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体能训练是提高军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分析了当前体能训练与实战要求的差距及原因,主要在“战”的意识、要素、环境和标准上有所欠缺.要以实战的需求完善体能训练内容,按实战要求组织体能训练,创设实战条件保障体能训练等方面进行加强.

  • 标签: 实战化 体能训练 研究
  • 简介:运动员的就业问题一直是饱受热议的社会问题,运动员的职业期望则是研究运动员就业问题的基本点。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普通高校360名在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期望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普通高校在校高水平运动员最期望从事的职业为体育教师与教练;2.运动员的职业期望与性别、生源地和社会阶层背景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运动等级和运动项目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基于对运动员职业期望的研究,运动员的就业指导需要注重:(1)开设职业指导课程;(2)完善课程体系设置;(3)促进信息有效交流;(4)加大就业扶持力度。

  • 标签: 普通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职业期望 就业指导
  • 简介:运用问卷调查、实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功能性力量训练对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速度素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是否能提升散打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结果显示:1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能显著提高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等速度素质测试指标的成绩;功能性力量训练强化了高水平男子散打运动员神经与肌肉系统之间的连接,提高了各种力量肌群的工作能力,增强了传递力量和协调整体发力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是对传统力量训练中各关节及其连接系统完整性训练不足的有益补充,将其融入到散打运动教学和训练中具有很高的普及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功能性力量 速度素质 散打
  • 简介:以体育地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对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不同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275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布在7个地理区域、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80个城市,并且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分布特征,在区域和省级尺度的分布为离散型且较为均衡,而在市级和高校尺度的分布为聚集型且较为集中;(2)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性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等方法分析得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与空间尺度有关,随着尺度从区域、省级到市级递减,其均衡程度也逐渐降低,尤其在市级尺度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地理集中程度则逐渐增强且在市级尺度的差异也最大;(3)运用核密度图得出高水平运动队的高密度分布区为北京—天津、上海—苏州—南京、武汉和西安4个区域,而低密度分布区为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以及中高密度区的外围圈层等区域;(4)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武汉等经济发达且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但35%的运动项目的招生高校不足5所,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在空间上优化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局对于促进高校竞技体育的均衡、持续、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地理分布 地统计学 GIS
  • 简介:为推进实施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以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乒乓球项目为例,从业余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基本信息、所用器材与打法类型、训练情况、竞赛情况等方面入手,希望较为全面了解业余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发展现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业余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学历相对较高、职业类型相对集中。目前仍是以直拍者居多,且正反手胶皮搭配种类多样,打法丰富,但年轻一代中直拍、个性化打法已开始逐渐减少。此外,业余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有较长的训练年限,且长期能保证有足够量的训练,但训练的系统性不强,缺乏专业的指导。参赛频率较高,且均有获得过一定级别的奖项,但是对于国际乒联的竞赛规则的熟悉程度不高。

  • 标签: 业余 乒乓球运动员 现状 全运会群众比赛 调研
  • 简介:目的:动作和能量代谢是认识和理解人体运动的两个视角,这两个视角分别涉及人体运动的能量利用和能量供应能力。本研究旨在从能量供应和能量利用两个角度探究不同运动水平男子皮艇运动员在测功仪1000m模拟比赛中的能力差异。方法:选取了不同运动水平的两组男子皮艇运动员(高水平组:N=9,21±3yrs,189±3cm,84±6kg,训练年限5.3±2.0yrs;低水平组:N=12,16±1yrs,184±6cm,74±7kg,训练年限1.1±0.4yrs)进行测功仪1000m的模拟比赛划(持续时间4min)。基于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血乳酸和测功仪运动学数据,计算模拟比赛划过程中的代谢总供能和测功仪总做功,并求得模拟比赛划的效率(=100%×测功仪总做功/代谢净总供能)。结果高水平组在模拟比赛划中能够代谢产生更多的能量(426.2±46.6kJvs.361.6±42.6kJ,P<0.05),能够对外做出更多的功(52±5kJvs.36±4kJ,P<0.05),也能够更好地利用能量(效率:12.2±0.9%vs.9.9±0.8%,P<0.05)。结论:能量供应和能量利用是男子皮艇运动员不同运动能力差异的重要特征,皮艇运动员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可从这两个角度给予重点考虑。

  • 标签: 摄氧量 血乳酸 测功仪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