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相对准确地科学估算中国宏观杠杆(债务余额/GDP),对于客观评估去杠杆进展和成效、把握去杠杆力度和节奏、积极稳妥有效推进去杠杆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中国宏观杠杆的测算容易出现五大问题,即数据源误取、多计债务项、漏计债务项、归类错误和重复计算。这些问题既影响对宏观杠杆绝对水平的准确测算,更导致难以及时捕捉去杠杆进程中的重大边际性变化,从而导致对去杠杆进展、成效和不足等关键事项的判断出现重大偏差。本文以2017年6月末中国宏观杠杆的测算为例,详细论述宏观杠杆测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原因及影响,提出了完善总杠杆和各部门杠杆测算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宏观杠杆率 去杠杆 债务余额 非金融部门 企业部门 居民部门
  • 简介:使用2000—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数据,本文发现,平均而言,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对企业全要素生产存在积极影响。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的"生产溢价"并非由政府挑选高生产企业所致。经济开发区主要通过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更低税收)提升企业生产。基于企业生产视角,经济开发区内的集聚效应并不明显。此外,我们还发现经济开发区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 标签: 产业政策 经济开发区 企业生产率
  • 简介: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拥有的资本金能够充分满足央行资本充足监管的要求,也能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存在,在央行采取紧缩性或者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使得信贷产生紧缩或者扩张过度,容易造成货币政策偏离稳健性效应,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在计量模型中引入广义信贷,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规模与资本充足显著性正相关;引入广义信贷后,信贷规模的波动对资本充足的敏感程度下降,特别是信贷变动对存款准备金反应程度显著性上升,表明货币政策本身对信贷变动的影响力度加强,有效降低资本充足对信贷规模的紧缩或放大的幅度,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 标签: 广义信贷 资本充足率 货币政策稳健性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互联网金融情绪指数与互金平台贷款违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网络借贷中存在显著的'反向挤兑'现象:当行业情绪变差时,新增订单的违约概率会上升;同时正在还款的订单的违约概率也会上升。情绪变好时也有相反的影响。以上结论在控制了行业景气水平、借款人个人特征信息后仍然成立。基于此我们建议平台动态调整借款人筛选标准;监管部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以及通过建立黑名单制或纳入征信体系等做法提高借款人的违约成本。

  • 标签: 网络借贷 情绪指数 反向挤兑
  • 简介: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采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域工业面板数据,利用扩展的CDM模型分析工业行业在回应环境规制时的创新行为差异,以及不同创新行为对工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不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对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考虑环境规制的情况下,研发强度仅对策略性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实质性创新对全要素生产(TFP)和绿色全要素生产(GTFP)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策略性创新对TFP和GTFP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发明专利创新才是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驱动因素。(3)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工业存在以"小发明""小创造"回应政府环境规制的策略性创新行为。从创新绩效来看,实质性创新能够促进三大地区的TFP和东、中部地区的GTFP,但是策略性创新只对西部地区的GTFP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环境规制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
  • 简介: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同时客观上也在不断推动企业升级。在逆全球化的思潮下,中国在出口市场上面临严峻挑战。从企业内产品配置视角分析了出口市场竞争如何影响企业生产,并给出了基于中国现实特征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企业的产品配置行为是企业应对出口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生产的重要机制,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时企业会更多选择集中于核心产品的出口,这一途径将提升企业生产;出口市场竞争对企业产品配置的影响具有显著异质性,私营企业出口产品集中度提高最多,外资企业次之,国有企业提高相对较少;考虑企业异质性后,对高出口密集度、私营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而言,企业通过改变内部出口产品配置来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进而提升生产的作用将更为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在出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会选择集中于核心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这能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再配置,对于企业生产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结论有利于加快培育我国出口竞争新优势。

  • 标签: 出口市场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产品配置 多产品企业 核心产品
  • 简介:合理的税制改革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营改增"能否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破解供需失衡、效率降低的结构性难题,亟待深入研究。在此背景下,利用"营改增"改革的政策冲击,基于上下游行业关联的视角,运用三重差分方法讨论了"营改增"对企业出口行为和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行业关联较为充分的企业内,"营改增"改革降低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促进了企业出口收入增加和出口利润的深化,但是对企业的出口宽化作用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营改增"对企业生产的提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研发、信息技术行业的生产效应较为显著,而交通运输、国有、政府补贴、融资约束的企业表现较弱。结论对推动增值税立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营改增” 出口 生产率 行业关联指数 三重差分方法
  • 简介: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对企业生产、出口固定成本和企业出口行为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应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企业不同出口行为选择仍符合生产排序规则;出口固定成本对企业直接出口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企业间接出口则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于直接出口企业来说,高生产能够弱化出口固定成本的出口抑制作用,高出口固定成本则会抑制生产出口促进效应的发挥,而对企业间接出口来说则相反。据此,认为出口促进不应只从企业生产角度入手,也应着力降低企业出口固定成本并发挥出口中介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生产率 固定成本 出口行为 异质性 自选择效应
  • 简介: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的影响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随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具有技术、知识密集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我国31个省级地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将高技术产业集聚细分为三类指标,从线性和非线性角度研究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外部性对劳动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劳动生产之间呈现倒“U”形的二次关系,其中,广东省高技术产业集聚专业化的正向效应最接近最大值,其次是上海市、江苏省和天津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多样化和市场竞争性与劳动生产之间呈现“U”形关系。

  • 标签: 产业集聚 市场竞争性 劳动生产率 高技术产业 集聚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