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11月18日。锦屏县档案馆下到边远苗寨,征集到4.4份珍贵契约,其中1份是该馆目前馆藏的13666份契约原件中,保存最完好的旷世珍品,堪称“契约之王”。这份契约形成于清代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七月十三日。且盖有黎平府开泰县县印(县印为边长68毫米的正方形);整张契约长2.08米、宽0.52米。共101列2888字,

  • 标签: 契约 珍品 2004年11月 1888年 县档案馆 正方形
  • 简介:契约是指两方以上的人就某事所达成的合意。在纠纷和诉讼中,契约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早在《周礼?天官?小宰》中就有说到古代官府治理政务的八种成规,其中有:“听称责以傅别”、“听取予以书契”、“听卖买以质剂”。“傅别”、“书契”和“质剂”就是不同形式的契约[1]。也就是说,上古时期的官府在处理债务、买卖等纠纷时,就以契约为证据。但是《周礼》的记载是否反映的是先秦时代的事实,现在并无定论,所以我们对先秦时期契约在诉讼中的地位和实际使用情况并不清楚。郑玄注《周礼》“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时说:“若今时市卖,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2],则说明了秦汉时期在诉讼中运用契约为证的实际状况。之后历代户婚田土的诉讼中,契约都是最重要的书面证据。

  • 标签: 契约文书 诉讼 土地交易 龙泉 近代 《周礼》
  • 简介:我国民间收藏的档案种类繁多,许多极具保存和利用价值。契约文书作为民间档案的一种,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极具开发价值。本文简要介绍契约文书基本概况、蕴藏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及档案部门应做的一些工作。

  • 标签: 利用价值 民间收藏 开发利用 文书 档案部门 信息资源
  • 简介:乐山市档案馆保存有百余件历代民间契约档案,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明代成化八年(1472年)。在外观上来看,这些民间契约实在算不上精致,它们多书写在本地所产土纸上,用词用语颇多俚语、别字,从字迹中也看不到多少受过书法训练的痕迹,即便是契约的书写者,也大多谈不上有高深的文化修养,而只是依照当时通行的书写格式来依样画葫芦。然而,

  • 标签: 契约精神 市档案馆 乡土社会 书写者 八年 同治四年
  • 简介:2011年10月25日,保山市档案馆征集到一份弘洽贰年(公元1489年)土地买卖契约(宽58厘米、长76厘米),该契约原由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思腊村杨品相保存。2011年10初,保山市档案馆了解到有这份土地买卖契约后,派人到杨品相实地核查,确定这份契约距今已有525年,是保山境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份纸类文字档案,十分珍贵,它反映了明代中期民间的土地买卖情况,对研究当时的历史、民族、土地制度、纸质档案保存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市档案馆的同志当即把契约的重要价值和收集来意向杨品相说明,杨品相说这是他家的祖传遗物,他不同意捐赠,并表示会把契约保存好,确保安全。

  • 标签: 土地契约 买卖契约 明代中期 市档案馆 档案保存 保山市
  • 简介:贺江流域各民族各族群的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留下了大量的契约文书,其内容具有的丰富性、民族性、族群性、方言性的特点,对我们研究贺江流域的族群、家庭、村落、族群关系、妇女、婚姻以及区域经济史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贺江流域 契约文书 发现 特点 价值
  • 简介:峨边县档案馆在进行重要历史档案的抢救整理工作中,发现一件距今500多年的明代“契约”档案。“契约”长87.5cm,宽45cm,材质为宣纸,该契约详细地记载了明朝成化捌年(公元1472年)归化(原峨边县二区永乐、永胜公社,1978年成立金口河工农区时划出,现永和镇、永胜乡)夷民自(即自莫,称土司)官保,因无粮草马匹,请中人说合,甘愿以本业荒山壹股签当王绍文(王大老爷)大南(蓝)布叁件、红布伍件、母猪四只、花沙牛捌条、白银伍拾。

  • 标签: 契约 荒山 归化 历史档案 整理工作 县档案馆
  • 简介:梁启超的档案○覃兆刿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言论界的骄子”,又是我国近代学术巨匠。其关切时代脉搏,“笔锋常带感情”的风格,曾为无数知识分子所倾慕,连胡适这样的通才巨才也一度“望之...

  • 标签: 梁启超 档案文献 太平天国 《中国历史研究法》 政治史料 戊戌变法
  • 简介:在山东临邹城之北而立两座小山,一日钢山,一日铁山。风光秀丽,历史厚重,其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当数北周时期留下的面积达一千多平方米的铁山之阳的摩崖石刻。自从发现清乾隆年间关于此处石刻的记载后名声大震。

  • 标签: 摩崖石刻 “兰台” 北周时期 乾隆年间 厚重
  • 简介:档案是一种文化,人们对档案文化的认识或看法就形成了人们的档案文化。档案文化有个体,群体和社会之分,正确的档案文化,主要表现在档案文化内涵的正确把握,即档案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人类积淀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是人类文化的贮存器,它既积淀文化,传播文化,反映文化的变迁,其自身也构成一种媒介文化,提出档案文化和档案文化,对我们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丰富和发展档案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档案 档案文化 档案文化观
  • 简介:1995年,龙泉驿区档案馆接收了区公安局移交的501件清朝、民国契约档案。2011年9月,从事龙泉驿历史文化研究多年的胡开令老师被借调到区档案局(馆)作档案编研工作,在梳理馆藏历史档案的过程中,他无意中发现这501件自1754至1949年,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及民国时期近二百年的契约文书,这些文书保存完好、时阃连贯、脉络清晰、种类丰富且彼此关联,史料价值巨大。

  • 标签: 契约文书 编辑出版 龙泉 成都 档案编研工作 历史文化研究
  • 简介: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在农民问题的探索中,毛泽东(1893--1976)和梁漱溟(1893--1988)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人物。

  • 标签: 农民观 梁漱溟 毛泽东 中国历史 农业大国 农民问题
  • 简介:梅光迪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主张文学改良应立足于传统文化资源,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是必要的,但不可全盘替代本国文化。他与胡适都赞同文学革命,但区别在于,胡适以白话文为突破口,意在掀起思想界的改革,而梅光迪对思想的全盘革新不能完全认同。梅光迪的文学改良思路是面向知识精英的,改革的是文学本身,而胡适则以白话文作为革新思想之工具,面向平民阶层,意在超越文学范畴。

  • 标签: 梅光迪 文学改良 文学革命 文化保守主义
  • 简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胡锦涛总书记特地前往医院看望,并号召全军官兵全国档案工作者向他学习。这是党和国家对刘义权同志最大的褒奖。为什么他做到了这一点?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始终树立和践行了正确的档案

  • 标签: 档案观 同志 优秀共产党员 胡锦涛总书记 先进工作者 档案工作者
  • 简介:也许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在前面论述从事由原则到来源原则的演变历程时,并没有提及“新来源”。这是为何?

  • 标签: 来源原则 自由 事由原则 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