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正>在长春读大学时,往返途经黄河,总想一睹她的风采,但都因天晚未能如愿,心里颇有憾意。也许注定有缘,终于有一天,我来到了黄河边,一来就是两年,在这里扎根、生长。九六年的那个夏天,我大学毕业了,省地税局把我派往黄河小浪底工作,小浪底是什么地方,我翻词了河南地图的每个角落也没有找到,但听说在黄河之滨,是个经济开发区,我便欣然前往了。来小浪底的那天,天阴沉沉的,飘着小雨,但我心情特别好,在我想象中,小浪底应该是个经济发达,热闹繁华的地方。一路上,我透过车窗欣赏路边的景致,当远远地一片起伏的山丘和“小浪底欢迎您”的巨幅招牌映入眼帘的时候,我才知道已经到达小浪底了。车在泥水横流的路上缓行,两旁人工削直的山壁和低矮的工棚默立雨中,只有呼啸而过的施工车辆和写着中英文的路标告诉人们这里还有现代文明。这就是小浪底?这就是我将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车驶上黄河大桥,人们都争着向外望,急湍的河水打着漩涡卷着泥沙咆哮东去,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慢慢地沉下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 标签: 黄河小浪底 母亲河 春作 经济开发区 治理黄河 现代文明
  • 简介: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今年60多岁了,还种有4亩地。我和妹妹多次劝她别种了,我们管她吃和花。母亲总是满脸不高兴地教训我们:“不要看不起这几亩地,要不是承包责任制分得几亩地,你们能吃饱饭?能上学?”3年自然灾害和人民公社给她留下了太多辛酸的记忆,母亲执意要种地,我们也只能随她。有时,她反而劝我们,“现在种地全都是机耕、机种,也不累,城里人没事逛公园,咱是农民,到地里转转,心里亮堂,身子骨也壮实”。

  • 标签: 母亲 农村变革 承包责任制 农村妇女 人民公社 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