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之所以问题重大,是因为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甚至下降,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影响社会有效需求和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不懈地探索,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索和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问题显得更为现实和迫切。

  • 标签: 银川市 农业人口转移 小康社会 农村经济 农村教育 小城镇建设
  • 简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社会迈进的必然结果,大批的“农民工”——暂住人口,形成了我国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 标签: 特殊群体 暂住人口 农村富余劳动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国 现代化社会
  • 简介:一、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应忽视人口老龄化因素据联合国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

  • 标签: 老年人口 住房保障 人口老龄化 制度建设 人口数 联合国
  • 简介:摘要中国的农业、农村及农民,即三农问题,是维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要解决好这个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入手,阐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设施农业的发展。

  • 标签: 农业资源 经济发展 设施农业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在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住房保障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在分析我国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和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现行的几种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模式的优点与不足,并针对如何优化流动人口住房保障提出了思路和措施。一、流动人口住房现状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选择的住宿方式主要有六种:即旅店住宿、居民家中、单位内部、工地现场和租赁房屋,其中选择租赁房屋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50%。

  • 标签: 流动人口 住房保障 路径 租赁房屋 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
  • 简介:人口学意义的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从城市化运动所表现出的经济、社会、物质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来看,归根到底还是围绕着人口在城市空间的集聚过程展开。

  • 标签: 人口城市化 住宅市场 住宅需求 中国 农村人口
  • 简介: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整城市功能布局的重大建设工程,包括轨道通建设、重大工程动迁配套商品房基地建设、郊区新城与新市镇建设以及各类园区建设等。这些重大建设对于推动和引导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区向市郊迁移,缓解中心城区资源、环境压力,优化人口和产业布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通过重大建设实现政府优化人口布局的规划意图,还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

  • 标签: 上海市政府 人口布局 建设工程 城市功能布局 九十年代 园区建设
  • 简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在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同时,城市人口快速膨胀,常住人口已突破2400万,城市承载能力正面临巨大考验,城市运行风险骤增,社会对人口超负荷现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在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调控是题中应有之义。上海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和人口最多的特大型城市,应按照中央的要求,既要在“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发挥好自身作用,又要在“创新人口管理”、“严格控制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上作出新的探索,保持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 标签: 城市人口规模 调控对策 发展趋势 上海 城镇化建设 特大型城市
  • 简介:订单农业是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也是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换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已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及农村工作者广泛接受。本文试对其内涵、特点及发展作粗浅探讨。

  • 标签: 订单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 传统农业 市场农业
  • 简介: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人口环境因素是直接影响消费者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人口规模、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家庭规模和结构、人口的流动、人口的职业等。作为“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应注意其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对于房产开发商而言,也应关注人口环境的变化,并研究其变化趋势对住宅市场的影响,从而制订积极的营销计

  • 标签: 住房市场 住房需求 人口 住房开发
  • 简介:从日前召开的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2016年学术大会上获悉,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占总人口的17%;目前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导致的疾病负担超过疾病总负担的70%。2015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初步估算为472美元,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高的健康绩效。

  • 标签: 老年人口 疾病负担 医学科学院 性病患者 卫生费用 总人口
  • 简介:人户分离问题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难点。如果说人口流动是从“人”的角度提出的,那么人户分离就是从“户”的角度说的。这次人口普查的对象是“现有人口”加上“户籍人口”;登记方式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的。普查员要采用人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进行普查,不能像美国那样可以采用邮寄调查表方式进行。面对只有户籍人口资料的人户分离状况,无疑给户籍地的普查登记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 标签: 人口普查工作 分离问题 户籍人口 普查登记工作 人户分离 人口流动
  • 简介:芬兰、瑞典、荷兰是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居于前列的国家。为借鉴北欧诸国发展农产品加工贸易、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管理措施,以推进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上海市农委赴北欧农业考察团对芬兰、瑞典、荷兰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活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标签: 北欧 农业结构 农业生态环境 农产品加工贸易 农业科研体系 农产品附加值
  • 简介:农业原本是典型的农村活动,城市农业对于许多人来讲是新鲜的概念,通常也被理解为原始的、暂时的和不适宜的。其实,城市农业已有久远的历史。1649年,德国亚琛市城内和城边生产的鲜活畜禽和鱼类对于城市是必不可少的。在19世纪的中国,上千个大小城市出现了城市农业,事实上,城市农业对于世界各国城市居民来讲,具有深远的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意义,参与城市农业的城市家庭的比例,从北美洲一些大城市的10%到西伯利亚一些小城市和亚洲一些城市的80%,城市农民的大量出现不仅限于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 标签: 城市农业 从业主体 发展空间 城市系统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依靠科技进步,放手依靠农民改变落后面貌,“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 标签: 农业 现代化建设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人口的迁徙管理是我国人口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上海作为中国的第一大都市,建国以来基本实行的是严格控制外省市人口迁人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本地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上海加大了人口迁入的力度,

  • 标签: 人口管理 户籍人口 上海市 政策 20世纪90年代 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