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盛洪一.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民族主义是指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因生理或文化方面的特征而达成的一种身份的共识,而天下主义则是对整个人类的认同。从借奔论角度看,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策略;从经济学角度看,民族主义和天下主义各会达成...

  • 标签: 民族主义 天下主义 现代民族国家 自由贸易 文化策略 其它民族
  • 简介: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成了最近中国人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之一.一派人支持美国,他们支持美国的一切,不问具体细节,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另一派人反对美国,这里固然有同情弱者的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认为美国与中国有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因此,中国人关于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争论实际上还是中国人关于自己事务的长久以来的争论的延续。做一个粗陋的划分,前一派人主要是民主主义者,或曰人权主义者;后一派人主要是民族主义者,或曰族权主义者。我认为在这个长久以来的争论中,一些其实非常基本、非常简单的东西一直被搞混淆了,实在有必要借这个契机把这些简单而又基本的东西搞搞清楚。一.强权即公理仍是这个世界的墓本法则北约

  • 标签: 经济民族主义 南斯拉夫人 个人权利 梁启超 国际关系 族权
  • 简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关键在于治理权力。历史唯物主义权力理论认为,权力的产生和运行状况受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辩证决定,权力既可以为恶也可以为善。治理权力不能只局限于权力之间的制约等治标之策,更应从决定权力产生与运行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等方面进行治本,并发扬权力为人民服务的功能。标本兼治治理权力,才能有效保障人民主权、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标签: 历史唯物主义权力理论 治理权力 密切联系群众
  • 简介:“开会”,应当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活动形式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帝尧的时代,洪水滔天。尧召集“四岳”开会,让他们推举治水的人。尧和“四岳”,也就是四个部族领袖的高层会议,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峰会”了。

  • 标签: 历史 社会活动 司马迁
  • 简介: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 标签: 历史 政治家 政论家
  • 简介:社会主义研究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孙立平一.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极权主义范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术界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进行,加入这一研究领域的学者在不断地增...

  • 标签: 新制度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 极权主义 研究范式 现代化理论 利益群体
  • 简介:国庆前夕,一列由铁道部特批的专列,在严密的保护下驶进上海。400件价值连城的国务礼品,将向上海市民撩开其神秘的面纱。展示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历程,见证新中国外交辉煌成就,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务礼品展,于国庆前夕在上海大剧院拉开了帷幕。

  • 标签: 历史见证 新中国外交 上海大剧院 上海市民 外交事业 最大规模
  • 简介:我的脑海里反反复复地闪现着民国时期两个腆着大肚子的少妇形象。她们素不相识。甚至相互敌对,可她们的命运却是惊人的相似。我一直弄不懂她们为什么会从历史两个不同的角度走向几近完全相同的结局。

  • 标签: 历史 巧合 民国时期
  • 简介:《红楼梦》如果出现在《资治通鉴》里,也就一两句话:“贾贵妃,讳元春,入选掖庭,有才色,得幸,为贵妃。后以忤旨,薨,宫掖事秘,未知其由。有司奏宁国公、苇国公子弟横行枉法诸阴事,上震怒,夺爵,籍没家产。”——这样的描写,在“二十四史”里不知凡几。

  • 标签: 原因 历史 《资治通鉴》 “二十四史” 《红楼梦》
  • 简介: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杨平□[美]哈里·哈丁编者按:本刊执行主编杨平应美国新闻署邀请,于1997年5月23日~6月19日对美国有关机构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期间走访了许多知名机构和专家学者,如“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主席大卫·兰普顿、...

  • 标签: 美国外交政策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文化差异 自然条件 国际环境 人的历史观
  • 简介: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在,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且也成为苏联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逢迎拍马成了政治忠诚苏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等级鲜明的科层制官僚体系,而干部任命制、终身制更是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于上级掌握着对下级干部的录用、晋升与奖惩的权力,而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只是名义上的,这就在苏联直接促成了唯上的官场文化,即只对上负责,并赋以政治忠诚;而对下、对群众可以不负责

  • 标签: 苏联解体 形式主义 民主政治发展 干部任命制 镜鉴 官僚体系
  • 简介:平民主义与中国改革孙立平一.什么是平民主义?在政治学中,平民主义或称民粹主义是一个极为含混不清的概念。根据《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对这个概念的含义所作的阐释,Populism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可以译为人民党主义、民粹主义、民众主义以...

  • 标签: 平民主义 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 精英主义 知识阶层 社会动员
  • 简介:你的公司里,弥漫着个人、部门各自为政的本位心态吗?这种现象其实和中世纪的封建诸侯据地为王并没有不同,但是它却让客户付出代价,让公司无法提高竞争力。如何打破这种恶劣的企业文化?

  • 标签: 企业文化 公司 部门 客户 提高竞争力 本位主义
  • 简介:论民族主义的发展尹保云“民族主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有的学者在“民族主义”的标题下探讨国与国的关系,有的学者却探讨少数民族的分裂主义;加拿大魁北克法商人的独立运动,有人称之为“民族主义”,有人称之为“种族主义”;有的经济学家把“民族主义”作为“国...

  • 标签: 民族主义 国家意识形态 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 种族主义
  • 简介:在秘书工作中,有一项很少被人注意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就是努力辅助领导机关和领导层克服官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中,多次提及反对官僚主义的问题。他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时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问题较为严重”,“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他在谈到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时强调说:“必须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强迫命令。”江总书记的这些论述说明反对官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标签: 反对官僚主义 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理论 秘书工作 共产国际 领导制度
  • 简介: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地尊重马克恩主义,才是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了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其二是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只是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种精神,它还须是一种方法、一种能力、一种素养。对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坚持其实就是结合具体实践对其予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得以丰富和发展,同时还须遵循理论逻辑才能将其丰富和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能够发展成为理论,正确总结实践并提炼出的理论,必须与既有的理论相融洽。要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首先关注的应该是现实社会,应该通过致力于改变现实且推进社会的进步,并在改变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的幸福。

  • 标签: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
  • 简介: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工作意见》明确了重点整治的四个方面12类突出问题。

  • 标签: 集中整治 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 办公厅 印发 中纪委
  • 简介:王小东在2000年第5期《战略与管理》上发表了《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论》的长文。这篇文章回应了人们对“中国民族主义”者的一些疑惑。他说,“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绝不是所有中国的东西都赞成,所有西方的东西都反对”,“个人权利是目的,团结是手段”,“民族主义不但不反对,而且支持民主主义”,“中国的未来政治改革的大方向应当是民主制”.“中国的民族主义至少应该包含这样一个水平的公正和平等的诉求”,

  • 标签: 民族主义 民主制 政治改革 个人权利 反对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