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9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该国4月失业攀升至5年来高点,就业市场前景进一步恶化。这预示着尽管出口显现改善迹象,但家庭支出的疲软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数据显示,4月失业从3月的4.8%升至5%,就业申请比从0.52降至0.46,创十年来最低水平。

  • 标签: 失业率 日本 纪录 厚生劳动省 经济增长带 市场前景
  • 简介:多年来,中国在保持很高投资的同时,资本回报却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这在现有理论框架下难以较好地解释。本文以内生视角重审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构建了扩展的二元经济模型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本文模型放松了"知识溢出模型"对技术溢出效应的单位弹性假设,提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维持上升的资本回报所要求的"强条件"和"弱条件"。理论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因素使资本回报上升对技术溢出效应的要求降低为弱条件;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技术溢出效应满足弱条件。因此,劳动力转移与技术溢出效应结合是解释中国资本回报上升之谜的关键。

  • 标签: 农业劳动力转移 技术溢出效应 中国资本回报率
  • 简介:未婚人口比例上升,意味着为结婚而储蓄的家庭比例上升,从而提高家庭储蓄。通过分析与婚姻有关的变量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并使用199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用高校学生占所在省份人口比和城镇化作为未婚人口比例的工具变量,研究婚姻因素对家庭储蓄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逐年上升的男女未婚人口比例对储蓄具有显著正影响。这表明婚姻因素推动了家庭储蓄上升

  • 标签: 婚姻 未婚人口比例 家庭储蓄率
  • 简介:一个经济学家研究犯罪,在很多人眼里可以被批判为经济学的“帝国主义”,但实际上这一点都不奇怪。今年5月3号刚刚仙逝的著名社会经济学家GaryBecket就可以算是一个开创者:他因为带领经济学家进入了一些“本不应该”进入的世界,将人类行为纳入经济学分析中而获得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68年发表在joumalofPolidcalEconomy上的一篇名为《CrimeandPunishment:AnEconomicApproach》的文章开创了利用经济学工具分析人类犯罪行为的先河,从而被后来关于犯罪行为的所有研究所应用或引用。在他看来,潜在的犯罪分子也是一个经济人,他是否作案取决于作案的成本和收益,取决居于合法收入与犯罪获得的预期非法收入的相对大小。而预期非法收入的大小又由实施犯罪行为被抓住的概率、抓住后被惩罚的严厉程度以及作案后的收获所共同决定。因此,一个潜在的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前,也同样需要权衡和理性分析。这和一个企业家决定是否对某个风险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时的权衡是同样的道理。实际上,所有的社会科学如同自然科学一样,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不同的学科都在围绕着为解释现象而努力,只不过各自解释的对象有所不同而已。当一个学科的现象能够被另一个学科的工具所解释的话,这能够增进我们对于这些现象的理解,甚至能够因此而得出更加有效的政策建议,这种“帝国主义”又何乐而不为呢?

  • 标签: 治理政策 犯罪率 行为分析 经济解释 诺贝尔经济学奖 经济学家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本文在将搜索理论和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结合的基础上引入生产性政府花费,讨论了政府花费对就业和消费的影响。利用最一般的生产和效用函数,证明了均衡状态存在的唯一性。当失业工人和空闲职位的匹配是有效时,表示经济系统的四维动力系统存在一个稳定的二维流形。

  • 标签: 搜索理论 生产性政府花费 匹配函数
  • 简介:本文首先论述了失业保障制度在治理失业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周期性失业问题,但却是反失业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反失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接着通过一个社会福利博弈模型阐述了过高的失业保障水平对解决失业问题的负面的影响;最后对如何构建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 标签: 失业保障制度 反失业 效应 失业保障
  • 简介:环球经济表现持绩疲弱,最新公布欧元区、德国及日本2008年第四季的经济收缩情况进一步恶化,失业却持续攀升,各地推出的救市措施亦未见成效,政府不断为市场注入资金但彷如泥牛入海.信贷市场则继续萎缩,经济活动大幅放缓。整个投资环境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资金 ETF 金价 黄金 信贷市场 经济表现
  • 简介:我国目前失业既有体制改革方面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和人口方面的原因。此外,政府部门方面的问题、分配不公问题以及对技术进步的误解也对失业问题有影响。所以,应多方面分析失业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解决失业问题。

  • 标签: 政府 分配不公 技术进步
  • 简介: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劳动力供给一失业均衡模型,引入住房价格和户籍歧视因素,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导致城市失业下降和户籍歧视减弱引致城市失业上升的两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房价上涨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生阻碍,导致城市失业下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引发城市失业上升。户籍歧视减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上升。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房价波动和户籍歧视对城市失业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有效抑制城市房价上涨,十分重视和加强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促使农民工市民化。

  • 标签: 住房价格 户籍歧视 劳动力流动 城市失业
  • 简介: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毕业时未能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面临着直接的生存困难。一些学者多从失业保险角度分析,鲜见从构建失业救助政策模式角度提出建议。把该群体定义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并且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现状与原因,提出了构建针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救助政策的长远措施。

  • 标签: 大学生 失业原因 救助政策
  • 简介:建立失业预警系统,是政府有效控制失业、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举措.失业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预警方法、预警指标、制度安排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为了控制失业,政府应加强对失业的预测;应把控制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建立专职失业风险监测机构;改进失业和就业的统计口径,加强就业统计,等等.

  • 标签: 失业预警系统 中国 失业率 结构性失业 就业信息系统网络
  • 简介:目前国内外在运用失业定义进行失业或就业统计时至少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把无望就业者排除在外;二是把不充分就业排除在外。应当分层次设立失业的测定指标,设定标准失业,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失业指数,这样可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全社会的失业状态。在统计设计中还应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注重失业结构统计

  • 标签: 失业率 标准失业 测定
  • 简介:日本政府于1946年对生活困窘者实施了《生活保护制度;》1974年颁布了新《失业保险法》对具备一定资格的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给付,2010年3月又完成了对《失业保险法》的修订;2011年10月即将出台《求职者支援制度》对不适用生活保护和失业保险的失业者提供就业支援。由此,日本将形成一个以失业保险为主体、求职者支援制度和生活保护制度为辅助的失业保障体系。本文研究分析了日本失业保障体系的特点,取其精华,对今后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失业保险 求职者支援制度 生活保护制度
  • 简介:摘要:失业保险缓企稳岗就业是指企业在遇到经营不善或因故失业时,通过失业保险政策,将失业的员工暂时安置在企业稳定岗位上,帮助其渡过失业期间,直到企业恢复正常经营或为员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种政策有助于稳定社会就业,减轻政府和社会的失业压力,同时也能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减少员工流失和增加员工归属感。缓企稳岗就业的成功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同时也需要企业和员工积极适应和应对新的就业环境,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市场的竞争和变化。

  • 标签: 失业保险 援企稳岗 促进就业
  • 简介:自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闭引起全球恐慌.到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跌入谷底,GDP增长仅为6.2%,悲观论调盛极一时。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措施逐步发挥作用,二季度经济增长达到7.9%。三、四季度更是分别增长9.1%与10.7%。

  • 标签: 宏观经济 周期 GDP增长率 2009年 2008年 经济增长率
  • 简介:<正>长期以来,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把失业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失业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实,失业现象是工业化进程和市场配置资源变动过程中的伴生物,它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我国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并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全面客观地认识现阶段我国失业的性质,从而采取积极合理的就业——失业政策,很有必要对我国目前失业的特征——显性化趋势进行探析。

  • 标签: 显性化 失业者 农业剩余劳动力 显性失业 劳动力流动 边际生产力
  • 简介:我国正面临空前严峻的失业问题,除一般意义上的失业外,我国在目前特殊经济发展时期形成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尤其须着重加以解决。本文侧重从经济整体的调整着手分析了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调整措施。

  • 标签: 中国 失业问题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经济成份 再就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