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循环经济存在着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这会导致政府缺乏系统的金融政策、单一的投资主体以及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不足。政府义利观的冲突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以现代政府经济伦理学为指导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现有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力度,以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投融资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加大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力度,实现全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协调统一。

  • 标签: 政府经济伦理 循环经济金融支持 危害 义利观 解读
  • 简介:本文针对公司财务概念框架的讨论,在强调财务学科技术性和人文性双重特性的前提下,着重从行为和文化的视角探讨了财务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分别从财务学自一产生就是一门研究“财务人财务行为”的学问的这一立论,从生物学和文化学研究的两条路径方面以及从物质、精神、社会研究的这三个维度上,提出了构建财务行为学的设想。同时在对财务学“行为学转向”的分析当中,描述了技术财务“见物不见人”的学科困境,批评了行为财务“见人不见魂”的发展窘境,而要建设“见人又见魂”的财务行为学,本文提出需从奥派经济学寻求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设想。

  • 标签: 财务管理学 行为财务学 财务行为学
  • 简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NEG)强调劳动力为了节约购买产品的运输成本而倾向于转移至产品生产集中的地区(前向联系,ForwardLinkage)。本文主要关注的核心内容便是这种劳动力转移机制。文章在NEG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了1985~1990、1995~2000、2005~2010时段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这种前向联系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我们发现,NEG理论所说的前向联系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证实,并且劳动力的转移还受到预期工资、转移成本、气候、生活质量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发现为补充和完善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 标签: 新经济地理学 市场潜能 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集聚
  • 简介:政府公信力反映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满意程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公信力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向度。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经济建模技术,显著具有空间差异性的政府公信力完全可以纳入到空间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当中,这不仅可以深入探究政府公信力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而且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推演还可以进一步揭示出,政府公信力在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经济差异化的重要推进力量。

  • 标签: 政府公信力 区域经济增长 新经济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