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由分裂走向融合的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入侵中原并纷纷建立政权,东晋的南迁等,一度出现了南北政权相互对立局面,导致南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史学发展方面亦有各自的特点和成就。由于北方政权更替和战乱繁多,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相对落后,大多数史家在研究南北朝史学时常将南朝的史学摆在核心位置,忽略了北朝史学。但北朝史学的发展亦有其独特性和创新性,在多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且对后世史学如唐代史学等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其史学成就进行梳理,探究其在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

  • 标签: 北朝史学 成就 地位
  • 简介:《隋书·经籍志》作为对唐以前文体典籍和学术流变的总结,其四部分类及各类内的部次序排列、著录模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学术在经、史、子、集各方面的发展。在经学方面,体现了古文经学的繁兴及经书注解集解体和义疏体的兴起;在史学方面,体现了史学的发展及史学独立意识的明确;在诸子学方面,体现了汉晋儒学衰落、玄学盛行之际,子书的繁多;在文集方面,体现了南北朝文集的兴盛和道、佛二教的流行。

  • 标签: 《隋书·经籍志》 魏晋南北朝 学术 经学 史学 诸子学
  • 简介:北朝是秦汉以后我国政局分裂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虽然南北双方的正常往来被阻断,可是南北的佛教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佛教寺院遍布我国南北各地,并渗透到南北朝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影响着南北朝的社会。

  • 标签: 佛教寺院 南北朝 影响
  • 简介:<正>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1年)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充满重大变化的时期。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激烈动荡之中。长期的混战,加之饥荒、天灾和疫病,迫使广大的北方人民离乡背井,向南方迁移。通过这次大规模的迁徙,社会生活的动荡变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形势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变化对人们服装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南北各民族间的服装观念影响了汉民族的服装文化,为隋唐服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魏晋南北朝服装表现出多民族性的特征北魏为鲜卑拓跋政权。孝文帝于太和十八年(公元

  • 标签: 魏晋南北朝社会 汉民族 服装文化
  • 简介:北魏宗室元荣在统治敦煌期间,将北朝的事佛之风带到敦煌,积极推动敦煌地区佛教的发展,同时他带来的中原文化使得莫高窟的艺术风格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对其后的建窟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中原和西域文化元素的融合、中原式石窟艺术体系的形成等内容促成莫高窟石窟艺术在北朝时期发生具体改变,最终形成了以敦煌本土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中原式莫高窟佛教石窟艺术体系。

  • 标签: 北朝时期 元荣 敦煌 石窟艺术
  • 简介:文学史家对文学发展进行书写是中国固有之传统,然而面对现代西方学科体系的冲击,在文学史书写首要面对的分期问题上,虽然十分重视却屡现困惑。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沈约、钟嵘、檀道鸾为代表的文学史家在充分尊重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辅以时间发展(王朝更迭)为序,作为分期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当今文学史书写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作用。

  • 标签: 文学史 分期 文学史学 魏晋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