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民族理论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中华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观及民族自决权等民族理论。这些理论为新中国成立后,党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新中国建立后,疏通了民族关系;进行民族身份的识别;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的有形痕迹;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和核心。

  • 标签: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族理论
  • 简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无论人口的多少以及地区的大小都需要视为平等地位,而我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所以在民族问题上也一直号召平等、共存,并以此为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改善民族平等的政策,促进中华民族的稳定团结,为民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西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在西藏民族区域自治中引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同时也是根据西藏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党的民族政策 西藏 实践
  • 简介:文章认为,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民族团结教育是否有效果,就应当看受教育者是否对民族团结有正确的认知,对不同民族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是否将民族团结融入其价值观来指导实践,即受教育者是否对民族团结持有正确的态度。所以,从基于态度理论研究民族团结教育有效性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标签: 态度理论 民族团结教育 研究 重要性 必要性
  • 简介: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有四大史诗传世,它们分别是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赫哲族的《依玛堪》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玛纳斯》不仅流传于中国新疆,也流传于苏联和阿富汗的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区。《玛纳斯》广义指整部史诗,狭义指其第一部。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不同,史诗《玛纳斯》并非一个主人公,而是一家子孙八代人。整部史诗以第一部中的主人公之名得名。

  • 标签: 《玛纳斯》 少数民族 史诗 民族文化 《格萨尔王传》 《江格尔》
  • 简介:民族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有效途径。它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离了人民收入水平,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在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发展对策。

  • 标签: 民族文化旅游 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 简介:△国家扶贫办主任高鸿宾(右三)和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右二)在永顺县农村调查扶贫工作改革开放,祖国巨变,湖南以农业强省之势,勇赶神州大地前赴后继的浪潮,成为炎黄子孙的骄傲,然而,一个“西部”效应,使湖南首脑们颇为忧心动情———层峦垒嶂,莽莽苍苍,建州于1957年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全州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1%,耕地面积214万亩。湘西州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老即革命老区,1928年,贺龙、任弼时、王震、肖克等同志创造了长沙南岸的最后一块红色根据地,即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当时湘西州参军参战20多万人,留下英名的革命烈士有3600多人。少即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州总人口256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71%。边即边远地区,湘西州位于湖南西北部,与鄂、黔、渝两省一市交界。穷即贫穷落后地区,由于长期经济发展缓慢,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元,温饱线以下贫困人口60多万人,占当时农村人口的28%。1986年以湘西州为主的武陵山区被国务院定为全国十八个贫困区之一。湘西州所辖8...

  • 标签: 扶贫壮歌 民族扶贫 跨世纪民族
  • 简介:  那样的眼神,会让你的心灵震动.走近柯尔克孜族,首先打动你的,是他们的眼神.  不含任何矫揉造作的掩饰,没有任何杂质,坦荡清澈如阳光下闪光的清泉,毫不戒备的赤裸直白,好似直视你的内心深处.这样的直视,让久居都市的人,心中自忍不住翻搅一番.  ……

  • 标签: 民族柯尔克孜族 高原民族
  • 简介:天府可乐和姑娘的呵欠讲一个姑娘打呵欠的故事之前,先聊一聊竞争的话题,套用昆德拉的话,商品竞争的结果大约就是战胜者剥夺战败者的记忆过程,你原本是个著名品牌,後来你失败了,那会产生什么样的结局呢?一位港商来到北京一家国有餐馆里,要喝一杯“天府可乐”,那位漂亮的女服务员睡眼惺忪,神情茫然,没有作出明确的反应。港商再一次发问,女服务员打了一个呵欠,说,从来没听说过这种饮料。姑娘说的是事实,港商却目

  • 标签: 民族品牌 天府可乐 名牌 脊梁 呵欠 昆德拉
  • 简介:原生态民族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文化民族性和显著的地域性。对于全国的民族文化力建设,尤其以云南省为区域单位的民族文化力建设而言,原生态民族文化的转型则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 标签: 原生态 民族文化 产业化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