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截至1996年末,中国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已高达65.9%。中国国有企业高负债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保持着低负债;改革初期企业负债水平缓慢提高;“拨改贷”全面实施之后负债率不断攀升。驱使中国国有企业走向高负债的具体因素突出表现在下列五大方面:(1)改革不配套,“拨改贷”与股票市场发展脱节;(2)企业行为非理性,盲目投资,片面追求规模扩张;(3)国有银行管理体制变革滞后,信贷失控;(4)企业资金效益不佳,积累相对不足;(5)企业破产机制不健全,破产率过低,大量连续多年严重亏损且资不抵债的企业苟延残喘。

  • 标签: 中国 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过度负债
  • 简介: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目标和指导方针。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真实性审计,促进国有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审计机关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职能,把深化国有企业真实性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一、搞好企业真实性审计是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当前,财经领域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会计核算不真实,财务收支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全面揭露企业财务收支中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审计 真实性审计 审计机关 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
  • 简介:十五大以来,我国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中迈出新步伐。各地在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工作中,按照中央的方针,从实际出发,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为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提高效益,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也见到了一定的实效。

  • 标签: 国有企业 多种形式 脱困 改组 提高效益 中小企业
  • 简介:所谓国有企业效益审计,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对其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业务活动的效益性审计,评价其效益的优劣,以促使企业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审计行为。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强化效益审计呢?笔者认为,应在正视问题,加强领导,努力做好有关工作的前提下,注重以下方面。

  • 标签: 效益审计 国有企业 企业财务收支 经济效益 效益性审计 业务活动
  • 简介:国有国有控股公司在审计结果表明,国有企业违纪违规现象依然严重,国有企业违纪违规问题屡查屡犯,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国有企业 违纪违规 成因
  • 简介:清理压缩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提质增效、瘦身健体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国企自身转型升级、优化结构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国有企业清理压缩实务为主要研究内容,切实分析国有企业在清理压缩工作上的难点及建议,以供参考。

  • 标签: 国有企业 清理压缩 方式 难点
  • 简介: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所面临的自身问题和挑战逐步凸显。本文就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发现的部分问题予以揭示,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保障措施,以促使国有企业调整结构、创新动力、管控成本、激励用人、提高效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国有企业 改革措施
  • 简介:<正>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开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校办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转换,尤其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逐步推行,国有企业正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对旧有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校办企业资本经营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标签: 资本经营 国有企业 生产经营 法人治理结构 资本营运 企业资本经营
  • 简介:一、国有企业激励约束问题的现状在我国,由于社会契约合同的制定、执行及解决争议过程中的不完善性和不规范性,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中许多经理阶层在履行委托代理契约时,过度谋取个人私利,不顾道德风险损害国家、社会利益,使国有资产处于一种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利用的状态,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贪污腐败风气的盛行。

  • 标签: 国有企业 约束问题 企业激励 委托代理契约 社会利益 国有资产
  • 简介:<正>现实经济环境中,国有企业税外负担问题,已成为企业界不堪承受的重负.国有企业苛杂有多重?钦州市审计部门最近对A厂、B厂及C厂两户盈利和一户亏损的国有企业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三户企业1996年销售收入共计8873万元,上交税金689万元,利润总额322万元;交纳各种收费154万元,占利润总额47.83%,占上交税金22.35%,平均每个企业税外负担达51.33万元,职工人均苛杂费负1,296.30元,相当于他们年工资收入的四分之一.税外收费主要表现为“两多”,即收费、罚款、摊派的来头多,名目多.来头有:工商、公安、税务、技术监督等执法监督部门;还有水电、教育、卫生、银行、建设、电视台、报社等公共服务行业及其主管部门;各种学会、协会.研究会等.向企业伸手收费的单

  • 标签: 国有企业 税外负担 钦州市 税外收费 利润总额 上交税金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建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体制的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发展规律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
  • 简介: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已近二十个年头.按照改革的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把国有企业改革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86年.主要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进行.扩大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这一阶段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试点为突破口,调整和明确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关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为

  • 标签: 国有企业改革 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老三会”与“新三会” 经营自主权 公司法
  • 简介:国有企业专职经济监督主体问题,是当前国家审计系统讨论的热点问题。1997年起,部分国有企业按要求要接受注册会计师年度报表审计。前不久国务院又颁布稽察特派员条例,要求国家重点企业接受稽察特派员检查。国有企业专职经济监督主体的多重化导致了国家审计系统内的争论,国家审计还要不要涉足国有企业审计领域,国家审计与其他专职经济监督主体的关系应该怎样摆布,本文拟在简要分析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国有企业审计主体模式和我国国有企业专职经济监督主体现状基础上,提出我们的粗浅看法。一、世界主要国家的国有企业审计主体比较目前,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审计主体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由国家审计机关负责审计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

  • 标签: 国有企业 国家审计机关 社会审计组织 内部审计机构 主体分析 经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