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读书还须手勤.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勤笔免思”.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读书为什么要抄书呢?因为抄书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有助于加深记忆;二是传播文化知识,为后人留下一批珍贵文献.鲁迅先生自幼就爱抄书,1895年,十五岁时,在他祖母蒋老太太的卧室里,放着一张八仙桌,鲁迅就在这里开始他的抄书.他最初是抄录小本《康熙字典》上的古文奇

  • 标签: 抄书 传播文化知识 《康熙字典》 文奇 唐代丛书 陶谷
  • 简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属杂家代表著作。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了思想武器。议论中引论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乐等多方面的知识。《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四篇保存了先秦农学的片段。《吕氏春秋》著成后,公布于咸阳城门,谓有人能损一字者,给予千金。因有“一字千金”之典故。世人因鄙其吕之为人,而不甚重其书。吕不韦(?—前235),战国末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州)大商人,在赵都邯郸遇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而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太子。庄囊公(即子楚)继位,任为相国,封文信侯。庄囊王卒,秦王政年幼即位,继任相国,称为“仲父”。食邑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十二县、河南洛阳十万户。又利用燕赵矛盾,取得燕所献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为封邑。执政时,攻取周、赵、魏之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自汉以来,为《吕氏春秋》作注者惟高诱一家。高诱认为《吕氏春...

  • 标签: 乂吕氏春秋 古明宋邦 吕氏春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