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葡萄葡萄酒工程专业是为我国葡萄酒行业和本领域科研院所培养专业人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三届毕业生论文(设计)的成绩、论文成果、课题级别分布、课题类型分布、以及课题级别、课题类型、学生考研情况对论文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掌握本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数据分析表明,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呈上升趋势,但论文成果少,学生对论文成果的参与度(参与人次百分比)只有5.5-13.8%。校级课题(21.1-28.5%)和自选其它课题(30.9-41.7%)比例最大,整体呈下降趋势。研究型毕业论文比例达60%以上,呈上升趋势,而调查型和设计型则呈下降趋势,分别在30%和10%以下。课题级别、课题类型和考研意志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国家级课题的毕业论文成绩最高,自选其他课题级别的毕业论文成绩最低。研究型毕业论文成绩高于调查型和设计型。升学或出国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高于直接就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

  • 标签: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手性氨基醇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多种不对称合成反应中。以天然D-木为原料,分别经异丙叉保护羟基,盐酸作用下选择性脱除保护基,羟基对甲苯磺酰化及亲核取代等4步反应,合成了两种新型手性氨基醇:1,2-O-异丙叉基-5-脱氧-5-吗啉基-α-D-木,产率38%;1,2-O-异丙叉基-5-脱氧-5-哌啶基-α-D-木,产率36%。对目标化合物及反应中间体的结构均进行1HNMR表征。

  • 标签: 氨基醇 D-木糖 手性 合成
  • 简介:为了探讨海藻与过氧乙酸对黄秋葵的保鲜效果,本文以未使用保鲜剂处理的黄秋葵为对照,研究了过氧乙酸、海藻、海藻结合过氧乙酸三类保鲜剂在室温(20℃左右)对黄秋葵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种加入保鲜剂的处理组均能显著地(P〈0.05)延缓黄秋葵叶绿素、可溶性和商品率的降低,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延缓失重率增加,说明过氧乙酸和海藻能延缓黄秋葵采后成熟衰老的进程。0.05%~0.07%过氧乙酸溶液结合5%左右的海藻膜液处理组对黄秋葵的保鲜效果最好,与对照组在贮藏第12天相比,商品率增加了44%,叶绿素和可溶性含量分别是后者的7倍和2.8倍,呼吸高峰期延后6天,失重率降低了6.72%。

  • 标签: 黄秋葵 海藻糖 保鲜
  • 简介:炙甘草汤为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方剂,回顾运用炙甘草汤治疗青年女性期前收缩伴月经过少验案2例,加以分析、探讨.

  • 标签: 炙甘草汤 期前收缩 验案
  • 简介: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备生物炭,研究了不同生物炭用量、溶液pH、吸附时间及Cu(2+)初始浓度条件下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Cu(2+)浓度为200mg·L(-1)时,生物炭适宜用量为5g·L(-1),Cu(2+)的去除率可达97.2%.溶液pH值在2~7范围内,Cu(2+)的最佳吸附pH值为5.生物炭对Cu(2+)的吸附速度较快,在2h内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曲线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最大吸附量为49.0mg·g-1.水葫芦生物炭对Cu(2+)的吸附以作用力更强的专性吸附为主,特别是在吸附未达到饱和时,专性吸附比率高达98%以上.水葫芦生物炭对Cu(2+)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金属离子吸附剂.

  • 标签: 水葫芦 生物炭 铜离子 吸附
  • 简介:四元数连贯问题经由旋转不变性在信号参数的常规维的减少的四元数评价的数据模型存在当实现空间光滑的操作被用来时,技术(DRQ精神),和DRQ精神将失去自由(DOF)的度。一个改进DRQ精神算法基于2水平,嵌套的向量传感器数组在这份报纸被建议。四元数连贯问题被交换空间方向向量和电场的增加顺序解决。同时,嵌套数组,Khatri-Raosubspace途径被用来增加DOF的数字,因此,建议算法能比到达(DOA)的方向的DRQ精神,和评价估计更多的事件来源,极化参数是更精确的。模拟结果表明建议算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天津大学学报 英文版
  • 简介:C2B模式的企业供应链风险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供应链风险有明显的差异,由长尾理论衍生出的C2B模式因强调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当前热门的电子商务模式。文章在分析C2B模式的企业的理论依据及其特殊的供应链结构基础上,建立了电子商务环境下C2B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数学模型对C2B企业存在的各项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规避风险的意见。

  • 标签: 电子商务 C2B模式 供应链风险
  • 简介:以桃壳活性炭为载体,四乙烯五胺(TEPA)为改性剂,进行直接改性、HNO3氧化后改性,考察改性后活性炭的孔隙特征及其对CO2的吸附性能。实验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孔径增大。直接改性后,活性炭对CO2的吸附性能没有明显增加,HNO3+TEPA复合改性后,对CO2的吸附性能显著提高,303K时,对CO2的吸附量从改性前的0.39mmol/g提高到0.73mmol/g。TEPA的投药量影响复合改性效果,最佳投药量为20%。

  • 标签: 桃壳活性炭 四乙烯五胺 CO2吸附
  • 简介: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ZnCl2活化笋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学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主要影响因素为活化温度,其次是ZnCl2浓度,活化时间影响最小。制备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ZnCl2浓度为3mol/L,活化温度控制在400℃,活化时间2h。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Elovich方程,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均拟合较好,吸附过程是优惠吸附。

  • 标签: ZNCL2 笋壳 活性炭 正交实验 吸附动力学
  • 简介:在认知语法的理论框架下研究"给"字结构"NP1+V+给+NP2+NP3"的象征关系发现,"给"字结构"NP1+V+给+NP2+NP3"和其语义结构"施事+动作+与事+受事"之间的象征关系是通过"自主/依存联结"实现的。运用"新自主/依存联结"分析模型分析了"NP1+V+给+NP2+NP3"的语义合成过程,以期对其语义建构机制做出合理的解释。

  • 标签: NP1+V+给+NP2+NP3 象征关系 语义建构
  • 简介:该研究制备甲基橙(MO)、苋菜红(AM)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MO-Fe-TiO2和AM-Fe-TiO2.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表明光敏剂甲基橙和苋菜红修饰没有改变TiO2的晶相,紫外可见漫反射证明甲基橙、苋菜红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波长吸收范围变宽.用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复合材料对氯虫苯甲酰胺的光催化后残留量,表明甲基橙、苋菜红修饰掺杂铁的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对氯虫苯甲酰胺光催化效率明显高于掺杂铁的二氧化钛材料.

  • 标签: 二氧化钛 光催化 光敏剂 氯虫苯甲酰胺 降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