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2018年12月20日,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农村贫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决议草案,这是联合国大会历史上首次就消除农村贫困问题通过决议。决议内容包括构建消除农村贫困问题基本政策框架,从基础设施建设、包容性金融、消除数字鸿沟、增加就业、推进高质量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减贫力度,制定农村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标签: 农村贫困问题 联合国大会 决议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我们有机会在2030年前将十亿人从赤贫中解救出来。2000年9月,147位国家首脑许诺说,他们将在2015年前使世界上极端贫困(以1990年贫困率为基准)的人口比例减半——这是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中最有价值而且神圣的目标中的第一项。这些目标很多都没有实现。像是将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将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等等,但是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实现了。

  • 标签: 贫困率 儿童死亡率 国家首脑 人口比例 贫困人口 联合国
  • 简介:长期的贫困会使人们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精神冷漠症”和“物质饥渴症”;贫困促使形成自尊心与自卑感都很强的双重人格;贫困也会导致贫困者形成柔弱与残暴的双重人格;贫困状态衍生贫困者既强烈追求“公有”,又强烈追求“私有”的两极心态;贫困状态会导致人与人之间信任度的降低;贫困者客观上会更加用心培育;社会资本;人口本身既是贫困者的负担,又是贫困者的“福利”;贫困容易诱发人们的机会主义心态;贫困者重感性、轾理性;缺乏自信,重视迷信,也是贫困者人格意识的一种表现;贫困本质上是一种循环;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靠外部启动,要依靠外部力量打破这种循环,使其进入另一种良性循环状态;要实现从外部启动,政府主导是关键。

  • 标签: 贫困 人格意识 脱贫
  • 简介:人文贫困的提出是贫困内涵和外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人文贫困包括缺少社会活动参与、被排斥在社会边缘;物质条件良好但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丧失健康生活的权利等。其具体可概括为知识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据此提出了社会救助的相应对策,强调教育救助、生产救助、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对解决人文贫困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人文贫困 能力贫困 知识贫困 权利贫困
  • 简介:针对依然存在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地方保护主义顽症,本文分别从地方企业利益和地方政府利益的角度,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揭示了它们实施地力.保护的内在驱动力,并尝试从制度改进的角度寻求消除地方保护的源动力的措施。

  • 标签: 财税制度 考核内容 独立司法 区域发展
  • 简介: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在智力支边扶贫座谈会上介绍,2003年我国未解决温饱(人均年收入637元以下)的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是改革开放之后扶贫开发首次出现反弹。

  • 标签: 贫困人口 扶贫开发 反弹 人均年收入 中国 增加
  • 简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主要特点是收入水平极低,而收入会影响微观消费行为。极低收入水平致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消费购买对象以质少质低的商品为主;相对于高收入群体,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所消费商品的种类范围非常狭窄,数量规模非常小。

  • 标签: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 消费行为 收入
  • 简介:对高校中的农村贫困生而言,由商业银行经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性缺陷问题,当前可以考虑发展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模式。

  • 标签: 国家助学贷款 农村贫困生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 简介: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过渡转型期。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在这种僵硬制度约束下,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国情特色的新问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民工正在走进相对贫困化与社会边缘化的制度性陷阱,帮助农民工走出陷阱,解决转移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大局,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 标签: 制度性陷阱 相对贫困化 社会边缘化 中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