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实验法选取河南省4所中学在校初二年级男生200名,进行步态测试,旨在发现现阶段青少年正常行走的步态差异,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行走过程中,左、右足底各区域压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足底各区最大的部位足底内外侧,最小区域是2—5趾骨。体重对足底压力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体重是增加足底区域压力的重要因素;(2)左、右足各区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冲量最大的部位是第2跖骨,最小是第2~5趾骨,体重对足底冲量具有显著性相关性(P〈0.05);(3)左、右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第1~5跖骨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第1趾骨、第2~5趾骨、足弓、足跟内外侧不显著(P〉0.05)。各区域接触面积最大的是足跟内外侧,最小的是第5跖骨;(4)不同体重与步向角具有相关性(P〈0.05)。笔者研究的青少年的步向角平均在10.52±3.58°。其中35~40kg的测试者步向角为9.31±1.58。,50~55kg的测试者的步向角为11±1.58°。

  • 标签: 青少年 正常行走 步态 测量与评价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考析和总结。研究认为: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形成主要源自强国保种的需要、女性解放的诉求、西方思潮的影响、知识分子的倡导等。其演变经历了“民族主义”女子体育观、“两性差异”女子体育观、“新女性”女子体育观、“拟男化”女子体育观等形式,各种体育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割界限,而是处于一种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状态,每种体育观都经历了形成、兴盛和衰落期。我国近代民族主义女子体育观有其独特的演变轨迹和特征,其主旨紧紧围绕“救国”的主论调;其内容不仅是对封建礼教和腐朽社会制度的挑战和逆袭,更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形式是通过“妇女解放”和“两性平权”运动实现自身的诉求;其实质是女子体育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我国近代女子体育观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展现了体育运动自身多元化发展的规律,透视着近代民众对待新兴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态度与倾向。

  • 标签: 体育史 近代 女子体育观 演变历程 女用男规 男女同赛
  • 简介:在2016黄石全国大区集训l排名前5的省市队中,包括华北2人(北京、八一各1人)、华东2人(鲁能、江苏各1人)、华中1人(河南);排名前10的省市队中,包括东北1人(辽宁)、华北2人(北京、八一各1人)、华东2人(鲁能、江苏各1人)、华南1人(广东)、华中2人(河南)、西北1人(陕西)、西南1人(西藏)。

  • 标签: 人才特征 集训 青少年 省市 北京 华北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老年人广场体育活动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老年人广场体育活动时间长、频率高,主要类别是散步类、广场舞类、武术类,主要方式是"集群型"和"个体型",以实物性消费为主、总体消费水平不高,其活动具有自发参与性、轻小性、群聚性、精神慰藉性特点。通过经济实惠的广场体育活动实践,促进了老年人身心健康,拓宽了老年人的情感,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认为广场体育是促进中国老年人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路径。并为地方政府制订切实可行的老龄工作政策和全民健身规划提供经验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持。

  • 标签: 老年人 广场体育活动 体育休闲 休闲活动
  • 简介:以体育赛事在互联网的传播为出发点,根据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文献研读、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国家政策、媒介技术、传播市场、受众群体等方面对互联网体育赛事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育赛事传播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走向融合;“互联网+”时代体育赛事传播过程具有碎片化、数字化、交互化、即时化、全息化的特征;在发展路径上,赛事资源趋向整合,受众体验逐步提升,产业链条日臻完善。

  • 标签: 互联网+ 体育赛事 体育传播 电视体育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人持续伸膝疲劳时的股四头肌做功特征。方法:研究选择了32位受试者,分为经常锻炼老年人组与不常锻炼老年人组;实验采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进行测试。受试者以角速度60°/s完成最大30次的伸膝动作。3天后,以角速度180°/s完成最大50次的伸膝动作,测量各组受试者做功特征。结果:60°/s慢速测试时,经常锻炼的老年人股四头肌收缩的总功显著高于不常锻炼老年人。这与他们的大腿去脂体积有较大差异;180°/s快速测试时,对经常锻炼的女性老年人股四头肌劣势侧做功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运动对老年人骨骼肌做功能力改善非常显著,运动对常锻炼女性老年人的两侧下肢肌力更加均衡,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跌倒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股四头肌 做功
  • 简介:目的:采用动感单车运动对中年无规律锻炼人群进行运动干预,分析动感单车运动对中年人群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为中年人群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促进中年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45—59岁无规律锻炼受试者30人,男、女各15人,进行24周的动感单车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心率变化,选择部分时域和频域指标为观察指标,比较动感单车运动干预前后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活性和迷走神经活性及其平衡协调的变化。结果:运动干预后,中年男性受试者时域指标HR、RMSSD的变化和频域指标TP、HF、LF/HF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干预后,中年女性受试者时域指标HR、SD2的变化和频域指标TP、LF、LF/HF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运动干预方案下,动感单车运动主要通过提高人体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来改善人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继而对中年人群心率变异性有改善作用,提高了中年人群心脏贮备能力。

  • 标签: 动感单车 中年人群 心率变异性 特征研究
  • 简介: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扬静抑动”的中国式养生观念、“久坐式”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损伤已成为运动健康的最大障碍与风险。源于运动康复领域的功能性体能训练,对竞技体育领域的运动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发展历程、理念与方法特征进行探讨,并在深入探析运动健康概念和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全面探究在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领域,功能性体能训练对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拓宽功能性体能训练在我国体育发展中的应用范围,为我国现代体能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 标签: 功能性体能训练 运动健康 公共体育服务 群众体育 学校体育
  • 简介:同步运用Qualisys三维运动采集与分析系统、表面肌电测试系统、Kistler测力台对11名优秀男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中远台拉冲技术动作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所测相应指标后发现:挥拍击球时肩部的转动是先快速向上后快速向前,在触球时肩部的转动主要是向前为主,向上的转动速度已较低;球拍顶点向前的最大速度几乎出现在击球瞬间,而向上的最大速度则出现在触球稍后;腰部以下的髋、腿等部位主要起到调整击球空间位置、辅助起动、为腰部及以上部位的转动提供支撑反作用力等作用,转腰、挥大臂、收前臂才是有效提升挥拍速度的核心环节;挥拍至还原时身体随势成"抱团"趋势,以减小转动惯量使身体能快速还原;持拍手侧主要发力肌肉出现最大放电时刻的时序有一定规律性;大腿部肌肉出现最大放电最早,紧随其后腰腹部肌肉出现最大放电;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束的最大放电时刻几乎相当,都在即将向前挥拍时刻附近;持拍手侧地面支反力向上最大值的出现时刻明显早于向前最大值的出现时刻。

  • 标签: 乒乓球 正手中远台拉球 生物力学特征
  • 简介:跆拳道比赛随着竞赛规则的修订而日趋激烈,高得分的设置增加了比分落后运动员追分的可能性,前2局比分落后并在第3局能够成功追分的跆拳道运动员在技战术的应用上具有特点。使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等科研方法对2013—2014年跆拳道国际比赛中10场第3局成功完成追分的典型战例中追分运动员的技战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在该阶段技战术的应用特征。结果发现:(1)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比分落后的追分阶段能够保持不减弱击腹技术的基础上增加高位击头技术的使用,并做到虚实有序地运用多种进攻技术;(2)战术安排合理且目的明确,加强直接进攻和连续进攻的应用并配合间接进攻起到了不错的效果;(3)对自己体能状况有着充分的认识,能够合理安排对抗和非对抗时间的转换,以获得体能的有效调节。技战术和体能的准确掌控推动着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第3局成功追分的实现。

  • 标签: 跆拳道 第3局 追分 技战术 应用特征
  • 简介:运用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5年田径世锦赛男子20km竞走决赛前九名运动员竞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速度变化形式有"全程匀速""前慢后快""前快后慢"三种类型,最后2km大部分运动员速度呈下降的趋势;主要的比赛战术是"跟随走后程加速"和以"自我为中心";三位中国优秀运动员体能分配不合理,后程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领先走"战术的运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2015世锦赛 竞走 竞技
  • 简介: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受NCAA条款制约和经济激励的双重因素影响。选取2006-2013年间221所NCAA第一级别大学体育部门的收入和支出数据,将收入分为票务销售、学生费用、学校经费、出资捐赠、版权许可和其他收入共6种类型,支出分为奖学金、教练团队,场馆场地和其他支出共4种类型,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其经济行为特征,并剖析其内因。结果发现:1)总收入增加导致教练团队支出的增加远远高出运动员直接支出的增加,这种差距在顶级联盟大学中进一步被拉大。2)票务销售收入的增加是导致总支出增加最重要的因素。3)票务销售和出资捐赠的增加会导致顶级联盟大学体育津贴的减少。4)更改联盟导致顶级联盟大学的总收入和总支出呈现大幅度的增加。5)拥有橄榄球项目使得大学的总收入和总支出相应增加,在支出方面主要导致奖学金支出的增加,在收入方面主要导致票务销售收入的增加。NCAA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巨额收入逐渐影响到大学的经济行为。各大学体育部门在硬件设施上展开了“军备竞赛”,而在运动员直接收入方面投入极少,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运动员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全美大学体育协会 竞技体育 总收入 总支出 体育津贴
  • 简介:为了合理掌握国家队新出现的横板正手撇拉技术及对乒乓球横板台内进攻技术的技术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对国家乒乓球队的一名横板运动员周启豪的正手撇拉技术、挑打技术和反手拧拉技术各20次进行了三维运动学的测试与统计对比分析,且对三种横板台内进攻技术击球后的速度、转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1)横板正手撇拉技术与横板正手挑打技术相比,肩、肘、躯干的运动动作结构相似,其不同在于,引拍阶段横板正手撇拉技术手腕外展和向下沉得较多,挥拍击球阶段横板撇拉技术手腕的内收、屈曲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挑打技术,横板正手撇拉技术发力以向上向前摩擦球为主,横板正手挑打技术以向前撞击球为主。(2)横板正手台内进攻技术肩关节运动幅度较大,而横板反手拧拉技术运动幅度小,以肩关节前顶支撑发力为主;横板正手撇拉技术手腕在引拍阶段和挥拍击球阶段的运动幅度与反手拧拉技术的运动幅度相近。(3)三种横板台内进攻技术击球后的球速相似。(4)横板正手撇拉技术击球后的转速虽小于横板反手拧拉技术,却远远大于正手挑打技术。

  • 标签: 乒乓球 横板台内进攻技术 技术动作 运动学 球速 转速
  • 简介:使用BIODEX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排球专项大学生肩关节的屈伸、内外旋肌肉力量进行等速向心测试并评价,比较左右两侧的差异。通过分别对比在60°/s、180°/s、300°/s三种速度下左右两侧屈伸、内外旋的相对峰力矩,到达峰力矩的时间、平均功率及屈伸比,发现右侧各项数据均明显大于左侧;两侧屈肌、内外旋肌的肌肉力量的比率差异超过10%,因此须加强左侧肩关节肌力的锻炼。

  • 标签: 排球运动员 肩关节 等速测试 向心收缩 BIODEX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研究方法,以湖南省永兴县板梁古村元宵节“倒灯”为田野个案。通过描述板梁“倒灯”的活动流程,捕捉其文化特征,并对“倒灯”的价值与功能进行阐释。研究表明:板梁古村“倒灯”习俗是当地元宵节的重要活动,其古朴的原生态特征和活态体育人文遗产特点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板梁“倒灯”习俗是民间体育传承的载体,“倒灯”仪式在村落社会中具有文化教育和乡土社会安全阀的多元价值。

  • 标签: 古村落 民俗体育 传统节日 板梁“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