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在构建农业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00年~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农业增长质量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马尔可夫链模型,探讨中国农业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期内,农业增长质量呈稳步上升态势,农业增长质量的变异系数大致呈'M'型变化趋势,农业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从全国范围来看,农业增长质量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右移动,且波峰高度持续降低,波峰形态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右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右偏程度有减弱趋势;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农业增长质量的核密度曲线由双峰分布形式逐步演变为单峰分布形式,而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增长质量核密度曲线大体表现为单峰分布形式。(3)中国农业增长质量分布状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动态演进是一个平滑的过程,很难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农业增长的动态演进过程存在'马太效应',但随着考察时长的增加,'马太效应'有减弱迹象。

  • 标签: 农业增长 农业增长质量 经济增长质量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核密度估计 马尔可夫链模型
  • 简介:在分析粮食消费特征的基础上,基于1986~2015年中国城镇居民粮食消费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接消费与间接消费的替代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直接粮食消费与间接粮食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且肉、奶类对直接粮食消费的替代程度更为明显。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时应充分考虑到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确立'大粮食'观念,将间接粮食消费纳入国家综合粮食安全战略之中,以满足居民对粮食消费的多样化需求,确保粮食消费安全。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直接粮食消费 间接粮食消费 替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