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人口问题仍将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人口爆炸趋势虽然已经趋缓,但形势依然严峻。此外,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与发展、环境和资源分配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经过几十年努力,许多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就。世界人口增长率已由六十年...

  • 标签: 世界人口 人口老龄化 形势严峻 人口增长率 控制人口增长 全球人口
  • 简介: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达到一定高度的一种人口现象。国际上通常认为,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以上,则该地区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国内通常用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作为标准。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上海 总人口 人口规模
  • 简介: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全方位探索──评《当代人口迁移与城镇化》江流人口迁移流动与城镇化这两种人口变动现象背后都隐涵着深刻而丰富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后果。从经济角度而言,作为劳动力及潜在劳动力人口的迁移流动是市场经济中经济要素自由转移流动的需要,也是实现人力...

  • 标签: 人口迁移流动 人口城镇化 著作者 全方位 迁移人口 教育出版社
  • 简介:<正>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费用支出猛增,引起了各国政府及有关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以西方几个主要国家这方面的信息和动态为基础,来介绍、分析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发展方向。一、西方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支出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要迅速得多。例如,1960年至1983年之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作为整体,退休金公共费用平均从4.9%上升到10.3%,几个主要国家的增长情况为;法国从6.7%上升到14.3%,德国从10.6%上升到13.7%(基本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同步),意大利从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制度 国民生产总值 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简介:本文从现代协整理论出发,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实际工资与实际产出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及信息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在出生率、婴儿死亡率、实际人均工资、实际GDP之间,至少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对数序列均为非平稳Ⅰ(1)序列。长期来看,死亡率的降低将导致出生率的降低。此外,还证明了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 标签: 中国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的实证分析 死亡率 出生率
  • 简介:人口老龄化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现状、发展趋势及产生的影响,并借鉴了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采取的措施,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城市规划 国情 中国 活动场所 医疗保健
  • 简介:我国自秦汉以来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在封建制度造成的大战乱、大灾荒、大瘟疫、因而人口一减少的情况下建立的。各代之初,土地荒芜,人户流失,经济衰微凋弊,所以增殖人口成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的重要一环。促进人口再生产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史料,试就税收这一调节手段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作些粗浅探讨。

  • 标签: 中国 古代 人口发展 减免赋役
  • 简介:近代英国的农村人口流动早在工业革命初期就出现,"人们从乡村、教区不断向市镇迁移,以及从市镇向都市迁移;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大小城市,特别是大工业所在的城市中选定了住所"。这时的人口流动规模不大,而且城市的增长也不大。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纺织工业和采矿业发展起来,英国的西北部和中部地区逐渐

  • 标签: 农村人口流动 工业革命 近代英国 城市工业 中部地区 机器大工业
  • 简介:人口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影响程度的高低,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类型。一般而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数量增长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小,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程度便越高。所以,合理测定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对于正确评价经济发展的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那么如何科学地测定人口数量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呢?本文试给出一种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这方面测算和分析的方法。

  • 标签: 经济增长 因素分析法 经济发展 人口变动 人口数量 数量变动
  • 简介:本文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与养老金缺口的严重问题进行了概要的分析,并讨论建立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本文认为,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今后20年左右劳力资源丰富、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仍然较低的“人口红利”机遇,大力发挥我国在劳力密集型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努力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以应对2025年之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到来的严峻挑战以及扭转出生性别比与女婴死亡率大幅超常偏高的危险倾向。

  • 标签: 中国 人口老龄化 退休金 农村经济 养老保障 资源优势
  • 简介:沈阳作为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在其二次创业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掌握沈阳市老年人口的生活状况,构建适合沈阳市老年人口现状的养老保障模式,已经成为沈阳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 标签: 沈阳市 老年人口 养老保障模式 医疗保险 社区养老服务
  • 简介:生命周期储蓄是对亚洲近来出现的储蓄上升与经济增长现象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根据1952-1992年间对16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观察,一个国家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在我们重新估计的结果中,还不到Higgins和Williamson(1997)所报告的规模的四分之一,而他们假定滞后储蓄是外生的。但是,一般经济学常识和具体检验结果都表明,滞后储蓄很可能是内生的。尽管使用多种方法来进行估计,仍然没有发现当期储蓄与年龄构成之间存在重大的依赖关系。把一群人一生的储蓄看作是他们养育孩子的替代物,并且把导致年龄构成变化的生育下降的原因放进模型中,由此就可以对亚洲人口过渡和储蓄的一般趋势作出合理解释。

  • 标签: 人口结构 储蓄 中国 生育水平 消费水平 老龄化
  • 简介:主流经济学排除价值判断,在现实问题尤其是对穷人行为的解释上常常陷入理论的贫困状态.本文以穷人生存的现实状况为研究起点,论证了土地至上是穷人的文化理念,生存第一是穷人的理性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穷人特有的经营之道:在穷人的经济核算中,劳动力成本为零;穷人的经营目标是产量最大化;穷人的败德行为是他们的理性选择.

  • 标签: 穷人 行为选择 土地至上 生存第�
  • 简介:一、引言人民公社期间,我国实行城乡完全隔离的人口政策,使农村积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1978年改革开始时、农村中的隐性剩余劳动力人口数达1亿。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进城就业一直受到了限制。宋洪远、黄华波和刘光明(2002)对改革以来有关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的来看,改革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直受到政策的限制,尽管限制程度趋于减轻。彭代彦(2002(a))及彭代彦和川口雅正(2002)的分析表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施加的限制显着地妨碍了农民收入增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那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施加的限制是否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呢?本文利用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城市外来人口数据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 标签: 农村人口城市化 就业壁垒 农民进城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 简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分析,说明马克思所揭示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共有规律.中国失业人口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原因,也有中国自身的特殊原因.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做出正确选择.

  • 标签: 相对过剩人口 人口理论 失业问题 市场经济 人口结构调整 中国
  • 简介:一、吉林省人口现状及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1、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趋势减缓。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我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人口出生率在短短

  • 标签: 吉林 人口总量 劳动力资源 变动趋势
  • 简介:2006年10月17日下午,咨询中心“崇明县人口导出实施方案研究”课题组召开了课题讨论会。出席讨论会的有课题顾问凌耀初研究员、课题成员顾丽萍、刘文敏、季学明、李宗克、杨昕、段占朝等七人。

  • 标签: 咨询中心 课题组 讨论会 崇明县 人口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