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汉娜·阿伦特在《论革命》一书中深入考证了"革命"这一概念的起源与流变,揭示了革命概念不是马克思的发明创造,它在西欧思想史上有极其复杂的演变过程,现代意义的革命概念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它与传统的革命概念大相径庭。但是,阿伦特并没有进一步考证革命概念这一转变的思想史根源,这恰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以发展概念的演变为背景视域才能得到深入理解。

  • 标签: 视域 法国大革命 发明创造 思想史 马克思 考证
  • 简介:军队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天然存在并进行着政治传播活动。"主义"与"武力"通过不同形式结合起来,既确保了统治阶级对武装力量的控制,又通过武力运用推广、维护了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军队意识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反映了军队政治传播的过程和功能。

  • 标签: 军队 政治传播 意识形态
  • 简介:在中西方国家发展进程中,由于中西方在历史、文化、政治传统、法律制度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国情、军情的差异性决定了中西方国家在党军关系发展进程上截然不同.

  • 标签: 中国党军关系 西方党军关系
  • 简介:任何执政党和政府都不会允许高度无政府主义的混乱局面长期存在。"文化大革命"使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党和政府机构已不能作为全国性的组织发挥作用,国家通过军队来控制全国的局势,履行党政机关最基本的职能,军队全面长期地接管地方工作。在这场政治运动中产生的"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体制,囊括了党政权力,替代地方各级党政机关的权力机构,是战争时期党政军一元化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有了统一的权力机构比无政府状态的天下大乱是一个进步,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稳定"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既定格局。军队革命委员会的组建和其权力体系中都占主导地位,军队成为"稳定"秩序的提供者。

  • 标签: 军事管制 中国共产党 革命委员会 军队
  • 简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建设人民军队过程中创立的最重要制度。这一制度产生于为实现中国现代国家政治整合而进行的激烈军事斗争,初始发动于国民党政党领军结构模式,形成于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艰难探索中,具有历史必然性。

  • 标签: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历史逻辑
  • 简介:如何有效掌握军队一直是执政者的首要任务。一般的政治体制都追求以文官政府来驾驭武装力量,但具体的党军(文武)关系模式不存在唯一性。西方国家奉行的"文人治军"模式与中国坚持的"以党领军"模式是在不同社会政治背景中衍生而来的具体模式。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的实质,有利于中国党军关系模式向世界证明她历史延续的生命力和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及其与西方有别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 标签: 党军关系 武装力量 文武关系
  • 简介:在政党政治时代,军队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政党倾向.实践证明,美国政党通过政府机构对美军实施了严密掌控;同时,美军官兵也积极地介入了美国政党政治过程.因此,美军也是-支典型的具有政党倾向的军队.当然,由于历史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美军的政党倾向有其独特的现实表现.

  • 标签: 美军 政党倾向 共和党 民主党
  • 简介:《政治与俄罗斯军队:1689~2000年的军政关系》一书的作者布瑞恩·D.泰勒(BrianD.Taylor),1964年出生,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公民与公共事务麦克斯韦学院的政治学副教授.之前,他是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助理教授.

  • 标签: 俄罗斯军队 政治学 麦克斯韦 公共事务 大学
  • 简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民主的快速发展、党内民主的日益完善,官兵民主需求的不断增强,给军队内部政治民主提出了新的要求。军队政治民主只有把创新着力点放在以政治平等为核心的民主范围拓展、以人格平等为核心民主的理念更新、以权利平等为核心的民主内容深化、以机会平等为核心的民主实践升华上,才能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使军队民主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 标签: 人民军队 政治民主 创新发展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军事与政治紧密互动,致使新政权建构的路径选择依赖于军队的全面介入。如"军政委员会"确定为新解放地区的政权组织形式、军事管制委员会成为接管的大中城市的政权机构、大批军队干部投入地方政权建设的洪流中,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合理的历史抉择。

  • 标签: 秩序恢复时期 政权建设 军事管制 军政合一
  • 简介:军队院校作为我军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技术、人才和学科专业等优势,承担着部分装备科研、生产任务。近年来,随着装备科研、采购、维修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军队院校为了适应装备建设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相继建立了装备研制、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有的还获得了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 标签: 质量管理体系 军队院校 军代表 装备建设 监督 产品质量体系
  • 简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是军事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当下,我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出现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政策制度落实陷入了困境。加快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法制化进程、重构军转安置组织机构、健全军转培训机制、完善保障服务机制,构建起中国特色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制度,以破解军队转业干部安置难题,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新时期 军队转业干部 安置制度 困境 路径
  • 简介:作为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结合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英语学习的特点,介绍了错误分析理论,并以所教授的消防院校生长干部学员英语冠词使用错误分析为实例,阐述错误分析在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 标签: 错误分析 生长干部学员 英语教学
  • 简介: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受到各级日益高度关注,如何辩证认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正确把握其发展规律,对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军队 信息化建设 辩证认识 质量效益
  • 简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萌芽阶段,在当时红军队伍成分复杂、环境恶劣以及“左”倾路线干扰等情况下,经过广大红军官兵的努力,军事文化建设仍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文章从军事理论文化、军事制度文化、政治工作文化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红军军事文化建设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特点规律。

  • 标签: 红军 军事理论文化 军事制度文化 政治工作文化
  • 简介:1927~1934年间,经过艰难努力,共产党建立了一支自己领导下的革命,并在组织制度层面基本实现了对这支军队的领导和控制。在以党领军的同时,党及其革命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也离不开军队的护持。这样,党军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共生关系。不过,这种共生关系,特别是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控制的稳定与巩固,并使其按党的意志行动,达到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目的,还有赖具体的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但相关档案资料透露出来的信息告诉我们,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内中共军队政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使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实践层面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存在区域性的差别,党对不同武装力量形态的领导和控制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问题和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党军关系的基本制度设计与具体实践过程也存在一些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军队 政治工作 共生关系
  • 简介:纵观我军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实践一以贯之。本文通过考察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这就是:贯注“进步的政治精神”;“广大地培养人才”;“放手发动群众”;发扬“三大民主”;“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这些对于当前军队建设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使之真正从哲学理性走向实践理性,提高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颇有裨益。

  • 标签: 革命战争时期 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 简介:201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为了深入学习领会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2011年9月8日到9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利用两天时间,以"武装力量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启示与现实挑战"为主题,为校区团政委政工研究班来自全军陆、海、空、二炮部队的27名学员组织实施了一次研讨课。

  • 标签: 学院 政治 南京 中国共产党 军队 马克思主义
  • 简介:范彬: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建军治军的根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正确把握中国革命特点、规律得出的科学认识.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您就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党领导军队的具体方式有过系统的分析,您是如何思考这个问题的呢?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政治制度 领导体制 军队 访谈录 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