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一、发展概况CRC计划是澳大利亚政府重点资助的独立研究计划,其目标是资助公共研究者和终端用户间、面向终端用户需求并具有挑战的长期合作研究,最终对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该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1991年成立了第一批共19个合作研究中心,至2015年初,已成立16批、209个中心,其中仍在计划资助周期内的有34个。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向该计划投入近40亿澳元。可以发现,每批CRC受资助年限较为稳定,均在5~8年;受资助额则呈明显上升趋势,每个CRC平均受资助额从第1批(1991年)的1287万澳元增加到了第16批(2014年)的2619万澳元。

  • 标签: 澳大利亚 合作 CRC 发展概况 用户需求 社会发展
  • 简介:自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提出教育国际化理念,“科伦坡计划”为亚洲各国学生赴澳大利亚学习和培训提供奖学金。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生在澳大利亚进行学习和实习,很多受资助学生已成为各国政府界和业界的领袖。

  • 标签: 赴澳大利亚 教育国际化 留学生 奖学金 学习
  • 简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日本为顺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于2014年出台了“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该政策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日本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双一流”建设的新时期,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的背景、内容等信息,在对人选高校构想书的基础上借鉴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的合理内容,从而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 标签: 日本 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 背景 内容 特点 启示
  • 简介:英国于2001年正式启动的“新创企业奖励计划”(NES)项目,是英国政府为突显高等教育机构和企业机构在促进弱势地区创业活动中的作用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该项目推出以来,NES毕业生自主创办的企业平均存活率达到了85%,NES所扶持的创业公司的数量以及毕业生所获得的区级和国家级奖项全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对英国NES项目中的“最佳实践”案例进行深度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与NES参与者不同,大学生创业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最初的商业创意培养模式效果不佳;营销和会计课程实践机会少;关系网络构建效果不明显;本科生创业动力、动机和参与度欠缺。尽管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在不同国家移植“现成的”创业课程效果有所偏差,但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积极的创业文化是两个有效的措施。这一研究结果,对于我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政府支持方案 研究性教学 NES 英国
  • 简介: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从1987年开始欧盟出台了一系列资助高等教育的合作项目——伊拉斯谟系列计划。该系列计划包括三个阶段:“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Programme,1987—2006年,1995年并入苏格拉底计划)、“伊拉斯谟世界计划”(ErasmusMundus,2004—2013年)、“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Programme,2014-2020年)。

  • 标签: 培养模式 欧盟 研究生 教育国际化 合作项目 高等教育
  • 简介:宁夏西吉县硝河乡郎岔村近日迎来了一群海归客人,这是来自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的“启明星”计划脱贫攻坚服务团。张家港英华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海归博士李键热情地和各位村民打了招呼。因为积极参与前期的扶贫工作.李博士已经是大家的老熟人了。

  • 标签: 欧美同学会 扶贫工作 启明星 江苏省 科技公司 西吉县
  • 简介:《凯撒万岁》是科恩兄弟2016年推出的新作,影片以戏中戏的形式对古典好莱坞的经典电影类型——史诗片、歌舞片、西部片进行了互文展示,其中不乏对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自我调侃,但也不再是辛辣的讽刺,而更像是一次充满怀旧意味的自嘲。除互文与反身外,影片对反讽、戏仿、拼贴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透露出一种追求平面化、碎片化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 标签: 凯撒万岁 互文性 反身性
  • 简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果一直有所欠缺,主要问题在于培训的针对与时效不强。组织培训的主体以及受训者应将培训的针对、时效作为培训组织与实施的重要原则严格遵循。本文由需求是增强农村教师培训针对实效的首要因素,内容是增强农村教师培训针对实效的落实载体,模式是增强农村教师培训针对实效的有效保障,评价是增强农村教师培训针对实效的检验体系几方面对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和实效作为保障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究。

  • 标签: 农村教师职后培训 需要 内容 模式 评价
  • 简介:军事训练是高校国防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新生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加强大学生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针对、实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军事训练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效果
  • 简介:一、《大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框架及评价(一)《大学运行模式》的研究框架从研究思路来看,作者罗伯特·伯恩鲍姆认为,若想理清学院和大学是如何运行的,需要将其作为组织系统和发明物来认识,基于这样的认识论,他从组织学、系统学和象征主义三种观点出发,从这三方面考察学院和大学,以探究学院和大学的特征为起点,并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学院和大学,分析学术组织的结构和能动,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大学运行的五种模式,运用虚构的学院来阐述学院和大学的控制、组织和领导问题。

  • 标签: 大学 运行 嵌入 组织学 象征主义 学术组织
  • 简介:历史是由人书写与建构的,人既是历史活动的主体,又是历史序列建立的操刀者。对史料的研究,固然有某种还原历史真实的可能,但却颠覆了具有主体性原则的人所构建起来的价值的真。"历史的真"对"价值的真"的颠覆,是史料研究的可能趋向,但忽略"历史的真"的建构作用和"价值的真"的相对片面谈史料的颠覆,似乎过于逼仄与狭隘。史料的颠覆与构建并存,在否定与矛盾的逻辑演化中塑造与改写着新境遇下的历史。史料的颠覆并非具有绝对必然,而是与或然并存,且对以往价值序列的颠覆存在积极的构建意义。

  • 标签: 史料 史料学 颠覆 建构
  • 简介:“叙事作为修辞”是在“后经典叙事学”的语境下对叙事给予修辞的解读,是通过小说的叙述结构、视角、时间、距离、声音等问题的指涉来理解叙事在叙述者、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巴金的中篇小说《憩园》,以小说中的人物“老黎”为主要叙述者,以“憩园”新旧主人姚家和杨家为叙述对象,通过多个次要叙述者的设立、多重叙述视角的切入、叙述空间和时间上的延展以及“抒情性”叙事策略的展开,使叙述声音呈现出“复调”特征,建立起三个叙事层面、多重对立的情感模式。

  • 标签: 《憩园》 叙事 修辞性 对话
  • 简介:萨满信仰是一个庞杂的文化体系,包含着信仰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基因,具有多重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时至今日,萨满的宗教实践及其文化功能仍然在生产积累、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社会得以延续的基础。当下语境中的萨满文化的社会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强化族群认同功能;巩固社会文化的传承;针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启示和价值等几个方面。

  • 标签: 达斡尔族 萨满文化 社会功能
  • 简介:课程是“大学心脏中的战场”,知识是课程的本质,高深知识则是大学课程的本质,高深是大学课程最基本的属性。一、大学课程知识的不确定性高深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即高深知识需要时间或实践验证才能给出答案。

  • 标签: 大学课程 课程知识 不确定性 本质
  • 简介:唐代献赠挽歌主要是为悼亡而作,在丧礼上被吟唱,是丧礼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实用是其主要特征,但是在唐代也存在一些非实用的挽歌诗。有些诗人借挽歌诗抒怀言志,有些诗人仿照古挽歌创作了拟古诗;还有少量挽歌作品被作为仕进之资和游戏笔墨,这些突破献赠程式的"破体"之作,其文学价值往往高于一般的献赠挽歌诗。

  • 标签: 挽歌诗 抒怀言志 拟古 仕进 游戏
  • 简介: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举措。战略新兴技术多兴起于技术发达国家,我国对战略新兴技术的培育和应用始终处于追赶、引进、消化、再吸收的过程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战略新兴技术难以摆脱被动地位,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适时的开展战略新兴技术研究,特别是探索战略新兴技术的创生机制、演化机理和管理策略等问题,则成为破解这一现实课题,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技术创新能力 评介 计量 专利 经济增长方式 新兴产业
  • 简介:怀疑,作为一种自然情感本不具指向性,但这缕情感被置于意识之中时便具有了指向性,当意识使之指向某未自然引发情感性怀疑之所是时——怀疑便成了一种工具.此种工具怀疑在诸多领域被使用,但工具怀疑之使用是否“是”或“应”基于情感性怀疑?文章便以哲学教育与科学教育对此工具之使用为例现其所是及可能.

  • 标签: 怀疑 情感 意识 工具
  • 简介:一、前言大学国际化是21世纪全球大学发展的新潮流,也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如何对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与水平进行评估?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创新性地制定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估标准与指标体系。国内外有许多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大学国际化评估方案与指标体系,并且彼此参考,不断完善。

  • 标签: 国际化评估 大学发展 创新视角 异质性 同质性 大学国际化
  • 简介:底线伦理是一种强调基本义务的普遍主义伦理,不同于精英主义的传统伦理,它基于人性的有限性对全体社会成员提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从而在行为要求、价值目标、人的本质预设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改变。现代社会重提底线伦理既有历史的审视,更有现实的关照。一方面传统伦理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转型期出现的社会问题更加凸显加强传统伦理现代转化的必要。而实现这一转化有赖于为己之学向人人之学、私德向公德、圣人人格向公民人格的转变。

  • 标签: 底线伦理 传统伦理 转化 公民人格
  • 简介:环境权在理论界已研究多年,成果较为显著,但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频遭冷遇。这与环境权自身概念的模糊和矛盾,以及学界过于热捧导致权利泛化不无关联。环境权不宜进入立法和司法程序,更适合作为一种道德权利,以自身蕴含的“绿色理念”引导对其他法学部门中与环境相关的利益进行体系化研究,实现环境法学的发展和创新。

  • 标签: 环境权 立法困境 司法困境 道德性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