mmol/L、HDL:(1.41±0.33)mmol/L],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子代雄性和雌性大鼠[子代雄性大鼠TC:(1.83±0.30)mmol/L、HDL:(1.07±0.18)mmol/L,子代雌性大鼠TC:(1.70±0.26)mmol/L、HDL:(1.00±0.14)mmol/L,t值分别为2.73、2.98、3.16和3.41,P值分别为0.015、0.009、0.006和0.004]。(5)免疫组子代雄性和雌性大鼠在P21的血清TC、HDL水平与其同期母代大鼠的血清TC、HDL水平之间均无相关性(R值均<0.5,P值均>0.05);免疫组子代雄性和雌性大鼠在P21的血清HDL水平与其自身血清TC水平均呈正相关(子代雄性大鼠R=0.98,子代雌性大鼠R=0.97,P值均<0.001),且与其自身血清AT1-AA水平均呈正相关(子代雄性大鼠R=0.74,P=0.023;子代雌性大鼠R=0.91,P=0.001);免疫组子代雄性和雌性大鼠在P21的血清TC水平与其自身血清AT1-AA水平均呈正相关(子代雄性大鼠R=0.72,P=0.030;子代雌性大鼠R=0.90,P=0.001)。结论AT1-AA的生命早期暴露可能导致子代大鼠TC和HDL的异常表达。

  • 标签: 受体,血管紧张素,1型 自身抗体 脂代谢障碍 产前暴露迟发效应 疾病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线上教学方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秋季学期、2021年春季学期接受线上儿科学教学的佳木斯大学201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分班为单位,2班60名学生为试验组,1班60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实施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教学方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组学生教学后考试成绩,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和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调查两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采用t检验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和量表评分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儿科学"生长发育""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章节的基础知识考试成绩[(82.59±7.18)分]以及新生儿复苏术和儿童体格检查的相关理论考核成绩[(85.64±7.26)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76.29±6.58)分和(80.57±6.2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试验组学生学习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学生[(230.11±23.13)分比(206.36±20.27)分],学习行为等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3.51±0.55)分比(3.26±0.31)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线上儿科学教学时应用基于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加强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科学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自我管理 医学生
  • 作者: 杨淑娟 贾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成都 610041 武汉大学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国际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武汉大学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国际研究中心,武汉 43007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2
  • 简介:摘要近年来,慢性病致病因素的研究从专注行为生活方式等非空间因素逐渐向地理环境等空间因素延伸。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是健康地理学的分支方向。作为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和空间流行病学的融合,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测绘遥感、移动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个体的全生命周期暴露史(暴露组)进行精准回溯、测量及模拟,采用累积风险模型和关键期/敏感期风险模型等全生命周期模型研究暴露史在个体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健康的影响。本文对空间全生命周期流行病学在慢性病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分析策略及重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促进其在慢性病领域的致病因素研究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健康地理学的发展,最终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健康管理。

  • 标签: 全生命周期 流行病学 健康地理学 慢性病 累积风险模型 关键期风险模型 敏感期风险模型
  • 简介:摘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作为一种可以替代肺脏和心脏功能的生命支持技术,在各种危重症呼吸、循环衰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由于自身严重疾病及介入性导管的使用,接受ECMO生命支持的患者常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进而增加了真菌感染的风险。ECMO期间发生真菌感染可导致病死率增加,如何有效控制真菌感染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及ECMO的氧合膜、循环管路等因素均有可能改变抗真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而影响药物临床疗效。本文对ECMO支持期间抗真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抗真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体外膜肺氧合 治疗药物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管理法护理管理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管理;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评估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前1 d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妇科手术 PDCA循环管理法 术后康复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靶向药物治疗对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患者生命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间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或安罗替尼治疗的19例RAIR-DTC患者[男10例、女9例,年龄(54.5±14.5)岁]。测量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记录靶向治疗后患者不良事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欧洲生命质量学会五维度健康量表(EQ-5D-5L)获取患者靶向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健康状态,计算其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5个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并进行自身健康状态评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Kruskal-Wallis秩检验及χ2检验分析数据。结果靶向治疗后3个月,在行动能力、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或不适、焦虑或沮丧方面受影响者分别为8(8/19)、6(6/19)、10(10/19)、10(10/19)和12(12/19)例,均明显多于靶向治疗前[1(1/19)、1(1/19)、1(1/19)、2(2/19)和2(2/19)例],各维度受影响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4.38~11.31,均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患者自身健康状态评分分别为(84.37±6.25)和(71.63±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01)。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出现皮肤毒性10例、高血压8例、体质量下降8例、腹泻7例、疲乏6例、肝功能异常5例、蛋白尿2例、肌痛2例、口腔溃疡1例;其中有17例患者坚持继续治疗,2例患者终止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患者Tg分别为110.16(49.63,294.50)及56.26(44.60,210.50)、53.36(41.25,203.07)、54.35(34.71,223.52) mg/L,治疗后Tg水平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42,P=0.490)。治疗后3个月,患者无进展生存(PFS)率为16/17,其中7例部分缓解(PR),9例疾病稳定(SD),1例疾病进展(PD);治疗后6个月,患者PFS率为10/17,其中5例PR,5例SD,7例PD。结论靶向治疗3~6个月后,多数患者血清学或影像学有所改善,但药物不良事件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较大。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药物疗法 甲状腺球蛋白 生活质量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生命健康教育的团队合作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应用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生命健康教育的团队合作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意义感、自我效能、精神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命意义感总评分、自我效能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表评分(SQL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基于生命健康教育的团队合作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命意义感及自我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生命健康教育 团队合作干预模式 精神分裂症 生命意义感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