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慈利方言里“得”的语法功能很丰富,可用作助词、助动词、语气词及构词成分。“得”字句可分为能性和非能性两类,文章只对慈利方言中以“得”为标记的能性结构格式进行描写和分析,该方言谓词前的“得”可构成14种格式,谓词后的“得”可构成27种格式。

  • 标签: 慈利方言 能性结构 “得”字句
  • 简介:文章描述了山西晋语灵丘方言中的五种极量比较句,指出这五种比较句均属于客观极量的比较,最后讨论了该方言中极富特色的三种极量比较句在句法构造与表意上的特点。

  • 标签: 灵丘方言 极量比较句 客观量 主观性
  • 简介:通泰方言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词末变调现象,即部分多音节词的末字不论其单字调为何一律读作同上声一样的调值。文章首先以如皋(桃园)话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共时描写,然后考察它的地理分布状况,最后讨论其性质,认为词末变调是通泰方言早期小称变调的残迹,并指出它形成的基础不是现在的儿尾,而是历史上的鼻音儿尾。

  • 标签: 通泰方言 词末变调 小称变调
  • 简介:安福方言存在成系统的近指呼格和远指呼格,呼格系统有两种变化形态:一是以[i]结尾的名词,近指呼格是在[i]的后面添加[e],远指呼格是在[i]的后面添加[ei];二是名词以除了[i]以外的音结尾时,近指呼格是将结尾名词的韵母改为[a],远指呼格是将结尾名词的韵母改为[o]。

  • 标签: 安福方言 呼格 近指 远指
  • 简介:日照(涛雒)方言的显著特点是声母发音部位的区分非常细,声母的数量比较多,端、精、见以及知庄章组声母分别依韵母条件分为两类,而且知庄章与端精见组声母之间存在或分或混的多种关系。文章介绍这些特点,并结合山东东区方言的内部差异探讨形成涛雒方言这些声母特点的音变过程及其相互制约关系。

  • 标签: 涛雒方言 声母 音变 制约关系
  • 简介:"肆"是西周时期的一个常见的表果连词,其语法化的历程大致是这样的:先由表"陈设"义的动词演变为表"尽力"义的动词,再演变为表高程度义的程度副词,再演变为表高度强调义的语气副词,再演变为表轻微强调义的语气副词,最后演变为表果连词。表果连词"肆"不见于战国文献,因为它是一个具有方言色彩的语法成分。

  • 标签: “肆” 表果连词 语法化 西周 方言性质
  • 简介: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方言古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充实江淮问,现已演变为江淮官话。本文考察南京方言宕江两摄人声韵在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的共时变异,分析宕江两摄入声韵的语音层次,探讨普通话渗透、嵌入南京方言的方式和步骤,讨论南京方言入声韵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

  • 标签: 南京方言 入声韵 共时变异 历时演变
  • 简介: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 标签: 凤翔方言 他称代词 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 语法化 类型学