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个体传播是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维度,其中尤其是个体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的关系,在当今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国际传播形势下,更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以姚明作为个例,利用语料库工具,挖掘姚明个体传播与国家形象传播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姚明个体传播与国家传播存在着一个双重传播模式,并分别呈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样式,借助姚明篮球明星的显性传播,中国国际形象在其中得以隐性传播。

  • 标签: 个体传播 国际传播 语料库
  • 简介:频发的雾霾是我国当下的公共健康危机之一。以公共危机的个体叙事为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秒拍、美拍和土豆中网友自制雾霾短视频(N=2009)发现:拍摄方式、出镜人物性别影响着网友自制短视频界定、表述雾霾,以及呈现的应对雾霾的行为。大多数视频都将雾霾视作危机,但未突出雾霾的危害性、成因以及应对措施,实则是对雾霾的浅层认知,淡化了雾霾危机。网友自拍多于非自拍,但倾向于利用'他者'或从'他者'身上出发寻找雾霾发生的原因,而不是从自身出发。不少视频以娱乐的方式讲述雾霾,但从科学的角度讲述雾霾较少。绝大多数短视频未提及或呈现应对雾霾的行为,并且接近一半的人在雾霾天出行。真实的雾霾场景可能通过技术的手段或娱乐化的策略去真实化,从而被'异化',因此,'有图有真相''眼见为实'等见解需要在新的技术条件下被重新定义。如果说自上而下的雾霾叙事或官方话语存在宏大叙事的不足,那么,自下而上的雾霾言说也并不理想。作为参与式视频的一种表现形式,自制短视频如何呈现公共危机与公共议题,个体的危机叙事何以上升为公共叙事,是一个新的问题。

  • 标签: 雾霾 影像叙事 个体叙事 自拍 短视频
  • 简介:立足赋权理论视角,通过针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个体的问卷调查,呈现了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的个体赋权现状,阐述并检验了参与式网络传播行为对个体赋权的影响。研究表明:网民个体自我、人际和社会参与三层次的赋权程度呈逐层弱化分布,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网民个体自我层次的赋权程度有显著差异。互联网使用强度和网络内容生产意愿对网民自我、人际和社会参与三层次个体赋权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不同的互联网使用需求偏好、信息处理方式和网络内容生产偏好对网民个体三层次赋权程度的影响有所差异。参与式网络传播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网民个体的赋权状态,且社会个体赋权依然受制于社会结构性因素。

  • 标签: 互联网使用 网络内容生产 个体赋权 社会经济地位
  • 简介:过去对广告生产造成的社会及个人影响研究,多以文化研究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视角,成果颇丰。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将广告生产看作社会过程的一部分,参与建构个人社会进程的研究并不多。不同于过去将广告与消费者、广告与社会放在对立分割位置的研究视角,本研究试图把个体(消费者)看作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中的能动部分。从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和埃利亚斯(NorbertElias)社会关系与过程论出发,超越个体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思想,对广告生产与个人'名誉点'相互建构的进程进行批判分析。布尔迪厄'名誉'及'名誉点'理论,是被国内学界忽视的一对概念。在对卡比尔人社群做人类学考查时,布氏论证了这对范畴。卡比尔人通过名誉点争斗行为主动维护作为集体价值的名誉,并完成名誉再生产,这一过程始终是以个体积极在场和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通过调用个体名誉点争斗行为,参与市场社会价值主导的名誉建构与再生产的同时,也抗争性建构社会与市场价值的博弈空间。由此,广告生产融入并推动着社会的进程。亦可作为布氏'名誉点'理论的延伸和发展。

  • 标签: 名誉点 广告生产 意义再生产与博弈 皮埃尔·布尔迪厄 诺贝特·埃利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