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重点发展工业,要农业为工业输血.由此形成了工农产品之间严重的价格剪刀差,城乡生活水平差距拉大,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城市食品短缺等,国家便于1958年实行《户口管理条例》,严格控制农业人口迁往城市,最重要的手段是严格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从此"城里人"、"乡下人"、"本地人.、"外地人"的概念深入人心,给所谓的"乡下人"、"外地人"心理上投下了厚重的一层阴影.

  • 标签: 中国 小城镇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户籍制度改革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劳动力供给一失业均衡模型,引入住房价格和户籍歧视因素,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和户籍歧视减弱引致城市失业率上升的两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房价上涨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生阻碍,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引发城市失业率上升。户籍歧视减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房价波动和户籍歧视对城市失业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有效抑制城市房价上涨,十分重视和加强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促使农民工市民化。

  • 标签: 住房价格 户籍歧视 劳动力流动 城市失业
  • 简介:第一,强化国家(而非地方)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社会制度系统的整体设计和协同改革。无论是改革动因中价值理性的回归、"诺斯悖论"的破解,还是改革路径依赖的打破,以及改革方式中利益关联的改变,都有赖于国家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推进。

  • 标签: 户籍制度改革 关联影响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建设 制度系统 价值理性
  • 简介:我国实行户籍制度多年,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但作为一项特殊时期的社会管理工具,户籍制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着大规模人口流动,需要遵循“质”和“量”的原则,即符合社会公平,同时要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新时期的“中部崛起”政策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

  • 标签: 户籍制度 渐进式改革 社会公平 社会承受力
  • 简介:身份证、暂住证、居住证、边防证、新身份证、城市准入证……我们还有多少条自由名义下的“绳索”?!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要求是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然而,现行的不合理的户籍制度,不仅成为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农民及城市知识游民心头的一道硬伤,更成为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现实性体制障碍,同时也成了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性制约因素。

  • 标签: 户籍制度 “三农”问题 就业工作 农民利益 城市化 城乡差距
  • 简介:去年国务院曾发文:放松城乡人口流动的某些户藉管制。但某些大城市对国务院的一纸文件几乎是置之不理,理由是大城市特殊。可见当今我国的法令可行程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理由,让平民百姓无所适从。到今天,中国几十年延续下来的僵死的户籍制...

  • 标签: 户籍制度 中国社会发展 人口流动 自由流动 城市人 保甲制度
  • 简介:利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外来人口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状况对其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受访者年龄、性别、在本地居留时间、婚姻、收入等因素情况下,幸福感和社会融合对于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行业、职业和收入水平考察,发现好行业、高端职业和高收入的外来人口幸福感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增加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差行业、低端职业和低收入的外来人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提升外来人口幸福感入手增强外来人口户籍迁入城市意愿、促进外来人口在城市稳定下来并进而解决我国城市化问题的新思路。

  • 标签: 外来人口 幸福感 社会融合 城市落户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