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原发性肝癌中>90%的患者病理学类型是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其中约60%的患者初次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因此,通过转化治疗提高此类患者的手术切除率,达到根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尤为重要。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灌注化疗为代表的血管介入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展示出较好的肿瘤反应率和手术转化率。笔者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深入分析血管介入治疗肝癌转化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其发展衍变过程及以其为核心的转化治疗策略。

  • 标签: 肝肿瘤 血管介入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 肝动脉灌注化疗 FOLFOX 转化治疗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行介入治疗的120例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按治疗疗效不同分为有效组71例与无效组49例,其中有效组男性52例,女性19例,年龄(53.16±8.47)岁;无效组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53.21±8.69)岁。两组患者于肝癌介入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行肝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CE-MRI、DWI检查,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肿瘤体积。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不同疗效组的ADC、Ktrans、Ve、Kep肿瘤体积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DC差值、Ktrans差值、Ve差值、Kep差值与肝癌肿瘤体积差值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DC、Ktrans、Ve、Kep评估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的价值。结果与介入术前相比,介入术后肝癌患者ADC值升高为(1.23±0.14)×10-3 mm2/s(t=10.970,P<0.05),Ktrans降低为(0.18±0.07)min-1(t=9.090,P<0.05),Kep降低为(0.31±0.06)min-1(t=11.829,P<0.05),Ve值降低为(0.40±0.05)(t=6.252,P<0.05),肿瘤体积降低为(10.67±2.48)cm3(t=26.683,P<0.05)。治疗有效组ADC差值、Ktrans差值、Kep差值、Ve差值、肿瘤体积差值分别为(0.35±0.08)×10-3mm2/s、(0.24±0.06)min-1、(0.47±0.12)min-1、(0.46±0.13)、(10.57±2.34)cm3,均比无效组更高(t=17.525、12.355、16.285、13.835、22.747,均P<0.05)。ADC差值、Ktrans差值、Kep差值、Ve差值与肿瘤体积差值呈正相关(r=0.474、0.495、0.375、0.365,均P<0.001),ADC差值、Ktrans差值与肿瘤体积差值相关性最高。ADC差值>0.380×10-3mm2/s时,ROC下面积(AUC)为0.953,95%置信区间(CI)为0.898~0.983(P<0.001),预测肝癌介入治疗疗效灵敏度为91.84%、特异度为91.55%;Ktrans差值>0.250 min-1时,AUC为0.933,95%CI为0.872~0.970,(P<0.001),预测灵敏度为89.80%、特异度为88.73%;ADC、Ktrans差值预测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的效能均较高(均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治疗反应的评价有重要临床价值,介入术前后的参数变化值可较直观地反映疗效,为疗效评估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数据,可有效指导肝癌患者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肝癌 增强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手术切除是实现肝癌根治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我国大部分肝癌患者初诊时即为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机会。近年来,随着局部治疗的进步、靶向药物的研发、免疫治疗的成功及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转化治疗应运而生,其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新焦点。部分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肝脏功能改善、剩余肝脏体积增大、肿瘤负荷减少,为序贯根治性手术提供了可能,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目前,靶向联合免疫治疗模式及局部联合系统治疗模式是国内常用、适用范围较广的转化治疗模式。笔者认为:随着转化治疗的理念不断拓展,如何优化多种治疗模式,筛选最佳受益患者,把握手术时机和指征,提高转化率,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仍需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标签: 肝肿瘤 转化治疗 肝移植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降期治疗 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护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8例作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风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危机事件、护理管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并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操作、护理记录、护患沟通、服务态度等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临床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风险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及危机事件的发生率,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不仅能够为临床医疗奠定基础,还可为日后临床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 标签: 风险护理 原发性肝癌 危机事件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晚期不可切除肝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到2020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初治不能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而应用综合治疗的3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综合治疗,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其中6例患者治疗效果评估为部分缓解,成功接受了手术;7例患者治疗效果为疾病稳定,无明显进展;21例患者治疗效果为疾病进展。结论对不同患者应用综合治疗能够使一部分患者实现转化手术获得根治性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综合治疗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阶段,往往预后较差。肝癌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消除、平衡、逃逸三个阶段密切相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广泛进展和应用,为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带来了明显转机。但同时,药物治疗的耐药性随之而来。肿瘤细胞对药物反应性较差,是严重影响临床预后的一大问题。本文对肝癌免疫治疗中先天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潜在发生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抗药性 免疫疗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世界近一半的肝癌发生在我国,靶向治疗和全身化疗治疗肝癌的疗效有限,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治疗策略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肝癌的成功,开启了肝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模式,包括联合靶向、化疗、放疗、溶瘤病毒以及另一种免疫治疗等多种策略。然而,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极大地限制了免疫单药及免疫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笔者阐述肝癌免疫治疗的相关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未来潜在的努力方向:鉴定有效的疗效预测标志物,精准定位受益个体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多学科高度一体化的患者全程管理;重视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研究,针对性研发药物及开发新的综合治疗策略;为实现肝癌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目标和任务而不懈努力。

  • 标签: 肝肿瘤 联合治疗 免疫检查点 靶向治疗 肿瘤微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肝癌脑转移的发病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0年至2020年间17例肝移植术后出现肝癌脑转移的受者。所有受者原发病均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细胞癌。移植前肝癌均超过米兰标准。免疫抑制方案术后早期为巴利昔单抗+吗替麦考酚酯+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s)+糖皮质激素,并逐步停用糖皮质激素及吗替麦考酚酯。3例受者肿瘤复发后接受了西罗莫司免疫治疗,并停用CNIs药物。其中1例同时使用索拉非尼抗肿瘤治疗。结果所有受者均合并其他脏器转移,包括16例肺转移(94.1%),5例骨转移(29.4%),6例肝转移(35.3%)。确诊脑转移后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1年累积存活率为29.4%。移植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1年累积存活率为64.7%。7例行脑转移灶切除手术受者中,2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死亡原因为脑出血。5例术后存活,最长存活时间为2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脑转移预后差。但通过早发现及合理治疗,能够延长受者生存时间,甚至取得长期生存。脑转移多伴有肺转移,发现肺转移瘤则提示需要关注颅内的病变情况。

  • 标签: 肝移植 肝细胞癌 颅内转移瘤
  • 简介:摘要肝内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胆源性肝脏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相较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方式,介入治疗,如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已在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现对常见胆源性肝脏疾病的介入治疗进行综述,为相应的临床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胆源性肝脏疾病 介入治疗 胆管细胞癌 胆管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癌胚抗原19-9(CA19-9)和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于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临床介入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根据介入治疗6个月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2例)和未复发组(38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IGF-1、TGF-α、CA19-9和AFP检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GF-Ⅰ、TGF-α、CA19-9和AFP水平;比较观察组中复发组和未复发组介入治疗后6个月血清IGF-Ⅰ、TGF-α、CA19-9和AFP水平,分析血清IGF-Ⅰ、TGF-α、CA19-9和AFP水平的相关性。绘制血清IGF-1、TGF-α、CA19-9和AFP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介入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IGF-Ⅰ、TGF-α、CA19-9及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F-Ⅰ、TGF-α、CA19-9及AFP水平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后6个月,复发组血清IGF-Ⅰ、TGF-α、CA19-9及AF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IGF-1与TGF-α、CA19-9、AFP呈正相关(r=0.832、0.841、0.712,P均<0.001);TGF-α与CA19-9、AFP呈正相关(r=0.756、0.825,P均<0.001);CA19-9与AFP呈正相关(r=0.817,P<0.001)。四项指标联合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6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8%、94.74%,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监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清IGF-Ⅰ、TGF-α、CA19-9、AFP指标,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判断患者病情是否复发,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准确判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α 癌胚抗原19-9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髂静脉狭窄或闭塞的介入治疗应用目前临床上如火如荼,但广大医生同道尚应在病因学上的诊断、适应证的把握、治疗方式的选择、获益人群的甄别及支架等器材的选择方面做冷静谨慎思考。本文探讨了髂静脉受压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关系、评价髂静脉受压程度及侦测静脉内粘连结构的有效影像工具及腔内治疗适应证的把握及支架类型的选择,供临床决策参考。

  • 标签:
  • 作者: 陆世鎏 姚建妮 袁观斗 何松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医科大学),南宁 530021 广西肝脏疾病免疫与代谢研究重点实验室,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癌症主要相关死亡原因之一,其首选治疗是手术,这是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唯一方法。然而,我国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初诊时处于疾病的中晚期,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转化治疗是近年来取得巨大发展的一项安全且有前景的治疗策略,其意义是将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或潜在可切除的肝癌转化为可切除的癌症,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延长长期预后的希望。结合文献复习及临床经验,我们总结了肝癌转化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细胞癌 转化治疗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小肝癌热消融治疗术后残留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5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07例单发最大径≤3 cm首诊肝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81例,女性26例;<70岁83例,70岁及以上24例。以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为治疗手段,4~6周后复查肝脏CT或磁共振成像(MRI)。根据有无强化判断肿瘤是否已失活,并通过术前术后的CT或MRI对照判断是否完全消融,以此评估消融疗效。观测指标主要包括患者一般资料、肿瘤位置及毗邻、消融方式、肝炎病史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消融残留危险因素。结果完全消融101例,残留6例,残留率5.6%。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临近血管结构、分化差、甲胎蛋白(AFP)≥200 μg/L为消融残留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化差为唯一独立危险因素(HR=2.26,95%CI 0.25~20.50,P=0.030)。结论肿瘤低分化是热消融治疗肝癌术后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部分患者应术后行严密随访,并多学科讨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小肝癌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 微波消融 术后残留
  • 简介:摘要我国是肝癌大国,近年来肝癌治疗方式越来越趋于综合性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消融、介入栓塞、放疗、化疗、靶向、免疫、肝移植等治疗。目前,肝癌手术切除率低是影响预后主要因素之一,肝癌术前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随着放疗和免疫治疗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快速发展,肝癌术前放疗及免疫独特的治疗效果逐渐被证实改善患者预后。故本文通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综述了肝癌术前放疗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术前放疗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动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原发性肝癌动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总有效85例,总有效率为73.28%。不同临床资料患者肿瘤最大长径、动静脉瘘、门脉癌栓、远处转移、假包膜、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1、12.76、19.16、8.54、7.30、7.71、9.41、4.08,P < 0.05或 < 0.01)。肿瘤最大长径、门脉癌栓、假包膜、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次数是影响原发性肝癌动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χ2=3.13、3.75、4.16、5.20、3.90、3.40,均P < 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动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明确高危因素,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风险,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该研究有显著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肝癌,原发性 立体定向放射 影响因素 最大长径 门脉瘤栓 假包膜 Child-Pugh分级 巴塞罗那肝癌临床分期 效果
  • 简介:摘要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医疗时代利用多组学、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筛选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全面评估肝移植后患者免疫状态、诱导免疫耐受,选择敏感药物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有效预防,重视复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将明显改善肝癌肝移植预后。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查阅相关研究成果,翔实阐述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旨在推动精准医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精准医疗 生物标志物 免疫耐受 预防复发 诊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