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林省销售的碘酸碘盐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1月在吉林省全省范围内以市(州)为单位,选择10所大型超市,每所大型超市选择2种碘酸碘盐,每种5份,共100份碘盐样品,采用分光光度法(碘-淀粉光度法)检测样品碘含量;将碘盐样品按不同盐种(井矿盐、海盐、湖盐)及不同生产工艺(精制盐、非精制盐)分类,开袋放于室温条件下储存,并分别于开袋后0、10、20 d测定盐碘含量,比较不同盐种、不同生产工艺碘含量衰减率。结果碘盐样品中井矿盐、海盐、湖盐分别为45、45、10份,存放第0天的碘含量[(19.89 ± 1.38)、(20.62 ± 1.91)、(19.78 ± 1.01)mg/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2.57,P = 0.093);第10天时,井矿盐的碘含量低于海盐、湖盐(P均< 0.05);第20天时,井矿盐的碘含量低于海盐(P < 0.05)。井矿盐存放第0、10、20天的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0.62,P < 0.001);海盐、湖盐存放第20天的碘含量均明显低于第0、10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井矿盐、海盐、湖盐第0 ~ 10天碘含量衰减率与第10 ~ 20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 2.24、2.94、2.80,P均< 0.05)。井矿盐、海盐、湖盐存放第0 ~ 10天的碘含量衰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4.05,P < 0.001);第10 ~ 20天不同盐种的碘含量衰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5.86,P = 0.053)。碘盐存放第0 ~ 10、10 ~ 20天时,精制盐与非精制盐的碘含量衰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 1.16、0.28,P均> 0.05);精制盐、非精制盐第0 ~ 10天碘含量衰减率与第10 ~ 20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 = 0.76、1.90,P均> 0.05)。结论吉林省销售的碘盐包装开封20 d后发生碘损失,其碘含量的衰减受盐种、生产工艺的影响较小。建议食碘盐在打开包装后20 d内食用。

  • 标签: 盐类 碘酸钾
  • 简介:摘要为了回答近年来人们对碘酸(KIO3)碘盐的关注,作者重新回顾了KIO3代替碘化钾(KI)作为碘盐强化剂的背景和效果、我国碘盐中强化剂决策变化、毒理学研究及进展、碘酸根离子(IO3-)是否不经分解而出现在尿中。国际组织和各国或地区相关机构肯定KIO3碘盐的安全性且有着系列研究为依据;谈及碘盐中所添加KIO3的安全性一定要基于其微量的前提,以及盐的不可多食性的保障;食品中的还原性物质、烹饪加热或机体还原系统能很快将微量的IO3-还原为碘离子(I-),新鲜尿中不存在IO3-。

  • 标签: 碘酸钾 盐类 碘化钾 缺碘性疾病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荧光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对真菌性角膜炎(FK)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且角膜刮片或真菌培养阳性的FK患者147例角膜标本147份,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患者84例,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患者42例,病灶切除患者21例;选取1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活检组织作为阴性对照。对角膜组织标本分别行真菌荧光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将染色完成的切片分别置于荧光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查找真菌菌丝或孢子。比较2种染色方法的阳性率、不同手术方式获得的FK角膜组织以及不同真菌菌株标本间2种染色方法的阳性例数。结果过碘酸希夫染色的阳性率为60.5%(89/147),真菌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79.6%(117/147),荧光染色法诊断FK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过碘酸希夫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00,P<0.01),2种染色方法的特异性均为100%。PKP手术切除标本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85.7%(72/84),明显高于过碘酸希夫染色的阳性率65.5%(5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1);LKP手术切除标本荧光染色的阳性率为71.4%(30/42),明显高于过碘酸希夫染色的52.4%(2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P<0.01);病灶切除标本分别采用荧光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法进行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1.4%(15/21)和57.1%(1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0,P=0.25)。不同真菌菌株标本间2种染色的阳性例数不同,其中茄病镰刀菌复合群、谲诈腐霉菌、烟曲霉复合群、季也蒙假丝酵母、木霉和铺叶沼兰褐莺真菌行荧光染色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9、5、5、1、1和1例,行过碘酸希夫染色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1、0、3、0、0和0例。11例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果。结论荧光染色技术应用于石蜡包埋角膜组织检查真菌成分较过碘酸希夫染色法敏感性高,可显著提高真菌检测的阳性率。

  • 标签: 荧光染色 真菌性角膜炎 组织病理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6地区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24 h尿钠、尿及钠比水平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我国6地区共1 576名家庭主厨和家庭成员,进行调查问卷、体格测量及24 h尿液收集,检测24 h尿钠、尿水平。结果排除不合格尿液样本后,共1 530人纳入本研究。本研究调查对象24 h尿钠值为(4.39±1.93)g,24 h尿值为(1.59±0.62)g,钠比值为5.02±2.18。对调查对象的24 h尿钠值、尿值及钠比分别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24 h尿钠值与年龄、女性、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自觉口味偏咸、BMI、SBP呈正相关(P<0.05);24 h尿值与几乎每天外出就餐呈负相关(P<0.05),与BMI、愿意减盐呈正相关(P<0.05);钠比值与年龄、女性、初中文化程度、家庭年总收入呈负相关(P<0.05),与自觉口味偏咸、SBP、每周3~5 d外出就餐呈正相关(P<0.05)。结论我国6地区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的24 h尿钠值及钠比值仍处于较高水平,而24 h尿值较低,它们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家庭主厨及家庭成员进行长期综合减盐干预。

  • 标签: 尿钠 尿钾 钠钾比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肾脏在调节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肾衰竭患者易发生急性或慢性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失盐性肾病等患者易发生低钾血症。无论高钾血症还是低钾血症均可引起细胞膜电位异常,导致四肢麻痹、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根据中国临床诊疗实践特点,围绕代谢的机制、低钾血症、高钾血症及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的监测四部分内容制定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理实践专家共识》。本共识是我国首个指导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异常综合性管理的临床共识,旨在引起广大肾科医师重视,为我国CKD患者血管理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及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黏蛋白特殊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对于鉴别两种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断的胃黏膜反应性增生63例、低级别异型增生54例、高级别异型增生63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病变的黏蛋白变化特点、Ki-67阳性细胞数及分布模式,并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AB-PAS染色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异型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87.3%(55/63)、10.3%(12/117),AB-PAS染色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中表现为腺体底部到表层细胞质内AB-PAS阳性中性黏蛋白颗粒逐渐增多的成熟现象,低级别异型增生及高级别异性增生中表现为异型增生的腺体细胞质内AB-PAS阳性黏蛋白颗粒缺失的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组中阳性表达率(>10%)为81.0%(51/63),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腺颈部及黏膜中部(58/63,92.1%)。低级别异型增生组中阳性表达率(>10%)为90.7%(49/54),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黏膜上部(33/54,61.1%),呈带状分布。高级别异型增生组中阳性表达率(>10%)为95.2%(60/63),阳性细胞主要位于黏膜全层(49/63,77.8%),呈弥漫/弥漫散在分布,3组比较Ki-67阳性表达数量及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PAS染色、Ki-67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可为胃黏膜反应性增生及异型增生鉴别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胃黏膜 增生 染色与标记 Ki-67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急诊患者高血的发生率、诊断率、治疗率、治疗模式和复查率。方法利用全军合理用药监测网数据管理中心数据库,提取并关联2015年至2017年急诊血检测、诊断和用药记录。纳入至少有一次血检测记录的18岁以上急诊患者。对如下指标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所有患者以及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发生率,高血诊断率、治疗率、治疗模式和7 d内复查率。结果共纳入符合上述条件的急诊患者1 039 245例,其中36 615例(3.52%)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高血事件。在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急诊患者中,高血患者比例依次为47.69%、29.13 %、21.69%和10.16%。急诊高血患者诊断率为9.23%;总体治疗率为42.1%,静脉胰岛素+葡萄糖是急诊高血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急诊高血患者7 d内总体血复查率为28.8%。结论急诊成年患者中,慢性肾脏病、心力衰竭、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高血发生率高于未患上述疾病的患者,且更严重。高血的诊断率和复查率均较低,应加强急诊患者高血的识别和管理。

  • 标签: 高血钾 疾病分布 流行病学 急诊
  • 简介:摘要1例35岁女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因出现肺部感染给予胰岛素、美罗培南、更昔洛韦以及纠正酸中毒、补液等治疗。因痰培养结果提示曲霉菌感染,停用更昔洛韦改为卡泊芬净;因患者体温峰值下降,停用美罗培南改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菌治疗前血和血钙分别为3.7和2.07 mmol/L,使用卡泊芬净第3、6、8、10天和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第2、3、7、9天,血和血钙分别为3.5和2.18 mmol/L、3.0和1.89 mmol/L、2.6和1.96 mmol/L及3.0和1.97 mmol/L。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继续给予卡泊芬净及补、补钙等对症治疗,2 d后血3.0 mmol/L、血钙1.96 mmol/L;停用卡泊芬净,改用伏立康唑,3 d后血3.8 mmol/L、血钙2.12 mmol/L。考虑低和低钙血症由卡泊芬净引起的可能性大。

  • 标签: 低钾血症 低钙血症 卡泊芬净
  • 简介:摘要家族性低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罕见,报告1个低性周期性麻痹家系,该家系患病成员均为男性,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反复低血,但发病频率、起病年龄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基因检测提示SCN4A基因变异(突变位点R669H)。该位点突变在国内所报道的家系中未见报道。通过该家系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家族性 突变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TREK-1是双孔背景通道(tow-pore domain K+ channel, K2P)成员之一,参与调控细胞静息膜电位等,有着多种功能特性。近年来研究表明,TREK-1在麻醉、疼痛、神经保护和抑郁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综合国内外TREK-1相关文献,简要概述TREK-1结构、功能、分布和调控,重点介绍TREK-1在上述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进一步阐述TREK-1在麻醉、疼痛、神经保护和抑郁领域的作用,可以更好地认识TREK-1在其中的病理意义,并有助于新药物的开发。

  • 标签: TREK-1 双孔背景钾通道 麻醉 疼痛 神经保护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每日膳食摄入量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2 248名在扶风县人民医院体检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连续3 d持续24 h膳食回顾法获得个人膳食的摄入量。同时进行体格检查和清晨空腹血样采集,根据膳食摄入量(mg/d)分为亚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膳食摄入量与MS的相关性。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平均每日膳食摄入量为(2 432.87±31.43) mg,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30.281, P=0.000)。男性吸烟比例、饮酒比例、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女性(χ2=467.068、478.304;t=16.726、14.844、4.313、5.267, P均<0.05);而女性MS患病率、腹型肥胖比例、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男性(χ2=4.700、12.005、30.280、5.170、5.946、3.543, t=6.116,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调查对象的每日膳食摄入量和MS发病率间无显著相关关系(OR=1.38,95% CI: 0.68~2.79, P=0.364)。当女性调查对象每日膳食摄入量少于3 600 mg时,每增加1 000 mg/d,其MS发病风险降低12%(OR=0.88, 95% CI: 0.83~0.98, P=0.002)。每日膳食摄入量增加时,MS的5个组成因素(腹型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均显著下降(χ2=75.02、22.09、146.00、25.54、14.68,P均<0.05),平均每个患者所患MS组成因素个数也显著减小(F=3 119,P=0.000)。结论每日膳食摄入量与女性MS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高膳食是MS的保护因素。

  • 标签: 膳食钾摄入量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血水平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5年7月期间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检测入院时血水平。出院后于2016年4~5月通过电话或查阅病例系统进行随访,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入院时血水平与出院后全因死亡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住院心衰患者941例,血<3.5 mmol/L患者占11.5%(108/941),血>5.5 mmol/L患者占1.5%(14/941)。入院时血水平越高的患者年龄较大,血压更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肾功能不全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Ⅳ级患者比例更高,出院时较少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P均<0.05)。出院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3.7个月,共有194例(20.6%)患者死亡。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体质量指数后,与入院时血4.0~5.0 mmol/L的患者比较,入院时血>5.0 mmol/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风险比HR 1.05,95%可信区间CI 1.16~2.38,P=0.03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血<4.0 mmol/L患者死亡风险无明显增加(HR 0.90,95%CI 0.63~1.29,P=0.557)。结论血紊乱是住院心衰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入院时高血可明显增加住院心衰患者出院后全因死亡风险。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钾 预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血异常的危险因素,构建CKD患者血异常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内科的520例CK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11月—2021年9月的416例CKD患者作为建模组,将2021年10 —12月的104例CKD患者作为验证组。统计并分析CKD患者发生血异常的危险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检验预测模型效果。结果416例患者中,血异常者129例,其中低血者101例,发生率为24.27%;高血者28例,发生率为6.7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高血压、是否使用利尿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类药物、阴离子间隙、血尿素及患者肾脏病饮食依从态度量表得分对CKD患者血异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最终构建的高血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0.775~0.913),灵敏度为92.3%,特异度为52.6%,最大Youden指数为0.602;低血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30~0.881),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52.6%,最大Youden指数为0.566。结论本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临床治疗和制订预防血异常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钾异常 高血钾 低血钾 风险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肥厚性骨关节病(primary 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PHO)是一种以杵状指(趾)、皮肤增厚及骨膜增生为主要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报告1例SLCO2A1基因的纯合突变c.1771C>T导致的PHO合并肾性失患者,其父母为近亲结婚,均存在SLCO2A1基因杂合突变,其弟弟有类似临床表现,也检测出SLCO2A1基因的纯合突变。

  • 标签: 骨关节病,原发肥大性 低钾血症 SLCO2A1基因
  • 作者: 刘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甘肃 白银730900
  • 简介:目的:探析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镇脑宁胶囊联合氯沙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 - 2022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抽取研究对象例数为80例,研究所采取的分组方式: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实施镇脑宁胶囊联合氯沙坦予以治疗,常规组实施氯沙坦治疗,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应在其治疗中实施镇脑宁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其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镇脑宁胶囊;氯沙坦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以识别心脏术后患儿中有可能避免的血清抽血检查。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三级医疗中心。对象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波士顿儿童医院CICU,住院时间≥4 d,且血清化验记录≥2条的所有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本研究收集了稳态相关变量,包括血生化、每小时摄入量、利尿剂和尿量。使用包括随机Forest分类器和超参数调试的成熟机器学习技术,本研究建立了根据患者最近血水平、用药、尿量和肾功能标志物预测患者血是否正常的模型。并根据不同年龄组别和最近一次化验的时间接近度建立了多种模型。使用独立测试装置评估模型预测性能。纳入的7 269次住院(6 196例患者)期间,平均每天测量血1次(IQR 0-1)。96%的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剂静脉利尿剂,83%的患者接受了一次某种形式的补充。本研究模型预测血正常的中位阳性预测值为0.900。血化验异常但被错误预测为正常的中位百分比为2.1%(平均2.5%,IQR 1.3%~3.7%)。血化验重度减低或升高,但被预测为正常的中位百分比为0.0%(IQR 0~0.4%)。27.2%(IQR 7.8%~32.4%)的样本被正确预测为正常,且有可能避免该次采血化验。结论机器学习方法可被用于准确预测危重患儿可避免的血化验。可减少的采样次数比例中位值为27.2%,以降低成本及感染或贫血风险。

  • 标签: 血清钾 电解质紊乱 静脉切开术 先天性心脏外科手术 机器学习 随机Forest分类 预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以识别心脏术后患儿中有可能避免的血清抽血检查。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三级医疗中心。对象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波士顿儿童医院CICU,住院时间≥4 d,且血清化验记录≥2条的所有患儿。干预措施无。测量方法与主要结果本研究收集了稳态相关变量,包括血生化、每小时摄入量、利尿剂和尿量。使用包括随机Forest分类器和超参数调试的成熟机器学习技术,本研究建立了根据患者最近血水平、用药、尿量和肾功能标志物预测患者血是否正常的模型。并根据不同年龄组别和最近一次化验的时间接近度建立了多种模型。使用独立测试装置评估模型预测性能。纳入的7 269次住院(6 196例患者)期间,平均每天测量血1次(IQR 0-1)。96%的患者接受了至少一剂静脉利尿剂,83%的患者接受了一次某种形式的补充。本研究模型预测血正常的中位阳性预测值为0.900。血化验异常但被错误预测为正常的中位百分比为2.1%(平均2.5%,IQR 1.3%~3.7%)。血化验重度减低或升高,但被预测为正常的中位百分比为0.0%(IQR 0~0.4%)。27.2%(IQR 7.8%~32.4%)的样本被正确预测为正常,且有可能避免该次采血化验。结论机器学习方法可被用于准确预测危重患儿可避免的血化验。可减少的采样次数比例中位值为27.2%,以降低成本及感染或贫血风险。

  • 标签: 血清钾 电解质紊乱 静脉切开术 先天性心脏外科手术 机器学习 随机Forest分类 预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