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连续收集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根据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信号强弱将患者分为A组(HVS<5分,53例)和B组(HVS≥5分,9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不同HV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侧支循环代偿分级、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和脑梗死体积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至MRI检查时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和饮酒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心房颤动占比(39.62%与20.62%)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4.65±2.54)与(12.87±3.27)]均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脑侧支循环代偿分级为(1.86±0.45)级,DWI-ASPECTS评分为(7.76±1.23)分,小于B组的(2.27±0.64)级和(8.25±1.34)分(P<0.05);A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为(54.28±12.34) cm3,大于B组的(25.67±8.63)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 FLAIR在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良好价值,患者的HVS评分越高预示脑侧支循环代偿越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脑梗死体积越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扩散加权成像 高信号血管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MR在肝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于瑞金医院接受PET/MR与上腹部增强CT检查的可疑肝转移瘤患者75例[男46例,女29例;年龄(58.9±14.3)岁],分别基于病灶和患者计算并比较增强CT、PET、MR与PET/MR诊断肝转移瘤的效能(McNemar检验)。结果75例患者共检出肝转移瘤病灶306处,其中45例(179处病灶)随访或病理证实为肝转移瘤。基于病灶的分析显示,增强CT、PET、MR和PET/MR的灵敏度分别为74.9%(134/179)、60.3%(108/179)、98.9%(177/179)和100%(179/179),特异性分别为96.9%(123/127)、100%(127/127)、92.9%(118/127)和92.1%(117/127)。PET/MR诊断效能高于增强CT和PET(χ2值:51.000和81.000,均P<0.001),但与M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P=0.368)。基于患者的分析显示,增强CT、PET、MR和PET/MR的灵敏度分别为82.2%(37/45)、84.4%(38/45)、95.6%(43/45)和100%(45/45),特异性分别为86.7%(26/30)、100%(30/30)、70.0%(21/30)和70.0%(21/30)。PET/MR与增强CT和PET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3.000和16.000,均P<0.05),但M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0,P=0.368)。结论18F-FDG PET/MR较单模态显像具有更高的肝转移瘤检出率;其整体诊断肝转移瘤的性能优于增强CT和单纯PET,但与MR相比无明显优势。

  • 标签: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脱氧葡萄糖
  • 简介:摘要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MRI是显示、诊断和评估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最佳无创性检查方法,3.0 T MRI已成为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MR检查的首选。因此,制定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3.0 T MR检查与诊断专家共识对提高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诊疗水平非常关键。本共识主要阐述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3.0 T MR检查方案、分析思路、诊断及评估要点,以期提升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疗水平。

  • 标签: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心肌应变成像技术逐渐发展为一项优于射血分数,且能够更准确评估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改变的方法,在精准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本文就磁共振心肌应变技术在心肌梗死评估及预后方面的应用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

  • 标签: 心肌梗死 磁共振成像 心肌应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变化情况,明确MR定量磁化率成像(QSM)技术在PD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PD的患者39例(PD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年龄47~80 (65.44±9.78)岁。根据改良Hoehn-Yahr分级将患者分为早期PD组(23例)及中晚期PD组(16例),另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均进行QSM扫描,测量各组中脑左右两侧黑质和红核的磁化率,取平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PD患者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磁化率的变化特征,并与PD的临床诊断、分级和病程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中脑左右侧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变化与临床肢体运动障碍症状侧的关系。结果PD组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073±0.017)×10-3对(0.058±0.028)×10-3,t=-2.125,P=0.043;(0.094±0.020)×10-3对(0.072±0.035)×10-3,t=-2.605,P=0.015]。PD组的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与Hoehn-Yahr分级无显著相关性(r=0.051,P= 0.759;r=0.045,P=0.788);黑质的磁化率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r=0.420,P=0.008),红核的磁化率与病程无相关性(r=0.241,P=0.130)。PD组的中脑左右侧黑质、红核的磁化率变化与患者临床发病时肢体运动障碍症状的表现无显著相关性(黑质:F左=0.661,P左=0.421;F右= 1.153,P右=0.290。红核:F左=0.006,P左=0.940;F右=0.109,P右=0.743)。结论QSM技术能够测量中脑黑质及红核的磁化率,并间接反映脑内铁沉积情况,对PD诊断及病程评估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定量磁化率成像 黑质 红核 铁沉积
  • 作者: 何旭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600
  • 简介:目的:分析并比对CT诊断MR诊断在腰椎间盘突突出诊断中具备的优势及检出率。方法:将2022年全年覆盖改范围内就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遴选行40例行CT诊断患者与40例行MR诊断患者,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相关征象检出结局。结果:针对神经根压迫、硬膜囊压迫、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等征象来说MR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针对椎间盘积气、钙化与椎间盘游离等征象来说CT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除椎间盘变形征象外其他征象CT与MR的检出率间经统计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CT诊断MR诊断对腰椎间盘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意义,其中MR对于多数腰住键盘征象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数据与影像支持。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诊断价值;CT;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精神影像用于精神疾病初筛及分型的诊断效能,拟阐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MR精神影像检查,且基于《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做出临床诊断的144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前期研究基础,分别构建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这4类精神疾病基于灰质体积的结构影像诊断模型。对于临床怀疑精神疾病的120例患者,对比影像结果及影像诊断模型中涉及的灰质体积改变脑区,计算相似度,选取相似度最高且大于50%的对应疾病作为患者的影像诊断,若无相似度大于50%的对应疾病,则认为其未见典型精神障碍脑改变模式;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分别评价MR精神影像用于这4类精神疾病初筛及分型的诊断效能。对于临床诊断为痴呆疾病的24例患者,分别统计常规MRI及MR精神影像检测到典型脑萎缩的患者所占比例。结果MR精神影像用于初筛这4类精神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度分别为86.6%(84/97)、69.6%(16/23)、0.56、83.3%(100/120);用于检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准确度分别为77.8%(28/36)、69.0%(58/84)、0.47、71.7%(86/120),58.8%(10/17)、91.3%(94/103)、0.50、86.7%(104/120),42.1%(8/19)、96.0%(97/101)、0.38、87.5%(105/120)和24.0%(6/25)、100%(95/95)、0.24、84.2%(101/120)。临床诊断为痴呆疾病的患者中,常规MRI及MR精神影像检测到典型脑萎缩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8.3%(14/24)、91.7%(22/24)。结论MR精神影像实现了精神疾病脑灰质结构改变的可视化和可量化,尽管尚不能作为单独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但在提高精神、认知疾病诊断的时效性及客观性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精神疾病 痴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心脏磁共振组织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tracking,CMR-TT)技术定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与心肌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所致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肌功能,并分析其心肌应变改变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15例心肌淀粉样变性患者(CA组)和30名正常对照者(NC组)资料,应用CMR-TT技术及CVI42后处理软件测量心肌整体及节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周向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等常规应变参数数值及相对心尖应变(relative apical sparing of strain,RAS),定量评估心肌整体及局部运动情况。结果NC组、HCM组、CA组间各应变参数数值依次递减,且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除NC组与HCM组心尖段周向应变(apic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A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心尖径向应变(RASRS)、相对心尖周向应变(RASCS)、相对心尖纵向应变(RASLS)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组与NC组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基底段径向应变(basal radial strain,BRS)、基底段周向应变(bas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BCS)、基底段纵向应变(basal longitudinal strain,BL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71、0.77、0.90、0.73、0.78 (P均<0.05),BRS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参数。HCM组与CA组的RASRS、RASCS、RASL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75、0.71 (P均<0.05),对HCM与CA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结论CMR-TT可以用来评价心脏整体及局部功能运动情况,HCM心肌应变均存在减低,HCM基底段应变下降明显并BRS存在较大的诊断价值;CA患者的心肌应变较HCM患者下降更为明显,相对心尖保留模式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相对心尖RS诊断效能最佳。

  • 标签: 心脏磁共振 心肌应变力 肥厚型心肌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多模态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比较不同模型鉴别诊断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14例患者共115个肺结节的MR平扫影像资料。提取基于T1WI图像、表观扩散系统(ADC)图像及T2WI图像的纹理特征,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近邻(KNN)模型。为控制建模特征数量降低模型不可解释性,选择性对超参数模型下部分参数手工修改得到的新模型为模型a。114例病例轮流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混淆矩阵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模型鉴别诊断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效能。结果基于T2WI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验证集中LR模型鉴别诊断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F1分数为0.57;基于T1WI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LR和SVM模型鉴别诊断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AUC较高,分别为0.77、0.78,部分参数手工修改得到的新模型(LRa、SVMa)鉴别诊断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准确度分别为0.67、0.70,AUC均为0.72。基于ADC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各模型鉴别诊断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AUC及准确度均低于0.70。结论多模态MR影像组学对肺结节和肿块良性与恶性的鉴别存在一定价值,以基于T1WI模型表现最优。

  • 标签: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MR多模态成像对肿瘤样脱髓鞘病(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TDL)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间可疑诊断TDL患者病例共39例,包括患者临床信息和多模态PET/MR图像。在影像工作站上通过勾画病灶感兴趣区测量所有39例病灶的影像学参数,包括标准摄取值(standard uptake value,SUV)、病灶代谢体积、糖酵解总量、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每种影像指标的诊断效能,其次采用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指标,将这些指标联合起来计算其综合诊断效能。结果TDL组SUVmax和SUVmean均显著高于非TDL组(13.65±2.31 vs. 10.03±1.96,P=0.028;8.30±0.58 vs. 6.25±1.53,P=0.023)。TDL组的ADCmean高于非TDL组(1.10±0.13 vs. 0.86±0.51),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ROC分析显示SUVmax、SUVmean和ADCmean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2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738~1.102;0.940,95% CI:0.791~1.089;0.960,95% CI:0.843~1.077,P值均<0.001]。联合指标(SUVmax+SUVmean+ADCmean)的AUC为0.973,95% CI:0.886~1.023 (P<0.001)。结论18F-FDG PET/MR多模态成像对临床TDL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肿瘤样脱髓鞘病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性评估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以及诊断效价,探讨静音MRA在颅内动脉瘤病变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断疑似脑血管病变患者27例,共有动脉瘤病灶32个。所有病例于CTA检查前同日行3.0 T MRI扫描。两名神经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静音MRA及时间飞跃法(TOF)MRA图像质量(信号均匀度、病灶显著性、静脉信号或干扰以及诊断可信度4个方面)进行评估(采用四分法)。定量测量脑动脉瘤瘤体长径值,并根据动脉瘤长径将动脉瘤分为微小动脉瘤组(长径≤3 mm)和较大动脉瘤组(长径>3 mm)。两种MRA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验分别评估两种MRA与CTA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2个颅内动脉瘤病灶中,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的信号均匀度分别为3.38±0.49、3.00±0.62,静脉信号/干扰分别为3.77±0.42、2.65±0.4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1,P=0.02;Z=-5.69,P=0.01)。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的病灶显著性分别为3.19±0.56、3.15±0.46,诊断可信度分别为3.27±0.44、3.12±0.5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关于动脉瘤长径的测量,微小动脉瘤组内静音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呈极高度一致,ICC (95%可信区间)为0.94(0.82~0.98),TOF 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呈高度一致,ICC(95%可信区间)为0.72 (0.30~0.91);较大动脉瘤组内,静音MRA、TOF MRA测量结果与CTA结果之间均呈极高度一致,ICC (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8 (0.95~0.99)、0.95(0.87~0.98)。结论与TOF MRA相比,静音MRA可以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和准确率,且与CTA具有更高的一致性,有望进一步常规应用于临床。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鉴别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MR弹性成像(MRE)测得肝、脾弹力值及其联合模型对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04例慢性肝病患者,行腹部MRE检查,测量肝、脾弹力值(kPa)。所有患者经肝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肝纤维化分期(F0~F4)。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肝、脾弹力值在不同纤维化级别间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肝、脾弹力值联合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肝、脾弹力值及两者联合模型分别诊断肝纤维化(≥F1)、显著肝纤维化(≥F2)、进展期肝纤维化(≥F3)和肝硬化(F4)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肝、脾弹力值在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058、32.890,P均<0.001)。肝、脾弹力值均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s=0.89、0.69,P均<0.001)。肝弹力值诊断≥F1、≥F2、≥F3的AUC分别为0.91、0.97、0.93,脾弹力值分别为0.81、0.82、0.85,肝弹力值的AUC均高于脾弹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3、4.085、2.314,P=0.022、<0.001、0.021)。肝、脾弹力值诊断F4的AUC均为0.95。肝、脾弹力值联合模型诊断≥F1、≥F2、≥F3和F4的AUC分别为0.92、0.97、0.93和0.96,与对应肝弹力值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E测得肝弹力值对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效能优于脾弹力值。肝脾弹力值联合诊断模型略提高早期纤维化诊断效能,但与肝弹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弹力值有望用于肝硬化的诊断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肝纤维化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11 PET/MR多参数多模态功能成像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效能。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疑似或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9岁),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68Ga-PSMA-11 PET/MR检查。以感兴趣区(ROI)方法在融合图像上半定量分析肿瘤放射性摄取,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表示,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并计算肿瘤组织PSMA表达负荷(SUVmean×MTV);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b=1 500 s/mm2)测取ROI的ADC值。以病理结果为参考评价68Ga-PSMA-11 PET/MR在术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及对临床分期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放射性摄取、PSMA表达负荷、ADC值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病理检测45例患者中,前列腺癌38例,其中12例发生转移;前列腺增生(BPH)7例。68Ga-PSMA-11 PET/MR检测出39例前列腺癌,其中1例为假阳性。68Ga-PSMA-11 PET/MR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38/38)、6/7、97.4%(38/39)、6/6、97.8%(44/45)。前列腺癌肿瘤常呈局灶性放射性摄取,T2加权成像(WI)呈低信号,弥散受限;BPH常呈轻度不均匀摄取,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漫信号不均。前列腺癌的SUVmax明显高于BPH (24.66±19.21与4.97±2.13;t=5.208,P<0.001); ADC值明显低于BPH[(0.91±0.37)×10-3与(1.08±0.24)×10-3 mm/s2;t=2.816, P<0.05]。前列腺癌的SUVmax、PSMA表达负荷与PSA值呈正相关(r值:0.42和0.71,均P<0.05);ADC值与PSA值呈负相关(r=-0.37,P=0.013)。结论68Ga-PSMA-11 PET/MR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早期分期有明显优势。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表面线圈高分辨MR扫描在原发性面神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15年5月—2019年10月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面神经肿瘤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5~56(34.9±11.7)岁。术前均行面部微小表面线圈局部高分辨3 T MR扫描及面神经曲面重建(方法A),同时行常规头线圈MR平扫及增强扫描(方法B)。(1)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成像所显示的肿瘤的位置、累及范围、形态、生长方式以及信号特点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最大径测量值。(2)以反映肿瘤与面神经关系的特征性的面神经出入征阳性为面神经肿瘤的MRI诊断标准,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MR扫描方法诊断面神经肿瘤的准确率。结果(1)两种成像方法显示肿瘤位置、范围、形态一致,但与方法B相比,方法A肿瘤范围的显示更为直观。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所有肿瘤均累及面神经2节段及以上;肿瘤中心位于内听道处1例、迷路段1例、膝状神经节区6例、鼓室内5例、乳突区1例、腮腺区2例;形态表现为7例不规则形、表面分叶状或菜花状,5例呈类圆形,4例呈蘑菇形。(2)方法A测得肿瘤最大径为8 ~33.5 (18.9±7.9) mm,方法B为8.5 ~32.5(18.8±7.85) mm,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1, P>0.05)。(3)方法A肿瘤信号与面神经信号接近,有囊变者信号不均匀;方法B肿瘤T1WI以等信号、稍低信号为主,T2WI呈高信号、稍高信号,有囊变者信号不均匀。(4)本组16例患者采用方法A所得MRI显示面神经出入征均为阳性,方法B仅有4例面神经出入征呈现阳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6/16和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使用微小表面线圈面神经高分辨MRI结合曲面重建技术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肿瘤与面神经关系,提高原发性面神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面神经出入征对原发性面神经肿瘤的MRI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面神经疾病 面神经肿瘤 磁共振成像 微小表面线圈 曲面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循证医学评估MR波谱(RS)在预测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型的诊断性能。方法系统检索Ovid-MEDLINE、Web of Knowledge和Google Scholar数据库,获得MRS诊断胶质瘤IDH突变的临床研究文献,时间至2020年1月。采用Stata和Meta-Disc软件评估MR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基于I2进一步评估研究异质性。Deek's漏斗图验证该研究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最终10篇符合纳入标准,森林图显示MRS精确诊断胶质瘤IDH分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9(95%CI为0.7~0.95)和0.84(95% CI为0.66~0.93)。曲线下面积0.93。敏感性和特异性I2均<70%,提示该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回波时间(TE)长短是影响异质性主要因素。漏斗图证实研究中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P>0.05)。结论MRS是唯一能术前通过检测2-羟基戊二酸来预测胶质瘤IDH类型的影像技术,具有很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长TE采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预测IDH突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胶质瘤 异柠檬酸脱氢酶 2-羟戊二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引导的Unity放疗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临床试验入选24例患者,按治疗部位分为头颈组、胸腹组、盆腔组、脊柱组和肢体组,总共384个治疗分次。在无外置激光的情况下进行摆位,统计在线治疗流程中不同阶段所需时间和每个分次的配准误差。每周利用MR几何形变模体检测MR图像几何形变大小。并利用ArcCheck对参考计划、在线计划及离线计划进行剂量验证。结果头颈组、胸腹组、盆腔组、肢体组、脊柱组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29.1、27.6、26.6、25.6、32.0 min。5个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头颈组(0.08±0.06)、(0.16±0.13)、(0.08±0.05) cm,胸腹组(0.23±0.18)、(0.50±0.47)、(0.12±0.1) cm,盆腔组(0.25±0.19)、(0.32±0.25)、(0.11±0.09) cm,肢体组(0.46±0.38)、(0.26±0.26)、(0.13±0.07) cm,脊柱组(0.33±0.30)、(0.34±0.23)、(0.08±0.06) cm。在中心区域MR几何形变大小在0.3 mm以内,直径500 mm的球体区域内形变大小在2.1 mm内。所有参考计划、在线计划、离线计划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7.92%、97.84%、94.58%。结论MR引导放疗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但MR引导的Unity放疗系统流程较为复杂,各部门的协同性对治疗的影响较大,还需进一步优化。

  • 标签: 摆位误差 恶性肿瘤/MR引导放射疗法 Unity加速器
  • 简介:摘要探讨MR小肠造影(MRE)对肠白塞病的诊断价值。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确诊的6例肠白塞病患者,分析其MRE征象。6例患者在MRE上均表现为回盲部深大溃疡伴肠壁息肉样增厚,病变肠壁扩散受限,均无肠腔梗阻征象。1例患者回盲部邻近腹膜轻度增厚并强化程度增高,手术证实为回盲部溃疡穿孔。本研究表明MRE能无创性定性评估肠白塞病,及时发现穿透性并发症。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炎症性肠病 磁共振成像 小肠造影
  • 作者: 栾炜 陈飞 张扬 赵辉 朱小倩 陈文倩 孙艺 闫娴 王正阁 张鑫 青钊 张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9-05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04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南通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影像科,盐城 224005,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 南京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南京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影像科,南京 210008 南京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南京 210008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部核团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不同运动亚型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47例PD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按照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运动功能评分,将47例PD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30例和非震颤为主型(NTD)组17例;另外选择同期受检且无认知障碍者24例为正常对照(NC)组。对两组PD患者及NC组进行常规MR平扫及DTI检查,测量各受试者双侧黑质、红核、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壳核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系数(DA)和径向扩散系数(DR)。比较各核团DTI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分析存在TD和NTD组间差异的DTI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TD和NTD的鉴别诊断效能,以及这些参数与PD病程、Hoehn-Yahr(H-Y)分级、UPDRS评分、震颤评分和非震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TD、NTD两组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均低于NC组(P值均<0.05),其中黑质和尾状核头FA值在TD和NTD组分别为0.49±0.08、0.56±0.08和0.22±0.04、0.19±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TD组尾状核头MD、DA和DR值分别为(0.72±0.04)×10-3 mm2/s、(0.90±0.05)×10-3 mm2/s和(0.65±0.02) ×10-3 mm2/s,均高于NC组的(0.67±0.04)×10-3 mm2/s、(0.84±0.05)×10-3 mm2/s和(0.60 ± 0.03 )×10-3 mm2/s,且MD和DA值高于TD组的(0.69±0.05)×10-3 mm2/s和(0.85±0.05) ×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黑质FA值和尾状核头FA、MD、DA值联合应用鉴别TD和NTD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96、88.2%、80.0%和0.682,其中AUC值明显高于各参数的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黑质FA值与病程、UPDRS Ⅲ评分和震颤评分呈负相关(r=-0.484、-0.343和-0.618,P值均<0.05),尾状核头FA值仅与UPDRS Ⅲ评分和非震颤评分呈负相关(r=-0.359和-0.384, P值均<0.05),尾状核头MD和DA值与H-Y分级、UPDRS Ⅲ评分、非震颤评分呈正相关(r=0.392、0.444、0.486和0.371、0.404、0.467, P值均<0.05)。结论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脑深部核团DTI参数存在差异,并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联合应用黑质和尾状核头多个DTI参数鉴别TD和NTD比单独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 标签: 帕金森病 神经核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